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模仿卻從未超越!迪士尼樂園如何成行業標杆的?

提到旅遊IP,我們就不得不說說我們一直在模仿卻從未超越的行業標杆,那就是迪士尼。

大家想到迪士尼,其實都是因為童年有個米老鼠和唐老鴨的夢想,起碼我四十多歲了,米老鼠和唐老鴨依然是我非常好的童年夢想,所以米老鼠和唐老鴨這些迪士尼形象在我心中也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地位。後來,我去了東京迪士尼以後,我對迪士尼又有了全新的認知,不光是對米老鼠和唐老鴨這個IP形象的人事,還包括對整個樂園運行服務體系、相應標準等,我認為這也是我們確實要努力的方向。

一直被模仿卻從未超越!迪士尼樂園如何成行業標杆的?

迪士尼樂園

眾所周知,迪士尼的門票收入並不是樂園收入的主要部分,迪士尼門票收入佔據樂園總收入40%左右,其他的收入主要來自二次消費收入,包括商品、餐飲等。而國內大部分樂園的門票收入佔主要部分,佔比高達70%左右,所以這是我們目前急需改變的狀況。

合肥萬達樂園去年的營收是30多億元,但其中二次消費收入佔營收總收入的比例只有20%多。所以二次消費一直是我們努力提升的方向,萬達集團領導也非常關注二消,我們想盡各種辦法來提升二銷水平。但是由於IP產品的缺失,我們不得不更多地使用互動遊戲來提升二消比例。但與此同時,遊客最後發現花了200多元門票進入樂園後,發現樂園內有很多單獨收費的互動遊戲,比如射箭、嘉年華等,最終會導致遊客的體驗感下降。我們一直在講要提升服務品質,提升遊客的認同感,但卻不得不通過這些手段提升二消,歸根到底還是我們的IP認知度不足。

一直被模仿卻從未超越!迪士尼樂園如何成行業標杆的?

合肥萬達樂園

上海迪士尼開業以後取得非常好的成績,其單一樂園的營業收入讓國內其它樂園歎為觀止。上海迪士尼不僅高票價,而且還高消費,門票、餐飲和商品的消費,不少遊客消費超千元。但是很多遊客還是樂此不疲地區購買商品,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迪士尼的IP文化深入人心。

一直被模仿卻從未超越!迪士尼樂園如何成行業標杆的?

上海迪士尼樂園

迪士尼消費品的四大核心品牌,分別是迪士尼、皮克斯、漫威、星球大戰,迪士尼不少品牌還是近幾年陸續收購的美國動畫製作公司。其中,星球大戰是隨著每一部電影的上映,也快速成為一個IP授權的熱點,並且他們也打造了度假授權商品體系,即用銷售模式來抓住樂園的銷售商機。全球最大的授權方迪士尼旗下擁有11個超過10億美元的任務,包括非常紅火的“愛麗絲夢遊仙境”“海底總動員”“美國隊長”等,這些形象也徹底改變了迪士尼原先對兒童和女性的定位。迪士尼的商業模式就是創造一部電影后,選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角色進行衍生產品開發,包括玩具、服飾、食品、電子產品、汽車等,迪士尼內部有著一套虛擬人物管理體系,將不同角色劃分不同的消費品市場。

迪士尼集團的業務是全覆蓋的,有著金剛狼、綠巨人、美國隊長、鋼鐵俠的漫威,主打成年男性市場;公主系列的則覆蓋同年女孩人群市場,迪士尼依靠不菲的授權費用來獲取絕大收益。迪士尼具體的授權模式,就是迪士尼向合作方收取費用,合作方分別負責設計生產商品,鋪設零售店的管理運營等,那這其中就涉及到收益的分成。消費品業務一直是迪士尼中國區最主要的收益來源,迪士尼幾個樂園的收入不是其主要的生意來源。

一直被模仿卻從未超越!迪士尼樂園如何成行業標杆的?

一件普通衣服,一旦被打上迪士尼知名形象後,售價往往會比同類商品售價高3-5倍,這個我是感同身受的。2007年,我在東京迪士尼給家人買一條很普通的圍巾,這條圍巾在國內的價格不會超過150元,但是在迪士尼的這條圍巾價格要500多元。實際上,我當時主要是看上了衣服上印的米奇形象,這就是IP賦予產品的強大附加值。人們一旦內心認同這些人物和文化以後,他們自然願意高價購買這些產品。

據數據統計,迪士尼產品有1.8億小時在中國市場,比如迪士尼微信表情包下載將達到1.5億次,迪士尼英語的學習時間超過300萬小時,迪士尼消費品在中國市場礦業銷售38件/秒,迪士尼書籍和雜誌在中國的銷量1500萬字。過去,迪士尼消費品購買者以小孩喝女性為主,但是現在迪士尼收購了漫威和盧卡斯以後,美國隊長、綠巨人、星球大戰、鋼鐵俠等人物形象也使得迪士尼的消費顧客比例發生變化,成年男性的消費能力更強。

(此文為合肥萬達樂園前負責人、北京復華置地集團長春復華未來世界項目主題娛樂公司總經理趙鵬輝在中國遊樂精英大講壇主講內容,遊樂快報記者歐陽明威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