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國境守林海

我在国境守林海

這是武警森林部隊最偏遠的幾個小中隊之一,1963年建隊至今,已經走過了55年的風雨歷程,部隊的駐地在祖國版圖的雞冠處,離中俄邊境線的直線距離只有2.7公里,這就是他們所在的中隊,武警內蒙古森林總隊大興安嶺支隊奇乾中隊。

與世隔絕的“林海孤島”

奇乾中隊駐地被外界稱為與世隔絕的“林海孤島”,一年有6個多月大雪封山,最低氣溫能達到冷下50度,方圓百公里不見人煙,他們守護的是祖國唯一一片集中連片未開發的原始森林,中隊官兵人均防火面積相當於24000個標準足球場那麼大。在愛迪生髮明電燈近140年之後,這裡的燈絲至今沒有接入國家電網。

我在国境守林海

奇乾中隊官兵冬季巡山照片

“這個國家的絕大多數人不知道我們駐守在這裡,也不知道我們保護著祖國北部邊疆”,這個名叫李俊的老兵說。他們守護的範圍全部都是無人區,在大雪封山的幾個月裡,見不到一個陌生人,能與他們作伴的只有院裡的幾隻小狗,能夠依靠的也只有自己。

我在国境守林海

上等兵李俊在2017年冬季野營拉練後的情景

你不站崗我不站崗 誰來保衛祖國

李夢達2016年9月入伍,度過了3個月的新兵集訓後,2017年1月他來到了奇乾中隊,而中隊通往外界的水泥路在半年前剛剛打通,這是由原始向文明的一次換代。

我在国境守林海

奇乾中隊營區全景,方圓百公里沒有人煙

2018年6月2日,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阿巴河林場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中隊在下午4點半抵達火場後,隨即採取“一點突破,強攻推進”的戰術展開撲打明火,經過一天一夜的連續撲打,在第二天的下午3點,中隊所負責的火場東線明火終於被全部撲滅。李夢達一顆懸著的心放了下來,一臉疲憊的他才發現襪子已經破了不止一個窟窿,當問到他有什麼感想時,他笑著說,“我只想要一雙新襪子”。

我在国境守林海

北部原始林區阿巴河火場合圍後,李夢達滿臉笑容

外面的人不願意來 裡面的人不願意走

胡浩作為一名上等兵,即將面臨退伍,但他總能想起下連前剛聽到被分配到奇乾時,淚花在眼睛上不停地打轉,從許多新聞報道中得知奇乾中隊的官兵註定與“艱苦”、“寂寞”相伴,當時他的心情是百感交集,還沒能好好展現一番作為,卻被奇乾中隊的“傳聞”嚇哭了。他回想起這兩年,中隊就像家一樣,身邊的戰友就像親兄弟,無論遇到什麼事情總是有人站出來給予他幫助、鼓勵和安慰,說到這他忍不住哭了出來,哭的比剛下連時還兇,他說他不想走。

我在国境守林海

中隊戰士在徒步接近火場時俯下身來喝河水

不僅僅是胡浩,奇乾的每一名官兵都曾有過這樣的感慨——奇乾的魅力就在於外面的人不願意來,裡面的人不願意走。在這裡與艱苦作伴,戰友的情誼才顯得格外深厚;在這裡選擇堅守,身上的使命才顯得格外光榮;在這裡努力拼搏,青春才顯得格外耀眼。

我在国境守林海

上等兵胡浩在參加滅火作戰後休息時的情景

站在最前線

奇乾中隊駐守在大興安嶺原始林區的腹地,對於生活在國境線旁的中隊官兵來說,時刻準備戰鬥成為了他們最真實的寫照。北部原始林區夏季雷擊火和俄羅斯過境火頻發,中隊作為森林部隊的前沿哨所,只要有火情,每次都是第一個出動,第一個到達火場,最後一個撤離。從其他單位調整過來的士官說,其他單位戰備可能僅僅就是戰備,什麼時候出動不好說,奇乾中隊戰備就不一樣了,那分明就是5分鐘以後出發呀!

我在国境守林海

中隊官兵撲打北部原始林區明火

士官長布約小兵2007年12月從四川大涼山入伍,這是他到奇乾中隊服役的第12個年頭,他當兵的初心就是出來見見世面,令他沒想到的是世面不僅沒見到,還來到了一個比他家鄉更加荒蕪的地方,大家都戲謔的說他從一座山來到了另外一座山。問他為什麼一呆就是這麼多年,他說就是因為站在最前線,奇乾中隊地理位置特殊,使命任務重要,在這裡不僅年年都打火,而且打的都是大火,任務完成後簡直太有成就感了。如今的他,身份已經得到了完美轉換,娶了一位漂亮的彝族姑娘,也成為了孩子的父親。只要一休息,他就拿起手機與妻子、孩子視頻。

我在国境守林海

中隊官兵在界碑旁重溫入黨誓詞

今年七月一日,中隊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在國境界碑旁組織了一次重溫入黨誓詞,重溫誓詞的最後一句領誓人帶頭喊了一句:“我們站在最前線,我們守護的地方叫林海!”

| 本期監製:楊文嶺 主編:王 雪 陳維奇

|校對:韓興華 莊申林 張 傑 楊國林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