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教師招考教育學心理學複習資料(五)

2018年教師招考教育學心理學複習資料(五)


1、中國近代制度化教育興起的標誌--清末"廢科舉,興學校"

2、中國近代系統完備的學制--1902年壬寅學制,1903年癸卯學制

69、我國最早採用班級授課制--1862,北京京師同文館

-=古希臘=-

28、助產術(或叫"產婆術")--蘇格拉底(古希臘)

29、《理想國》--柏拉圖(古希臘)

30、《政治學》--亞里斯多德(古希臘)

31、最早提倡全面發展的和諧教育--亞里斯多德

54、奧地利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

15、"以僧為師"、"以(書)吏為師"--古埃及教育

2018年教師招考教育學心理學複習資料(五)


赫爾巴特

43、第一個提出要使教育學成為科學--赫爾巴特

44、把教育學建立在倫理學、心理學基礎上--赫爾巴特

57、用心理學的"統覺理論"原理說明教學過程--赫爾巴特

59、率先明確提出教學具有教育性--赫爾巴特

56、"一切知識都從感官的知覺開始的"--誇美紐斯

40、《普通教育學》--赫爾巴特(德國)

45、傳統教育學代表--赫爾巴特

誇美紐斯

32、《大教學論》--誇美紐斯(捷克)

68、最早從理論上闡述班級授課制--誇美紐斯《大教學論》

66、"應當循序漸進地來學習一切,在一個時間內只應當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

情上。"--誇美紐斯

33、"泛智教育"--誇美紐斯

75、論證班級組織,奠定班級組織的理論基礎--誇美紐斯《大教學論》

洛克

34、《教育漫話》--洛克

37、"白板說"--洛克(英國)

38、提倡紳士教育--洛克

39、"人類所以千差萬別,便是由於教育之故"--洛克

杜威

46、現代教育代言人--杜威

47、教育即生活--杜威

48、"在做中學"--杜威

49、兒童中心主義--杜威

41、《民本主義與教育》--杜威(美國)

35、《愛彌爾》--盧梭(法國)

36、"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動物"--康德(德國)

42、最早講授教育學--康德

52、內發論--孟子、弗洛伊德

53、外鑠論--荀子、華生

50、當代《教育學》--凱洛夫(蘇聯)

51、人力資本理論--舒爾茨

55、把"課程"一詞用於教育科學、教育科學倡導者--斯賓塞(英國)

58、認為教學過程是一種認識過程--凱洛夫

60、"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第斯多惠

70、"要儘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儘可能地尊重一個人。"--馬卡連柯(蘇聯)

71、德育的認知模式--皮亞傑(瑞士)、科爾伯格(美國)

72、德育的體諒模式--彼得•麥克費爾(英國)

73、德育的社會模仿模式--班杜拉

74、率先正式使用"班級"一詞--埃拉斯莫斯

76、導生制--19世紀,英國

77、"平行影響"教育思想--馬卡連柯

78、目標管理--德魯克(美國管理學家)

2018年教師招考教育學心理學複習資料(五)

1、中國近代制度化教育興起的標誌--清末"廢科舉,興學校"

2、中國近代系統完備的學制--1902年壬寅學制,1903年癸卯學制

3、中國奴隸社會教育內容--六藝

4、我國私學發展、百家爭鳴--春秋戰國時期

5、"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

6、科舉制度開始--隋唐

7、科舉考試的依據--四書

8、"以僧為師"、"以(書)吏為師"--古埃及教育

9、孔子的教育思想記載--《論語》

10、"有教無類"--孔子

11、"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孔子

12、"博學於文,約之以禮"--孔子

13、"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啟發"一詞來源)--孔子

14、"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15、因材施教--孔子

16、"兼愛"、"非攻","親知"、"聞知"、"說知"--墨家

17、"棄聖絕智"、"棄仁絕義"、迴歸自然--道家

18、世界最早的教育專著--《禮記》中的《學記》

19、"化民成俗,其必由學"--《學記》

20、"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學記》

21、"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學記》

22、"師嚴然後道尊"--《學記》

23、"君子之教,喻也"--《學記》

24、"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學記》

25、"學不躐等"--《學記》

26、教學相長--《學記》

27、循序漸進--《學記》

28、助產術(或叫"產婆術")--蘇格拉底(古希臘)

29、《理想國》--柏拉圖(古希臘)

30、《政治學》--亞里斯多德(古希臘)

31、最早提倡全面發展的和諧教育--亞里斯多德

32、《大教學論》--誇美紐斯(捷克)

33、"泛智教育"--誇美紐斯

34、《教育漫話》--洛克

35、《愛彌爾》--盧梭(法國)

36、"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動物"--康德(德國)

37、"白板說"--洛克(英國)

38、提倡紳士教育--洛克

39、"人類所以千差萬別,便是由於教育之故"--洛克

40、《普通教育學》--赫爾巴特(德國)

41、《民本主義與教育》--杜威(美國)

42、最早講授教育學--康德

43、第一個提出要使教育學成為科學--赫爾巴特

44、把教育學建立在倫理學、心理學基礎上--赫爾巴特

45、傳統教育學代表--赫爾巴特

46、現代教育代言人--杜威

47、教育即生活--杜威

48、"在做中學"--杜威

49、兒童中心主義--杜威

50、當代《教育學》--凱洛夫(蘇聯)

51、人力資本理論--舒爾茨

52、內發論--孟子、弗洛伊德

53、外鑠論--荀子、華生

54、奧地利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

55、把"課程"一詞用於教育科學、教育科學倡導者--斯賓塞(英國)

56、"一切知識都從感官的知覺開始的"--誇美紐斯

57、用心理學的"統覺理論"原理說明教學過程--赫爾巴特

58、認為教學過程是一種認識過程--凱洛夫

59、率先明確提出教學具有教育性--赫爾巴特

60、"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第斯多惠


61、"學而時習之"--孔子

62、"溫故而知新 "--孔子

63、"不陵節而施"--《學記》

64、"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學記》

65、"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66、"應當循序漸進地來學習一切,在一個時間內只應當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誇美紐斯

67、"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因材施教"來源)--朱熹

68、最早從理論上闡述班級授課制--《大教學論》

69、我國最早採用班級授課制--1862,北京京師同文館

70、"要儘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儘可能地尊重一個人。"--馬卡連柯(蘇聯)

71、德育的認知模式--皮亞傑(瑞士)、科爾伯格(美國)

72、德育的體諒模式--彼得·麥克費爾(英國)

73、德育的社會模仿模式--班杜拉

74、率先正式使用"班級"一詞--埃拉斯莫斯

75、論證班級組織,奠定班級組織的理論基礎--誇美紐斯《大教學論》

76、導生制--19世紀,英國

77、"平行影響"教育思想--馬卡連柯

78、目標管理--德魯克(美國管理學家)

2018年教師招考教育學心理學複習資料(五)

[玫瑰]81、理解是學生對教材中有關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認識。理解是學生掌握知識的中心環節。

82、想象是人腦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後創造新形象的過程。想象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思維。感性材料是想象的基礎,實踐活動是推動想象的原因和動力。

83、想象的種類:(1)根據想象時有無目的意圖分:有意想象、無意想象:(2)在有意想象中,根據內容的新穎性和創造性分:再造想象、創造想象;(3)根據想象活動與現實的關係分:幻想、理想、空想。

84、良好思維品質的特性:(1)廣闊性與深刻性。(2)獨立性與批判性。(3)邏輯性。(4)靈活性和敏捷性。(5)創造性。

85、記憶是過去經驗在人腦中的反映。它包括識記、保持、再認和回憶三個基本環節,從信息加工況來看,即對輸入信息的編碼、儲存、提取的過程。

86、記憶的分類:(1)根據內容與對象分:形象記憶、邏輯記憶、情緒記憶、動作記憶。(2)根據信息加工與記憶階段分:瞬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

保持是鞏固已獲得的知識經驗的過程。保持是記憶的中心環節。

88、遺忘:對識記過的材料不能再認與回憶,或者表現為錯誤的再認與回憶。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規律:遺忘進程不均衡,有“先快後慢”的特點。

89、聯想的種類與規律:接近性聯想(空間、時間上的接近)、相似性聯想(性質上相似)、對比律(性質上、特點上形成對比)、因果律(因果關係)。

90、良好的記憶品質有:敏捷性、持久性、準確性、準備性(指能否及時地從記憶中提取出所需的知識,是提取的應用特性)。

91、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練習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徑。

92、知識為活動提供定向依據,而技能控制活動的執行。

93、高原現象:在操作技能練習到中期,會出現成績進步的暫時停頓現象。

94、能力是直接影響活動的效率、使活動順利完成的個性特徵。知識、技能達到遷移程度,能“舉一反三”、“熟能生巧”,才能促進能力的發展。

95、抽象邏輯思維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份,創造力是智力的高級表現形式。

96、超常兒童:智商在130以上;低常兒童:智商在70以下。

97、情緒是與生理需要相聯繫的;情感是與社會性的需要相聯繫的。基本情緒分為:快樂、悲哀、恐懼、憤怒;情緒按強度的持續時間可分為:心境、激情與應激。

98、克服內外困難是意志最重要的特徵。

99、意志行動的目的衝突有四種形式:雙趨式衝突、雙避式衝突、趨避式衝突、多重趨避式衝突。

100、巴甫洛夫把人的神經活動分成許多類型,其中有四種典型類型與氣質類型相對應:強、不均衡型為膽汁質;強、均衡、靈活型為多血質;強、均衡、不靈活型為粘液質;弱型為抑鬱質。

101、性格是一個對現實的穩固態度和習慣化的行為方式方面的個性心理特徵。氣質形成得早,表現在先;而性格形成得晚,表現在後。性格是個性中的核心部分。

102、心理健康的現實標準: 自我意識正確;人際關係協調;性別角色分化;社會適應良好;情緒積極穩定;人格結構完整。其它標準還有:馬斯洛的“自我實現者”標準、“未來新人類”標準。

103、心理諮詢:精神分析法——弗洛依德;行為矯正法——華生;

人本主義法——羅傑斯;理性情緒療法——艾利斯。

104、青少年異性交往的原則:自然、適度。

[玫瑰]51、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心理現:象又稱心理活動,它包括:心理過程、個性心理。

52、心理過程:(1)認知過程,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思維和想象;(2)情緒、情感過程;(3)意志過程。

53、個性心理:(1)個性心理動力(傾向),包括需要、動機、理想、信念、世界觀、價值觀等;(2)個性心理特徵,包括能力、氣質和性格。

54、心理是人腦的機能,腦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實質:客觀現實在人腦中的映象。

55、神經系統的基本活動方式——反射。

56、意識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識的基本特性:自覺的目的性、主觀能動性、社會制約性、以第二信號系統為主的兩種信號系統的協同性。

57、心理學科的性質:心理學是一門介於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之間的交叉學科。

58、需要的種類:(1)根據起源分:生理需要、社會需要;(2)根據對象分:物質需要、精神需要。

59、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由低級向高級發展可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和歸屬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審美需要、自我實現需要。

60、動機產生的條件:內在條件是需要,外在條件是刺激誘因。

6l、興趣是指個體積極認識、探究事物、從事活動的心理傾向。

62、興趣的品質特性:傾向性(又稱指向性)、廣博性、穩定性(又稱持久性)、效能性。

63、學習動機的激發:(1)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2)根據作業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3)充分利用反饋信息,有效進行獎懲。(4)合理設置課堂結構,妥善組織學習競賽。(5)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努力。

6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動機水平適中,最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65、成就結構理論認為:有三種現實的課堂結構:合作型、競爭型、個別化型。合作型目標結構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66、成敗歸因理論認為,學生常將成功或失敗歸因於四個方面:能力、努力、運氣、任務難度。

67、創設問題情境的理論基礎是成就動機理論。

68、感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知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綜合整體的反映。感覺是知覺的基礎,知覺是感覺的整合。

69、生物鐘現象:人體內的一切物理變化和化學都是有節律的,這些節律性的變化就是所謂的“生物鐘”的機制。

70、知覺的特性:選擇性、整體性、理解性、恆常性。

71、注意的的特點: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動的組織特性。

72、注意的種類:不隨意注意(無意注意)、隨意注意(有意注意)、隨意後注意(有意後注意)。

73、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本質特徵和內在規律的間接、概括的反映。間接性與概括性是思維的兩大基本特徵。

74、思維的種類:(1)根據憑藉物與思維形態劃分:動作思維、形象思維、抽象邏輯思維。

(2)根據是否遵循邏輯規則分:非形式邏輯思維、形式邏輯思維。(3)根據指向性和答案不同分:集中思維、發散思維(求異思維)。

75、思維的過程:分析與綜合、比較、抽象與概括、系統化與具體化。

76、思維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斷、推理。

77、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1)提出問題(發現矛盾的過程)。(2)明確問題(找出主要矛盾的過程)。(3)提出假設(以假設形式找到解決問題方案)。(4)檢驗假設(通過理論和實踐形式檢驗假設)。

78、啟發是從其它事物能夠看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對解決問題起到啟發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79、定勢是指心理活動的一種準備狀態(心理傾向亢又稱心向。

80、遷移是已經獲得的知識技能和學習方法對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的影響。一種知識技能的掌握促進另一種知識技能的掌握是正遷移,如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反之為負遷移。

81、理解是學生對教材中有關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認識。理解是學生掌握知識的中心環節。

82、想象是人腦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後創造新形象的過程。想象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思維。感性材料是想象的基礎,實踐活動是推動想象的原因和動力。

83、想象的種類:(1)根據想象時有無目的意圖分:有意想象、無意想象:(2)在有意想象中,根據內容的新穎性和創造性分:再造想象、創造想象;(3)根據想象活動與現實的關係分:幻想、理想、空想。

84、良好思維品質的特性:(1)廣闊性與深刻性。(2)獨立性與批判性。(3)邏輯性。(4)靈活性和敏捷性。(5)創造性。

85、記憶是過去經驗在人腦中的反映。它包括識記、保持、再認和回憶三個基本環節,從信息加工況來看,即對輸入信息的編碼、儲存、提取的過程。

86、記憶的分類:(1)根據內容與對象分:形象記憶、邏輯記憶、情緒記憶、動作記憶。(2)根據信息加工與記憶階段分:瞬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

保持是鞏固已獲得的知識經驗的過程。保持是記憶的中心環節。

88、遺忘:對識記過的材料不能再認與回憶,或者表現為錯誤的再認與回憶。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規律:遺忘進程不均衡,有“先快後慢”的特點。

89、聯想的種類與規律:接近性聯想(空間、時間上的接近)、相似性聯想(性質上相似)、對比律(性質上、特點上形成對比)、因果律(因果關係)。

90、良好的記憶品質有:敏捷性、持久性、準確性、準備性(指能否及時地從記憶中提取出所需的知識,是提取的應用特性)。

91、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練習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徑。

92、知識為活動提供定向依據,而技能控制活動的執行。

93、高原現象:在操作技能練習到中期,會出現成績進步的暫時停頓現象。

94、能力是直接影響活動的效率、使活動順利完成的個性特徵。知識、技能達到遷移程度,能“舉一反三”、“熟能生巧”,才能促進能力的發展。

95、抽象邏輯思維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份,創造力是智力的高級表現形式。

96、超常兒童:智商在130以上;低常兒童:智商在70以下。

97、情緒是與生理需要相聯繫的;情感是與社會性的需要相聯繫的。基本情緒分為:快樂、悲哀、恐懼、憤怒;情緒按強度的持續時間可分為:心境、激情與應激。

98、克服內外困難是意志最重要的特徵。

99、意志行動的目的衝突有四種形式:雙趨式衝突、雙避式衝突、趨避式衝突、多重趨避式衝突。

100、巴甫洛夫把人的神經活動分成許多類型,其中有四種典型類型與氣質類型相對應:強、不均衡型為膽汁質;強、均衡、靈活型為多血質;強、均衡、不靈活型為粘液質;弱型為抑鬱質。

101、性格是一個對現實的穩固態度和習慣化的行為方式方面的個性心理特徵。氣質形成得早,表現在先;而性格形成得晚,表現在後。性格是個性中的核心部分。

102、心理健康的現實標準: 自我意識正確;人際關係協調;性別角色分化;社會適應良好;情緒積極穩定;人格結構完整。其它標準還有:馬斯洛的“自我實現者”標準、“未來新人類”標準。

103、心理諮詢:精神分析法——弗洛依德;行為矯正法——華生;

人本主義法——羅傑斯;理性情緒療法——艾利斯。

104、青少年異性交往的原則:自然、適度。

[玫瑰]教育學心理學知識點彙總之28期

二、多選題

1.美國當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布盧姆認為完整的教育目標分類學應當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acd)。

A.認知領域 B.日常生活領域 C.情感領域 D.動作技能 E.安全領域

2.文化發展對學校課程產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ac )。

A.內容的豐富 B.增強國家對課程改革控制權 C.課程結構的更新

D.為課程改革提供物質基礎 E.課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3.我國學校教育層次包括( abcd)。

A.幼兒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E.學歷教育

4.古希臘把“三藝”作為教育內容,這“三藝是指(bcd )。

A.四書 B.文法 C.修辭 D.辯證法 E.論語

5.教育活動中要注意“三結合”,發揮教育合力,這“三結合”所指的三種教育是( ade)。

A.家庭教育 B.道德教育 C.班級教育 D.學校教育 E.社會教育

6.反映家庭教育中存在問題的說法的是(bcde )。 A.方法科學 B.家長對孩子期望偏高 C.片面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文化學習 D.不能全面關心孩子的成長 E.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個分支

7.結合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的特殊性,組織教師進修時,一般是(abd )。

A.以業餘為主 B.以自學為主 C.以長期為主 D.以短期為主 E.以國外學習為主

8.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規定的少年兒童社會權利是( acde)。

A.無歧視原則 B.提早自立原則 C.尊重兒童觀點與意見原則 D.尊重兒童尊嚴原則 E.兒童利益最佳原則

9.以下說法中,反映當代世界各國課程改革中所存在著的一些共同的發展趨勢的是(bcde )。

A.重視課程的標準化建設 B.重視課程內容的現代化、綜合化

C.重視基礎學科和知識的結構化 D.重視能力的培養 E.重視個別差異

10.下列課程屬於綜合課程的有(abe )

A.核心課程 B.融合課程 C.潛在課程 D.活動課程 E.廣域課程


2018年教師招考教育學心理學複習資料(五)

1.中國歷史上最早提出“教學相長”的著作是(c )

A.《大學》 B.《中庸》 C.《學記》 D.《春秋》

2.實用主義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d )

A.誇美紐斯 B.赫爾巴特C.裴斯泰洛齊 D.杜威

3.教育心理起源論認為教育起源於(b )

A.生產勞動 B.模仿C.語言 D.動物本能

4.普通中小學經常組織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興趣小組,主要是為了(c )

A.深化課堂教學 B.培養競賽人才

C.因材施教,發展青少年個性特長 D.充分發掘學有餘力的學生的學習潛力

5.西漢初期實行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文教政策體現了教育的(b)

A.永恆性 B.歷史性C.相對獨立性 D.繼承性

6.1985年中共中央頒佈《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指出要調整中等教育結構(b )

A.大力加強普通高中教育 B.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

C.實現中等職業技術教育與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更好銜接D.進一步加強中等專業教育

7.學生在教育過程中,處於(b )

A.主導地位 B.主體地位C.被動地位 D.輔助地位

8.教學的教育性主要體現在教學過程的哪一條基本規律中(d )

A.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的規律

B.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統一的規律

C.掌握知識和發展智力相統一的規律

D.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教育相統一的規律

9.“讓學校的每一面牆壁都開口說話”,這是充分運用了下列哪一種德育方法( a)

A.陶冶教育 B.榜樣示範C.實際鍛鍊 D.品德評價

10.在教育目的的問題上,實用主義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觀點是(c )

A.個人本位論 B.社會本位論C.教育無目的論 D.國家利益論

11.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是(b )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鞏固與保持知識 D.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

12.學生的“向師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徵決定了教師的勞動具有(a )

A.示範性 B.複雜性C.主體性 D.長期性

13.班集體形成的主要標誌之一是( c)

A.成立了班委會 B.開展了班級工作

C.形成了正確輿論 D.確定了班級

2018年教師招考教育學心理學複習資料(五)​​教育學心理學知識點匯

1.近代教育史上,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首次試圖把教育學建立在心理學和哲學的基礎之上(b )

A.誇美紐斯 B.赫爾巴特C.杜威 D.洛克

2.贊科夫在《教學與發展》一書中提出五條新的教學原則,不在此列的一條是(d )

A.高難度原則 B.高速度原則C.理論知識起主導作用的原則 D.循序漸進原則

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

A.教育將隨國家的消亡而消亡B.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現出自身的歷史繼承性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滯後於社會政治經濟發展D.教育現象最早出現於奴隸社會

4.體育的根本任務是(b )

A.通過體育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B.增強學生體質

C.向學生傳授體育和衛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D.向國家輸送優秀運動員

5.我國實行的第一個現代學制是(b )

A.壬寅學制 B.癸卯學制C.壬子癸丑學制 D.壬戌學制

6.“教學相長”這一提法(c )

A.最早出現於《論語》B.指明瞭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地位

C.是我國新型的師生關係的特點之一D.說明教學過程包含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要素

7.澳大利亞的教師在向學生講“雪花”這一事物時,採用觀看錄像帶並向空中拋灑大量碎紙片以引導學生體會下雪場景的方式,這種直觀的手段是(b )

A.實物直觀 B.模象直觀C.語言直觀 D.虛擬直觀

8.學校實現德育內容、達到德育目標的基本手段是(c )

A.班主任工作B.共青團、少先隊組織的活動

C.各科教學活動D.校會、班會、週會、晨會、時事政策學習

9.班主任的工作重點和最為經常的工作是(a )

A.全面瞭解和研究學生B.整合各方面教育影響,使其形成正向的合力

C.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D.教育學生努力學習

10.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是( a)

A.上課 B.備課C.課堂練習 D.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定

11.班級授課制的實施在我國始於(b )

A.唐代 B.清末C.民國初期 D.新中國成立

12.哪個社會的教育具有教育與生產勞動相脫離的特點(b )

A.原始社會 B.古代社會C.資本主義 D.社會主義

13.班主任瞭解學生的基本方法是(a )

A.觀察法 B.問卷法C.談話法 D.調查法

二、填空題

14.洛克在《教育漫話》一書中提出了“紳士教育”的思想,充分體現了他在教育目的論上持個人本位論主張。

15.教育的兩大基本規律是教育與社會發展相互制約的規律和教育與人的發展相互制約的規律。

16.體育是以身體活動為基本內容,促進人的身心發展的培育人塑造人的過程。學校體育的基本組織形式是體育課。

17.廣義的教育制度指國民教育制度;狹義的教育制度即學制,它是一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的總體系。

18.教師在整個教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我愛我師,我更愛真理”這句名言可以用來說明我國社會主義條件下師生關係的民主平等特點。

2018年教師招考教育學心理學複習資料(五)

教育學心理學知識點

1.現代教育史上,提出“結構主義”學說並倡導“發現學習”方法的教育家是(d)

A.贊科夫 B.蘇霍姆林斯基C.皮亞傑 D.布魯納

2.華生在《行為主義》一書中寫道:“給我一打健康的兒童,如果在由我所控制的環境中培養他們,不論他們的前輩的才能、愛好、傾向、能力、職業和種族情況如何,我保證翻其中任何一個人訓練成我所選定的任何一種專家——醫生、律師、藝術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盜賊。”這種觀點過於低估了下列哪種因素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a)

A.遺傳 B.環境C.教育 D.教師

3.在古代歐洲,曾經出現過一種旨在培養多方面發展的人的和諧教育,它是(b )

A.斯巴達教育 B.雅典教育C.教會教育 D.騎士教育

4.普及義務教育始於(c )

A.原始社會 B.奴隸社會C.資本主義社會 D.社會主義社會

5.我國學制沿革史上,借鑑美國教育體制,初次確立了“六·三·三”的學習階段和年限的學制是(d )

A.壬寅學制 B.癸卯學制C.壬子癸丑學制 D.壬戌學制

6.學生既是教育的對象,又是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學生主體作用的最高表現形式為(c )

A.自覺性 B.獨立性C.創造性 D.主動性

7.教材包括(d )

A.教科書 B.CAI軟件C.教學參考書 D.以上三者皆是

8.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c )

A.知與行的矛盾B.外界多種良莠摻雜的教育影響之間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與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礎之間的矛盾D.學生的上進心與情性之間的矛盾

9.課外校外教育是對課堂教學的一種(b )

A.延展 B.必要補充C.深化 D.變革

10.“開而弗達”體現了教學的(c )

A.直觀性原則 B.鞏固性原則C.啟發性原則 D.循序漸進的原則

11.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是(d )

A.個別教學 B.課外教學C.現場教學 D.課堂教學

12.教育要適應人的發展的個別差異性,做到( b)

A.循序漸進 B.因材施教C.教學相長 D.防微杜漸

13.狹義的教育制度是指( d)

A.國民教育制度 B.社會教育制度C.高等教育制度 D.學校教育制度

二、填空題

14.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揭示教育規律的一門科學。教育現象包括教育社會現象和教育認識現象。

15.人對環境的反映是能動的反映,教育在人的發展過程中起主導作用。

16.根據我國新時期的教育方針,教育工作者必須樹立由單純的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思想。

17.美育的實施途徑主要有:通過各科教學和課外文藝活動實施美育;通過大自然實施美育;通過社會日常生活實施美育。

18.一名合格教師應具備的能力結構包括:組織教育和教學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自我調控能力。

2018年教師招考教育學心理學複習資料(五)


教育學心理學知識點

一、選擇題

1.“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要求教學必須遵循的原則是(c )

A.因材施教原則 B.鞏固性原則C.啟發性原則 D.科學性和教育性相結合的原則

2.下列說法不是杜威實用主義教育學的論點是(d )

A.教育即生活 B.學校即社會C.做中學 D.生活即教育

3.古希臘斯巴達教育比較重視(a )

A.軍事體操教育 B.政治哲學教育C.天文數學教育 D.全面發展教育

4.我國首次把美育列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b )

A.1911年 B.1912年C.1957年 D.1958年

5.我國頒佈實行的壬戌學制是在(d )

A.1902年 B.1903年C.1912年 D.1922年

6.教育學生必須瞭解學生的年齡特徵,這要求教師的知識結構應有(d )

A.系統的馬列主義理論修養 B.精深的專業知識C.廣博的文化基礎知識 D.必備的教育科學知識

7.人們常說“教育有法而教無定法”,這反映教師勞動具有(b )

A.連續性特點 B.創造性特點C.長期性特點 D.示範性特點

8.學校工作必須堅持以(a )

A.教學為主 B.德育為主C.教師為主 D.學生為主

9.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所倡導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則是指(d )

A.知行統一原則B.尊重信任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

C.教育影響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D.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10.課外校外教育與課堂教學的共同之處在於它們都是(c )

A.師生共同參加的B.學生自願選擇的C.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D.受教學計劃、教學大綱規範的

11.班主任做好班級工作的中心環節是(b )

A.瞭解和研究學生B.組織和培養班集體C.做好個別學生的教育工作D.同家庭、社會密切配合

12.“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句話反映了教師勞動的(d )

A.連續性 B.創造性C.主體性 D.長期性

13.德育過程是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和提高過程,其實施順序是(d )

A.以“知”為開端,知、情、意、行依次進行B.以“情”為開端,情、知、意、行依次進行

C.以“行”為開端,行、知、情、意依次進行D.視具體情況,可有多種開端和順序

二、填空題

14.在確定教育目的的依據問題上的兩種片面理論是個人本位論和社會本位論。

15.教師是教育工作的組織者、領導者,在教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

16.在我國,課程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即課程計劃(教學計劃) 、學科課程標準(教學大綱) 、和教材。

17.德育一般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紀教育和道德教育四個基本方面。

18.課外校外教育的形式主要有群眾性活動、小組活動和個人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