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一些人趁p2p行業倒閉潮瘋狂借款

第一網貸大數據顯示,6月以來的40天,P2P網貸新增問題平臺133家,“暴雷潮”愈演愈烈,整個行業出現重大危機。有些人自認為很“聰明”,藉助目前的形勢,有組織的在一些比較小的平臺持續批量借錢。甚至直接散佈哪個平臺即將跑路的假消息,慫恿一部分人趕緊去贖回自己的錢,造成擠兌,目的是加劇平臺的倒閉,從而形成呆賬,廢賬。

如何看待一些人趁p2p行業倒閉潮瘋狂借款

如何看待一些人趁p2p行業倒閉潮瘋狂借款

在目前混亂的情況下,不得不說一部分人的確很“聰明”膽子也很大。一旦平臺倒閉,各大平臺人去樓空,單靠平臺是沒有能力去追繳剩下的資金的。正是這種邏輯促使一些人集團有組織的借款,製造謠言讓平臺倒閉,但事實上不是像那些“聰明”想的那樣的。

一,如果平臺是合法合規做p2p是很難出現倒閉的這種現象的。我在之前的文章就講過,真正的p2p平臺只是起到一箇中介的作用,平臺將每一筆投資都小額分散匹配到不同的借款人手上,所以也能夠起到將違約風險分散掉,減少違約事件給投資者帶來的損失。就算整個經濟大幅下行,一些小的平臺會出現倒閉,但每一筆款放出去都是有借款協議的。像這類真平臺剩餘貸款可能就會轉移到一些大的平臺上,所以剩餘借款清算時,所有借款都是有據可查的,企圖靠一波p2p行業雷潮發財,甩掉債務的是不現實的。

二,如果是有違規經營的平臺,這類平臺就很容易發生倒閉,這兩個月出問題的大部分都是這種平臺。那麼借款人是這種平臺就萬事大吉了呢?像這類假平臺倒閉就由經偵部門直接介入,你的借款同樣跑不了。

三,近日,中國互金協會針對近期一些地區網貸行業出現的項目逾期增加、平臺退出增多、部分借款人惡意逃廢等現象,呼籲加強社會城信文化建設,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大打擊惡意逃廢債等行為,維護規範合同的存續效力。同時,進一步發揮司法協作、資金存管、信息披露、信用信息共享等基礎設施手段作用,形成失信聯合懲戒。

可見通過平臺倒閉來甩掉債務甚至發財的行為已經引起監管層的高度關注,後續將網貸納入徵信體系將是大概率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