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初步繪製「中國兒童標準腦結構模板」

新華社北京7月18日電(記者魏夢佳)人類的腦結構形態千差萬別,要利用不同個體的腦成像數據進行腦結構和功能的發育研究,首先必須建立一個標準的腦模板作為參照。記者近日從“中國兒童青少年腦智研究全國聯盟”獲悉,該聯盟現已初步繪製出精細年齡分段下的“中國兒童標準腦結構模板”,為研究並揭示我國兒童腦結構和腦功能發育規律奠定基礎。

“腦智聯盟”是由北京師範大學發起,聯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20多家心理學與腦科學相關的高校及研究機構共同建立,致力於揭示我國兒童青少年腦智發育規律,提升腦智發育水平。

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賀永介紹,當前國際主流的標準腦結構模板多是基於西方成年人的腦結構影像數據生成,但根據研究發現,中國人的腦結構具有不同於西方人的特點,這種差異在中國兒童與西方兒童群體中也顯著存在。為此,繪製中國兒童特有的“腦模板”、建立“中國標準”十分必要。

近年來,北京師範大學與合作單位,通過採集來自單個研究中心的328例6至12歲健康兒童的高質量磁共振腦結構影像數據,再經過精細的腦圖像分割和配准算法,生成了以1歲為年齡間隔的三維立體腦發育模板,初步繪製了中國學齡兒童標準腦結構模板集。

賀永認為,這項研究為我國兒童腦發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性工具,對於揭示我國學齡兒童腦結構和功能的發育規律,促進個性化精準教育,以及對兒童自閉症、兒童多動症等腦發育性障礙疾病的早期診斷和干預研究都具有重要意義。

賀永表示,研究團隊將在採集更廣泛樣本基礎上,不斷升級更新6至12歲中國兒童的標準腦結構模板。同時,對於當前研究較少、難度較大,但卻是腦結構和功能發育黃金期的0至5歲的學齡前階段,構建兒童早期腦標準模板也非常重要,團隊目前正在開展這一領域工作,以期取得相應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