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山:油菜花開瀑布旁,泉州美麗後花園

又到花開季節,洛江區虹山鄉的油菜花開正豔,這些個週末,從周邊各地到虹山賞花的人絡繹不絕。以下圖片均為

筆者早幾年所拍,要想看到最新的美景,還需身臨其境。

虹山鄉,屬洛江區,離泉州市區55公里,地處海拔600米的山上,氣溫常年比市區低4-5度,溼度較市區高。虹山有個瀑布,也就叫虹山瀑布,筆者早在羅溪鎮上班的時候,只要有朋友同學來便會騎著摩托車帶他們去看瀑布,羅溪離虹山僅7公里。

虹山鄉面積較小,人口僅1萬左右,以前曾隸屬於羅溪鎮,雖然離市區近,但藏在深山人未識,雖有虹山瀑布,雖有古代著名的方誌史學家何喬遠遊歷到此為瀑布寫下的詩句“紅日照天地,飛雪白紛紛;道者偶來此,雷霆殊不驚”,筆者還是覺得虹山鄉的旅遊資源還沒有得到充分的挖掘,應該可以打造成泉州很好的後花園。

包括虹山瀑布,泉州有兩個具名瀑布。另一個是位於德化縣水口鎮的岱仙瀑布,但離市區150公里,有點遠;虹山瀑布雖比岱仙瀑布小些,可是離市區近,落差也有將近100米,瀑布口有參天古樹林蔭小道,是一個健康漫步的好地方。遊覽虹山瀑布的路線是從瀑布上端往瀑布底走,聽著瀑布水聲一路往下,走到峽谷底處一抬頭,整個瀑布就猶如一抱琴少女就展現在眼前。瀑布水沿著峽谷穿過怪石一直流到羅溪鎮的廣橋村,目前溪流邊還無路可走,筆者覺得完全可以在峽谷一側修一條棧道直通廣橋,拓展瀑布景區的遊覽範圍,豐富遊覽內容。看完瀑布往回走則是一路往上的臺階,需要費點氣力,讓身體走出汗來也是個健身的好辦法。

虹山:油菜花開瀑布旁,泉州美麗後花園

虹山:油菜花開瀑布旁,泉州美麗後花園

虹山:油菜花開瀑布旁,泉州美麗後花園

虹山:油菜花開瀑布旁,泉州美麗後花園

虹山:油菜花開瀑布旁,泉州美麗後花園

虹山鄉還保存有大量的閩南特色紅磚古厝,它們散落在山腳田間,與稻穀、紅薯等農作物相互輝映,是一幅幅濃郁的鄉村畫卷。位於蘇山村的彭棠古民居是一座百餘年的閩南古大厝,彭棠是從虹山走出去的一位民國將領,官至團長,1945年54歲時死於對手的暗殺。古民居是他生前的居所,保存比較完整,車剛進入虹山鄉往右看看到座落於梯田上山林下的一排排紅磚古建築便是,被當地人稱為虹山的“小皇宮”。虹山鄉獨自座落於山上,猶如世外桃源,生活寂靜安寧,田間雅趣加上古厝桃梨,是一個藝術寫生的好地方。

虹山:油菜花開瀑布旁,泉州美麗後花園

虹山:油菜花開瀑布旁,泉州美麗後花園

虹山:油菜花開瀑布旁,泉州美麗後花園

虹山鄉為外人所知的還有紅心地瓜(閩南將紅薯稱為地瓜),由於地勢跟氣候的因素,這裡的紅薯因為比較甜而受到大家的親睞。但也並不是這裡的紅薯就是最好的,是因為現代人都鍾情於原生態的自然生長的健康食品,對催熟的添加化學生長劑的反季節的用商業模式來培育的蔬菜都心存顧慮,土的自然的都大受歡迎。

虹山:油菜花開瀑布旁,泉州美麗後花園

虹山:油菜花開瀑布旁,泉州美麗後花園

虹山:油菜花開瀑布旁,泉州美麗後花園

近年來,虹山鄉村民開始在瀑布的水源——漈溪兩岸的田地全部種上了油菜花,足有幾百畝,鄉政府也在彎曲的漈溪兩邊修建了淺色欄杆和石板路,幾座拱橋連接兩岸的油菜花地,花地兩側都是村莊,紅磚黑瓦飛簷挑壁的閩南古厝與金黃色的油菜花相互映襯,美不勝收,偶有村民或挑著擔子扛著犁頭、或牽著牛羊趕著雞鴨、或騎著摩托車自行車往田中經過,一番田園情趣收入眼中,這對於整天生活於城市高樓之間擔心著霧霾尾氣的人們來說,是何等的愜意。從農村走到城市生活的成年人去到這裡看到的是一幅幅兒時的景象,這是一種懷舊;整天被人接送上下學週末都淹沒於各類興趣班的小孩子來到這裡,是放歸自然還原天性。看著一群群小孩興奮地在菜花地裡奔跑著,作為攝影人的筆者將他們天真爛漫幸福的影子記錄下來,藉此將花香飄散開去。

虹山:油菜花開瀑布旁,泉州美麗後花園

虹山:油菜花開瀑布旁,泉州美麗後花園

虹山:油菜花開瀑布旁,泉州美麗後花園

虹山:油菜花開瀑布旁,泉州美麗後花園

虹山:油菜花開瀑布旁,泉州美麗後花園

虹山:油菜花開瀑布旁,泉州美麗後花園

虹山:油菜花開瀑布旁,泉州美麗後花園

虹山:油菜花開瀑布旁,泉州美麗後花園

虹山:油菜花開瀑布旁,泉州美麗後花園

虹山:油菜花開瀑布旁,泉州美麗後花園

虹山:油菜花開瀑布旁,泉州美麗後花園

虹山:油菜花開瀑布旁,泉州美麗後花園

虹山:油菜花開瀑布旁,泉州美麗後花園

在瀑布頂端旁,鄉政府修建了幾座房子作為藝術創作基地,泉州市攝影家協會創作基地、泉州市美術家協會創作基地、泉州師院美術學院創作寫生基地都在這裡掛牌,基地有提供餐飲住宿等配套,為藝術家及學生們採風寫生提供方便,也將會吸引更多的人來到這裡採風休閒。

虹山:油菜花開瀑布旁,泉州美麗後花園

虹山:油菜花開瀑布旁,泉州美麗後花園

虹山有瀑布,有閩南古民居,還有古山寨,有小土樓,有茶園,加上油菜花等,其實虹山鄉的旅遊開發潛力還是挺大的,筆者覺得虹山鄉當地應該很好的挖掘利用好這些資源,讓虹山早日家喻戶曉,真正成為泉州市區的後花園。虹山油菜花有村落與民居的映襯,生活氣息濃厚,更多了些藝術情調。虹山瀑布就在油菜花地旁,這其實是虹山旅遊資源的最大優點。

油菜花本身並不能直接給種戶產出多少價值,但油菜花的種植時間正是水稻田的荒季,不影響原本水稻的種植,只是要農戶肯多花些時間栽種而已,這是可行的。欣慰的是筆者採風時與村民聊天中得知他們還是挺樂意種植油菜花的,雖然不能直接增加收入,但油菜籽榨出來的菜油可是上品,用菜油炒菜對胃很好,他們說菜油都留著自家用。村民的理解與支持是油菜花觀賞季的可持續性發展的基礎,當然光有油菜花還遠遠不夠,在沒有油菜花的季節還需有其他的可觀賞性的東西來支撐,還需要有交通休閒餐飲娛樂住宿等配套設施的完善,以及全鄉上下所有人的觀念與傳播行動統一的支撐,共同將虹山真正打造成泉州後花園、短途旅遊休閒勝地。

旅遊交通Tips:

1、虹山鄉屬於泉州市洛江區,離市區55公里,經馬甲、羅溪後往虹山方向有約7公里的上山柏油公路;

2、虹山瀑布及油菜花地就在虹山村,鄉政府所在地,經鄉政府後50米往右便有一條通往油菜花地的水泥路,車可以經油菜花地直達瀑布上方;

3、到達油菜花地的水泥路面比較窄,賞花旺季車可停鄉道上步行進去。

(圖文作者:泉州市攝影家協會秘書長 泉州市作家協會會員 李友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