七大不良餵養行爲,你犯了幾條?

七大不良喂养行为,你犯了几条?

寶寶不好好吃飯,

家長不要一味的抱怨,

相反應該檢查自己有沒有哪裡做得不夠好。

不良餵養行為一:飲食單調,很少換花樣

七大不良喂养行为,你犯了几条?

曾有朋友告訴我說,她家寶寶最近胃口沒以前好了。仔細一問原來她每天中午為寶寶安排番茄炒雞蛋拌飯,已經連續吃了3個月。天啊!可憐寶寶小,還不會說話,要是他能用語言表達,真不知道會是怎樣的“血淚控訴”呢。

不良餵養行為二:擔心寶寶吃不飽,頻繁給零食

有些家長擔心寶寶餓著,總想著塞零食給他。人在什麼時候吃飯最香?當然是餓的時候,而飽的時候,即使是美味佳餚也喪失了吸引力。有些寶寶可能根本就沒體會過“餓”的滋味。沒餓過,哪能體會食物的美味呢。

不良餵養行為三:拿玩具哄騙吃飯,追著喂

有的家庭喂寶寶吃飯就像打仗一樣,忙得不可開交,一個家長哄,另一個家長追著寶寶到處跑。寶寶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吃飯時玩玩具、看電視等做法都會降低寶寶對食物的注意力。

建議家長在寶寶吃飯前就關掉電視,收好玩具,創造良好的進餐環境。

不良餵養行為四:過度關注,過度焦慮

試想你在吃東西的時候一大群人圍著你,你吃任何一口都有人評頭論足,這種被圍觀的感覺可不太好。從開始添加輔食起,就應該有意識的安排寶寶和大人同桌吃飯。

1歲後三餐儘量和家人同步,而不是讓寶寶單獨吃,營造溫馨舒適的進餐氛圍。

不良餵養行為五:教條地拿寶寶的食量和書本比

記得曾有位媽媽非常焦慮地問我,平時寶寶每頓都喝200ml奶,近幾天有兩頓只喝了180ml,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還有家長問,書上建議每天加穀物40g,蔬菜豆類20g,水果20g,需不需要買臺電子秤,稱好後再給寶寶吃?

其實任何書本推薦的進食量都只是大致參考。不同孩子的進食量差別往往非常大,即使同一寶寶的胃口也時常波動,所以家長不要太過於關心每一頓的進食量,而更應該關注餵養的結果,也就是寶寶體重和身高的增長速度。

不良餵養行為六:恐嚇、威脅、強迫孩子多吃

一次小培媽媽在餐廳吃飯,看到一位爸爸端著碗給2歲左右的女兒餵飯。孩子把飯含在嘴裡不咽。爸爸發現後啪地一巴掌就打下去。小女孩大哭,一下子被飯粒嗆到了,咳得滿臉通紅。用“打”來強迫孩子吃飯多危險啊!

當寶寶吃飽後,如果家長還反覆的督促她多吃一些,就會讓吃飯變成一種掙扎,美食給人帶來的愉快感就全被磨滅了。

當吃飯變成一種毫無樂趣的事,正常的食慾也會被破壞,甚至會影響到寶寶的營養狀況和親子關係。

不良餵養行為七:不敢放手讓寶寶自己吃

寶寶多大才能自己吃飯,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什麼時候給寶寶學習吃飯的機會。

多數寶寶到9~12個月大的時候都會表現出自己動手吃飯的願望,比如餵食時會從父母手裡搶勺子。

這時寶寶雙手活動協調能力有限,即使他很努力,仍舊會把食物撒得到處都是。不過不要緊,經過半年至1年的鍛鍊,寶寶就可以吃得很好了。請放手給寶寶自己動手吃飯的機會吧。

家長不要因為難以容忍飯菜撒出來就給寶寶餵飯,剝奪寶寶鍛鍊學習的機會。

不想弄得太髒亂?小培媽媽建議將食物分成幾份,每次只給寶寶一份,吃完再添,並在寶寶的餐椅下面鋪上一大張報紙,這樣收拾餐桌就會相對容易。

內容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我們尊重原創者版權,除我們確實無法確認作者外,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在此向原創者表示感謝。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七大不良喂养行为,你犯了几条?
七大不良喂养行为,你犯了几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