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人咪蒙到暨南大學,給傳媒領袖演講後被懟標題黨

自媒體人咪蒙到暨南大學,給傳媒領袖演講後被懟標題黨

2018年7月17日上午自媒體人咪蒙來到暨南大學,給傳媒領袖講習班做演講。結束後我在微博上作了一點調查和討論,還引發一些蠻有意思的爭論。有人批咪蒙,有人還懟我。下面還是先來看看我在現場的手機實錄吧。

自媒體人咪蒙到暨南大學,給傳媒領袖演講後被懟標題黨

現場我也錄了幾句咪蒙演講的金句:

毎10行中有一金句,文章最後要有金句。

公司不是學校。父母的經驗是面對過去的。

新媒體文章前三句話一定要抓住讀者。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粉絲的常識問題值得寫。

咪蒙繼續說:

傳統媒體釆訪等基本手法還是很有用的。

好的選題是自帶矛盾的,一定包括但是。

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最酷的是每天面對用戶。

越任性的文章閱讀量越高。

一定不寫自己不認同的東西。

自媒體人咪蒙到暨南大學,給傳媒領袖演講後被懟標題黨

自媒體人咪蒙到暨南大學,給傳媒領袖演講後被懟標題黨

課間休息成了粉絲見面會,跟咪蒙合影的同學排起了長隊。

自媒體人咪蒙到暨南大學,給傳媒領袖演講後被懟標題黨

自媒體人咪蒙到暨南大學,給傳媒領袖演講後被懟標題黨

自媒體人咪蒙到暨南大學,給傳媒領袖演講後被懟標題黨

我也是自媒體人,從新媒體運營角度來看,咪蒙的演講還是乾貨滿滿的。

自媒體人咪蒙到暨南大學,給傳媒領袖演講後被懟標題黨

自媒體人咪蒙到暨南大學,給傳媒領袖演講後被懟標題黨

自媒體人咪蒙到暨南大學,給傳媒領袖演講後被懟標題黨

演講結束進入提問環節,咪蒙與臺師生進行了互動。有同學問到要不要到傳統媒體工作,咪蒙認為傳統媒體比較適合練習基本功。有同學問起媒體的社會責任,咪蒙坦承自己是一弱女子承擔不起。但當她擁有那麼大的用戶群的時候,這個責任恐怕是推卸不了的吧?演講結束後我跟咪蒙進行了簡短的交流。個人認為咪蒙如果不能進行轉型升級恐怕難以持續發展,papi醬就是一個例子。相信咪蒙也會思考這個問題的。

自媒體人咪蒙到暨南大學,給傳媒領袖演講後被懟標題黨

微博上網友們各抒已見:

標題黨無價值追求十萬+型自媒體

我覺得有點過譽了 形式大於內容。

當然文筆還是不錯的 ,不過覺得沒那麼好,發文標榜十萬加,也有營銷和標題黨的成分,可讀性有文學性不強。

有精確的受眾定位

明白某一層次尤其女性的內容偏好,情感,職場,女權和各類社會熱點熟悉網絡媒體的語言風格,加上優美的文筆加成,攬獲一大推粉絲。可惜的是,在大多時候的內容都呈現出一種訴諸情感,二元極化,販賣焦慮的特徵。她明白寫什麼大家喜歡看,但不在意寫什麼大家應該看。

個人認為自傳播時代,表達自己的價值觀無可厚非

宣洩不良情緒也不為過,但形成一定的影響力之後,將會承擔一定的責任和義務,也會受到上層的管制。本質上就失去了一些自由,話語體系也會受到一定的約束了。

咪蒙所做的內容多是通過傳遞個人極端的價值觀吸引人眼球

受眾在信息的汪洋裡很容易被這種充滿煽動性和情緒化的言論所吸引。不可否認咪蒙對於如何運營自媒體頗有心得,但我認為她並沒有資格談內容。

坦言,把她請來,作為新傳院學生,這是我感到非常失望的一天。

但同時,暨大請這樣一個站在風口浪尖的人來開講座,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我不認同咪蒙,但毫無疑問,她的盈利商業模式是相當成功的,只是內容實在不堪入目。 試想,當今天那些在座的優秀學子們走出社會,成為類“咪蒙”的時候。 刺激。

總的來說,大家認同咪蒙的運營,但不少人對她的內容和價值觀不認同。甚至對暨大和譚老師表示失望,其實,我也不愛看她的東西,但如果作為職場裡混的人有他們需要的東西,或許這是咪蒙擁有這些多粉絲的原因吧。此時,讓我想起蔡元培時的北大,胡適、錢玄同等絕對提倡白話文學,黃侃、劉師培等極端維護文言文學,蔡元培不持門戶之見,就讓他們並存。胡適與梁漱溟對孔子的看法不同,蔡元培就讓他倆各開一課,唱對臺戲。王寵惠信奉三民主義,李大釗、陳獨秀信奉共產主義;李石曾信奉無政府主義,辜鴻銘憧憬君主立憲;蔡元培也毫不干涉,就讓他們共存。

當然,時代不同了,但海納百川,和而不同。暨大有這樣的胸襟,聽講的絕大多數同學也是有腦子的。

親愛的用戶朋友,歡迎大家在本文下面留言,發表你們的看法和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