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濃蔭茂名相故里 「皇城相府」

帶您去旅遊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 山西省 陽城縣 北留鎮皇城村中道莊,這一片依山就勢、宏偉壯觀的山西宅邸。

木濃蔭茂名相故里 “皇城相府”

陳廷敬故居的照壁

您還記得電視連續劇《康熙王朝》中官居清順治和康熙兩朝宰相的文淵閣大學士陳廷敬嗎?

這裡就是皇城相府是陳廷敬為母親修建的。據說,陳廷敬在京城做官時,母親特別想去京城看看,但因母親年邁,不方便出遠門,陳廷敬就在家鄉為母親建了類似於紫禁城的府第,層樓疊院,錯落有致這在當地老百姓心目中 就是“皇城”。因為陳廷敬號午亭,所以“皇城相府”又叫“午亭山村”。

木濃蔭茂名相故里 “皇城相府”

這裡沒有桂林山水的靈秀,沒有泰山的挺拔偉岸,沒有故宮的華貴磅礴,卻是中華文明古國的一個縮影,有著許許多多引以自豪的歷史遺蹟。

建築面積為6萬平方米的皇城相府,規模宏大,整個建築群分為內城和外城兩部分。一踏進皇城相府,金瓦輝煌、紅柱流丹的御書樓便為這個規模宏大的明清建築群落,譜就了一曲雍容華貴的樂章。御書樓因有康熙為陳廷敬親筆提寫的匾額和楹聯而聞名遐邇。匾額“午亭山村”的名字意韻悠遠,楹聯“春歸喬木濃蔭茂,秋到黃花晚節香”的詩,是康熙皇帝對陳廷敬一生品行的高度讚揚。

木濃蔭茂名相故里 “皇城相府”

走過御書樓,一座高大的石碑坊便立於眼前,雖然經歷了歷史的滄桑,但牌坊上陳家歷代為官子弟的名姓,依然清晰可鑑。牌坊後面左側便是有名的“點翰堂”。陳家在當地有“德積一門九進士、恩榮三世六翰林”的美譽。“點翰堂”是康熙帝到皇城相府時,親筆點定陳廷敬之子陳壯履為新科翰林而題名,它是陳家世代沐浴皇恩的標誌性建築。

木濃蔭茂名相故里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最具特色的建築物是取“河山為囿”之意的河山樓,導遊介紹說是為抵禦流寇侵擾而建,整體為磚石結構,沒有方木,同時能容納千餘人避難。如此大規模的民用軍事防禦堡壘,一般人很難想象,即使今天看來,河山樓的設計也非常科學合理。它三層以上才設有窗戶,進入堡壘的石門高懸於兩層之上,通過吊橋與地面相通。為了便於探知敵情,河山樓樓頂不僅建有垛口和堞樓,而且還專闢有利於轉移逃生的秘密地道。為了對付可能出現的長期圍困,河山樓內還備有水井、碾、磨等生活設施,儲有充足的糧食。

木濃蔭茂名相故里 “皇城相府”

沿木製樓梯,到達頂層,樓外美麗如畫的風景,一覽無遺。據說,河山樓竣工的第二年,陳氏家族又修建了“鬥築居”城牆,將河山樓、世德居、樹德居等建築囊括其中,形成一個巨大的城堡。

木濃蔭茂名相故里 “皇城相府”

內城是陳家人日常生活的地方,由八個獨立封閉又巧妙相連的四合院組成。每個院子門口的兩個石刻雄獅、門枕石和雀替、影壁均保留完好。步入院中,雕樑畫棟的房屋,舉步可見,其門窗的精巧華麗,讓人歎絕。這些門窗都有鳳凰戲牡丹、萬壽無疆、五福捧壽以及奇花異草等圖案,圖案都是那樣形象逼真。

木濃蔭茂名相故里 “皇城相府”

再向前走,是一座小巧的花園,立於園中的小池邊,盪漾的碧波,悠閒自在游來游去的金魚總是讓人忘記了時間。過小橋,是一亭閣。站在亭上,園中玲瓏怪石和蔥綠小山,通幽的曲徑,奇花異草,盡收眼底。

木濃蔭茂名相故里 “皇城相府”

站在深深的庭院裡,撫摸被風雨剝蝕的青磚綠瓦,欣賞著悠揚雅緻的古樂,彷彿走進了300多年前的鐘鳴鼎食、詩侶酬唱的繁華夢境,是那樣地沉醉,難以自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