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大咖周貽白的戀物癖——斷舍離?不存在的

民國時期的文人墨客多多少少都有些戀物癖,有收藏字畫、錢幣、電影海報的,還有地契等票證的應有盡有。周貽白便是其中的一位,與眾不同的是,他收藏的物件大多與戲曲有關,有些甚至為文人所不屑。

在時下講究"斷舍離"的年輕人看來,周貽白絕對會大大超出他們想象的範疇。但是,若沒有了這些收藏,從周貽白的生命中抽離掉這段值得玩味的歲月,我們便無法真正讀懂他,或許,一代大師的名作也難以呈現在世人面前了。

民國大咖周貽白的戀物癖——斷舍離?不存在的

嗜書如命

上世紀五十年代,周貽白的夫人楊鈺帶著三個兒女遷居到蘇州養育巷54號,這所兩層四進的民居因其濃濃的書卷氣顯得極為獨特。樓廳的牆上掛著泥做的生旦淨醜的面具,門廳的門口擺著舊式手搖留聲機,凸出來的大喇叭經常會傳出各種戲曲音樂。除此之外,書箱和書櫃佔據了視線,僅僅《二十四史》就有24個箱子。

小編了解後發現,民國時期的書箱原來是醬紫滴↓

民國大咖周貽白的戀物癖——斷舍離?不存在的

▲民國書箱

只提著書箱就已經很重了!更難以想象輾轉各地時的搬運場景。

民國大咖周貽白的戀物癖——斷舍離?不存在的

1960年,中央戲劇學院在東棉花衚衕22號為周貽白安排了一處較大的住房。然而,這次搬家卻因為那幾十箱書,幾乎變成了一項工程。沒辦法,誰都知道這些書對周貽白意味著什麼。

嗯,可以說是甜蜜的負擔了。

民國大咖周貽白的戀物癖——斷舍離?不存在的

▲坐落於東棉花衚衕的中央戲劇學院,古雅清新。

除了搬運,日常維護也是一大難題。

據說,周貽白家眷在蘇州居住時,為了防止白螞蟻損壞書籍,每年梅雨季節一過,全家人都要將所有書籍拿出來晾曬,畫卷掛滿了各個屋子,場面極其壯觀。

民國大咖周貽白的戀物癖——斷舍離?不存在的

▲1960年周貽白全家攝於蘇州。前排左起:周貽白、女兒周湘斌、夫人楊鈺;後排右起:三子

養護書籍的工作雖然瑣碎,對於孩子們來說,父親的海量藏書卻總能給他們帶來驚喜。

次子周華斌在大學讀中文系三年級時,教材《古代戲曲作品選》上有《清忠譜》一章,因是摘選,他覺得不過癮,便到處尋找全本,卻一無所獲。於是,他回家問父親到哪裡能找到《清忠譜》的全本。周貽白找出一本用線裝訂的"廢稿紙",翻過背面,父親竟然工整地將整部《清忠譜》抄了下來。周貽白說,"現在到哪裡也找不到這本書,手抄本我這裡有一本。"

次子還喜歡讀武俠小說,楊鈺不同意他去租,說是租來的書不衛生。周貽白說,武俠小說家裡有啊,便從書籍裡找出《七劍十三俠》、《三俠五義》、《仙俠五花劍》、《十粒金丹》等古籍武俠小說來。

小編此刻感受到了來自學霸深深的鄙視……

民國大咖周貽白的戀物癖——斷舍離?不存在的

回過頭來再看周貽白當年寫《中國戲劇史》時,買書賣書再買書的過程,我們便不難體悟到他當年生活的窘境。如此愛書之人,不到萬不得已怎會賣書呢?

痴迷收藏

戲曲是一門綜合的藝術,文學性只是其藝術性的冰山一角,其他如音樂性、表演性只能從唱片、各種圖畫中搜集。

在戲曲資料收集方面,周貽白掌握資料的豐富程度幾乎無人能及,他是最早從事戲曲文物研究的學者之一,他從收藏中獲取的知識量遠比從書本中得來的要鮮活。比如,從洋畫片、郵票、木版年畫中不僅可以看到舊時代戲曲活動的印記,也可以看到各種戲曲造型、臉譜,甚至整部戲的畫譜。

周貽白的收藏史可以追溯到形骸窘迫、浪跡天涯的年月。當時,他甚至連吃一個饅頭都要斟酌一番,但還是佝僂著飢餓的身軀在路邊的舊書攤尋找有關戲曲的文物和書籍。

上世紀五十年代,剛到中戲任教半年,周貽白一有時間就叫上一輛三輪車,他坐在上面,兒子坐在腳踏的地方,迎著北京漫天的風沙到東四、琉璃廠、西四等地尋找舊書。

建國以後許多舊社會的大戶人家開始賣古籍、字畫、古董。那些"有身份"的公子哥兒大多不好意思在大白天賣東西,便在天還沒亮的時候出來,因此就形成了有名的德勝門"曉市",又叫"鬼市"。

民國大咖周貽白的戀物癖——斷舍離?不存在的

▲德勝門"曉市"一隅

都說周貽白是一"活資料",誰能想到他不分晝夜地穿梭於市井小街呢。想必周先生若還在世,我們或許還會在潘家園和他擦肩而過呢!

除了戲劇家的身份,周貽白還是一個當之無愧的集郵家,集郵的愛好源自一個有趣的機緣。

周貽白在香港時經常寄信回家,一來二去,次子周華斌喜歡上了信封上的郵票,每信至,便用熱毛巾小心地揭下郵票收藏起來。建國以後,周貽白回到蘇州見到兒子的"碩果",也不禁產生興趣,隨口說了一句,"我也集郵吧。"

聽者無意,說者有心。就這麼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過後,周貽白便真的像釘子一樣,一頭扎進了集郵者的行列,晚年竟(一不小心)成為了全國知名的"四大集郵家"之一。

民國大咖周貽白的戀物癖——斷舍離?不存在的

▲民國郵票

周貽白的集郵方式和其他人一樣,不論颳風下雨,等在路邊,向集郵小販購買。如果你看到一個老者在路邊和賣郵票的小孩討價還價,你一定不敢相信這是一位著名的戲劇大家。

資深鑑賞

歐陽予倩曾對周貽白做出精闢評價,"長沙老幾由來硬"。

民國大咖周貽白的戀物癖——斷舍離?不存在的

周貽白(1948年5月14日攝於香港)

不錯,周貽白一生漂泊動盪,少時習武,心性倔強,卻有著一種堅忍執著的性格,細緻入微的心境。

收藏一多,但凡看到大家名作,周貽白都能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雅興不減。至於是真是偽,有無其物,心裡如明鏡一般,眼睛利著呢。

據說,有這麼一段趣聞,

有一天,周貽白和幾個要好的朋友喝茶,其中一位是戲劇史大家黃芝岡。黃芝岡說,"齊白石畫的小雞的頭和嘴都是向著左邊的。"周先生立即反駁說,"不對,也不完全是向著左邊的,也有向著右邊的。""不,就是向著左邊。""不,就有右邊。"兩個老人家爭論得面紅耳赤。最後,黃芝岡與周貽白打賭要他找出一張雞嘴衝右的畫看看。第二天,周貽白卷著畫兒來了,"芝岡兄,你來看看。"一打開,果然這幅畫的雞嘴向右,鬧得黃先生一個大紅臉,不能食言啊,請客吧。

周貽白的細心同樣令長子周龍斌印象深刻,父親不懂英文,但卻可以耐心地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對照著詞典翻譯英文郵票年鑑的講解,研究不同版本郵票之間細微的差別。雖然,在孩子們眼裡,父親不善言談,有些刻板,但他身體力行,教導子女做什麼事情都要認認真真。

民國大咖周貽白的戀物癖——斷舍離?不存在的

1962年6月攝於中央戲劇學院實驗劇場右三:蓋叫天;左二:曹禺;右二:周貽白

民國大咖周貽白的戀物癖——斷舍離?不存在的

1965年夏,與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應屆畢業生攝於八達嶺長城。

能在人才輩出的民國時期C位出道,周貽白一代戲劇大家地位的確立與他長久以來收藏戲曲史料和勤於鑽研的勁頭是分不開的。

※整理自董暘《場上案頭一大家——周貽白傳》

如有疑問,請聯繫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