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視科技5000萬融資後 我們和董事長姜湧聊了聊

【文/廖文清】人工智能風口來臨的時候,大部分的人才都往互聯網行業湧去,然而也有一批人選擇了另外一條道路,一頭扎進了工廠,沉下心來做實體經濟,姜湧就是其中一個。

他認為人少的路也意味著更大的機會,雖然也許和他同一批出來的同學在BAT已經拿著體面的工資,每天遊走在高級寫字樓,有著非常風光的社會地位。

近期,姜湧和同學魏斌創辦的高視科技完成了5000萬元的A+輪融資,這家於2015年成立的機器視覺企業在短短的三年時間內已經獲得了兩輪融資,其實力不容小覷。

據姜湧介紹,高視科技現擁有11位博士組成的核心技術團隊,團隊成員畢業於清華、南航、廈大、中科院等高校,擁有三星、佳能、Google、微軟、TCL等企業工作經歷;已在北京、深圳、南京、蘇州、武漢、美國聖何塞等地建立子公司、分支研發及銷售機構,終端客戶已包括華星光電、京東方、小米、華為、天馬集團等國內一線廠商。

先見

從日本佳能中國研發中心從業十年後,姜湧就和其大學同學魏斌創辦了高視科技,在機器視覺還沒有像現在一樣被大眾熟知的時候,他們就已經預想到了未來這個市場的可能性。

“人工智能在學術界確實做出了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但是真正落地到商用場景中還需要一些過程,主要還是成本降不下來,效率跟不上,精度也不行。”姜湧說,“好在高視科技還算比較幸運,目前在工業領域的落地成效顯著,預計今年的營業額可以突破一個億。

為什麼選擇工業領域落地?姜湧說除了因為之前在佳能工作過,需要遵守從業條款之外,其實更多的是看重這個市場未來的發展前景。

相比較歐美等發達國家,中國的工業比較落後,而中國的機器視覺應用還停留在2000年左右的水準,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並沒有在這個領域得到很好地應用,姜湧萌發了將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等先進技術應用到中國相對落後的工業中去的想法。

政策也給了姜湧很大的信心,中國這兩年在大力發展工業、實體經濟,政府也提出來用機器換人的政策,在這種背景下,高視科技的使命即為“為機器安裝上‘眼睛’和‘大腦’。”安裝上“眼睛”需要機器視覺,安裝上“大腦”,需要“人工智能”。

“其實機器視覺的工業場景雖然不像消費級那樣被大家熟知,但是正因為知道得少,研究的人也沒有那麼多,機會反而更大。”姜湧說。

底氣

依託團隊領先的技術,高視科技在工業領域的應用的案例幾乎都是首創,國內甚至國際上都沒有。姜湧說:“我們聚焦於去做一些市場很大,推廣力很強,技術門檻很高,行業空白的事情。”

事實上,在工業領域,有80%以上的自動化企業都是購買國外的機器視覺設備和庫做二次開發,這樣的庫確實能夠解決很多標準化的問題,然而高視科技要做的正是這些庫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們所有的代碼,從上層的界面到驅動,再到底層的算法,都是自己寫的。”姜湧進一步指出,“正因為是自己寫的,因此客戶要求改進的時候,高視科技可以快速反應,及時跟進。”

跟傳統的圖像處理方式不同的是,高視科技通過仿生技術和深度學習等先進技術直接切入市場,目前來看效果可圈可點。姜湧表示,高視科技的技術從先進性和產品轉化能力上,較領先於行業內的其他廠商。

此外,數據帶來的壁壘也是高視科技能夠在市場上站穩腳跟的關鍵。

“我們用的方案都是屬於機器學習範疇,機器學習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數據驅動,也就是說見過的數據越多,效果就會越好,這是不停迭代的過程,而大數據也成為我們的技術壁壘。”

正因為高視科技做的項目都是業界沒有的,但需求量很大,因此在前期可以導入到業界的一些大公司,從而為高視科技提供大量的數據和設備環境,助推產品的研發。產品進行大量推廣之後,更大的數據庫得以建立,進一步推進設備的改進,這是一個正向循環的過程。通過大客戶的示範效應,產品的推廣也更加快速。

單單拿工業產品的質量檢測來說,其空間及已經非常巨大。而在檢測之外,高視科技還在機器視覺識別、測量、定位都有應用人工智能和機器視覺技術。據姜湧透露,高視科技另外一個分公司正在研發3D視覺測量技術。

在很多工業產品中,質檢都是全檢,也就是說每一個產品都要進行檢查。就比如手機屏幕,中國每年要生產21億塊手機屏,每一個都要檢,並且每個屏幕要通過8道檢測,因為難度很大,目前都是要靠人工進行檢測,每年在檢測上的人就需要大概30-40萬。

目前,高視科技主要專注於3C領域進行機器視覺的落地,但姜湧也表示未來不排除進入物流分揀領域的可能。

思考

總體來看,機器視覺以及人工智能技術在工業領域的落地還很艱難。在姜湧看來,主要還是因為學術界的人只是關注算法的精度和領先性,而忽略了設備的其它四個問題:成本、效率、穩定性和通用性。“其實企業上一個設備,首先考慮的並不是它的精度,而是它的成本,成本降低到一定的程度,客戶願意買,機器可以用,這個才是關鍵。”

事實上,在產線應用中,效率也就是速度比精度還要重要,它決定了這個設備能否導入產線中。因為生產線都是流水作業,如果產品在前端的生產節拍是3.5秒,後面的質檢設備達不到這個速度,這個設備在產線上就沒有應用的意義。

此外,設備的穩定性和通用性也很重要,只有同時兼顧成本、效率、精度、穩定性、通用性五個要素,才能實現產品真正地落地。

在姜湧看來,3C行業產品更新換代快對於自動化企業來說不但不是一件壞事,反而是一件好事。正因為產品更新換代快,設備的迭代速度也會更快,在培養了客戶的使用習慣之後,在客戶能夠接受的時間內更換新的設備未來會成為客戶自覺的行為。

在提供設備產品的同時,如何管理已經在產線上使用的設備也是高視科技目前研發的重點,因為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數據能夠指導整個工廠的生產。

不管是德國工業4.0還是中國製造2025,實際上都是“互聯網+”的概念,因此設備與設備之間要實現互聯互通,相互合作,這是未來的趨勢。

為了增加設備的附加值,高視科技通過打造虛擬化工廠的方式,通過設備的數據指導客戶更好地生產。“作為檢測設備,並不是被動地接受不良品並呈現給客戶,而是要通過這些數據為客戶分析生產的問題出現在什麼地方,指導他們進行改進,從而減少不良品率,這才是客戶更願意看到的,也是高視科技現在正在做的事情。”姜湧如是說。

值得一提的是,高視科技花了一年半的時間成功研發了業界第一臺新能源領域的檢測設備,這個產品剛剛問世,三星、小米、華為、LG等都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姜湧表示,除了3C領域,新能源領域也是高視未來需要攻破的領域。

“我們公司致力於成為振興民族工業的參與者,而不是一個跟隨者,而且我們會專注於人工智能和機器視覺在工業領域的落地,專注於別人不能做的事情,短期的目標就是成為在工業領域受人尊敬的企業,讓合作伙伴尊敬,讓客戶尊敬,讓競爭對手尊敬。”對於未來的願景,姜湧這樣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