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這些好政策,扶持創業更給力!

梳理|这些好政策,扶持创业更给力!

梳理|这些好政策,扶持创业更给力!
梳理|这些好政策,扶持创业更给力!梳理|这些好政策,扶持创业更给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鼓勵創業帶動就業。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上水平。針對創業者的痛點難點,我國出臺多項政策,加大支持力度,為創業者清障搭臺。

降低貸款門檻,拓寬融資渠道

支持促進重點群體創業就業

梳理|这些好政策,扶持创业更给力!

2018年3月底,財政部、人社部、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創業擔保貸款財政貼息工作的通知》。

新政擴大了貸款對象範圍。除原規定的創業擔保貸款對象外,將農村自主創業農民納入支持範圍。將小微企業貸款對象範圍調整為:當年新招用符合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的人員數量達到企業現有在職職工人數25%(超過100人的企業達到15%)、並與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小微企業。 新政還降低貸款申請條件,放寬擔保和貼息要求,對特定群體原則上取消反擔保,切實降低了創業者申請貸款的門檻。

2017年4月,國務院出臺《關於做好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

《意見》指出,繼續實施支持和促進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的稅收政策。對首次創辦小微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並正常經營1年以上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鼓勵地方開展一次性創業補貼試點工作。對在高附加值產業創業的勞動者,創業扶持政策要給予傾斜。

在拓寬融資渠道方面,《意見》也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措施:落實好創業擔保貸款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和擔保機構依託信用信息,科學評估創業者還款能力,改進風險防控,降低反擔保要求,健全代償機制,推行信貸盡職免責制度。促進天使投資、創業投資、互聯網金融等規範發展,靈活高效滿足創業融資需求。有條件的地區可通過財政出資引導社會資本投入,設立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基金,為高校畢業生創業提供股權投資、融資擔保等服務。

建設雙創示範基地

打造創業孵化示範基地

梳理|这些好政策,扶持创业更给力!

國務院《關於做好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對發展創業載體作出了明確要求:

各地要加快創業孵化基地、眾創空間等建設,試點推動老舊商業設施、倉儲設施、閒置樓宇、過剩商業地產轉為創業孵化基地。整合部門資源,發揮孵化基地資源集聚和輻射引領作用,為創業者提供指導服務和政策扶持,對確有需要的創業企業,可適當延長孵化週期。各地可根據創業孵化基地入駐實體數量和孵化效果,給予一定獎補。

2017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於建設第二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的實施意見》

決定在部分地區、高校和科研院所、企業建設第二批雙創示範基地。這批雙創示範基地共92個,包括45個區域示範基地、26個高校和科研院所示範基地、21個企業示範基地。

2016年12月,人社部發出通知,確定北京普天德勝科技孵化器等34家單位第三批全國創業孵化示範基地。

通知要求各地加強工作指導,積極推進創業孵化基地建設;要求全國創業孵化示範基地進一步完善各項制度,全面落實創業政策,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發揮好示範引領作用,為促進創業就業作出更大貢獻。

突出圍繞創新主題

支持鼓勵專技人員參與雙創

梳理|这些好政策,扶持创业更给力!

人社部印發的《關於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提出,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兼職創新或者在職創辦企業。

人社部有關部門負責人說,事業單位專技人員到與本單位業務領域相近企業、科研機構、高校、社會組織等兼職,或者利用與本人從事專業相關的創業項目在職創辦企業,有助於推動科技成果加快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為此,《指導意見》推出了多項優惠政策。比如,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在兼職單位的工作業績或者在職創辦企業取得的成績,可以作為其職稱評審、崗位競聘、考核等的重要依據。專業技術人員自願流動到兼職單位工作,或者在職創辦企業期間提出解除聘用合同的,事業單位應當及時與其解除聘用合同並辦理相關手續。

此外,《指導意見》還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選派專業技術人員到企業掛職或者參與項目合作,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離崗創新創業,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設置創新型崗位,並明確了相關政策激發專業技術人員科技創新活力和幹事創業熱情,促進人才在事業單位和企業間合理流動,營造有利於創新創業的政策和制度環境。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雙創

加快推進“多證合一”改革

梳理|这些好政策,扶持创业更给力!

2017年7月,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強化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發展的意見》。

《意見》提出,實施留學人員回國創新創業啟動支持計劃,吸引更多高素質留學人才回國創新創業。

2017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推進“多證合一”改革的指導意見》,著力營造便利寬鬆的創業創新環境和公開透明平等競爭的營商環境,建立程序更為便利、內容更為完善、流程更為優化、資源更為集約的市場準入新模式。

《指導意見》針對各類證照數量過多、“准入不準營”、簡政放權措施協同配套不夠等問題,將涉及企業(包括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備案等有關事項和各類證照進一步整合到營業執照上,實現“多證合一、一照一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