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M宏觀」二季度GDP預期小幅回落 下半年中國經濟依然向好

SMM7月17日訊:7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佈2018年上半年中國經濟運行數據,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41896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8%。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8%,二季度增長6.7%,連續12個季度保持在6.7%-6.9%的區間。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2087億元,同比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169299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227576億元,增長7.6%。

在發佈中國數據的當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在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答記者問上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運行的主要指標總體比較平穩,中美貿易摩擦對經濟的影響比較有限,下半年的中國經濟依然看好。

「SMM宏觀」二季度GDP預期小幅回落 下半年中國經濟依然向好

在統計局公佈二季度GDP之前,多級機構對於此項數據也作出預測,他們認為上半年經濟增長較一季度或現小幅回落,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為6.7%左右,16日的相關統計數據符合預期。

「SMM宏觀」二季度GDP預期小幅回落 下半年中國經濟依然向好

「SMM宏觀」二季度GDP預期小幅回落 下半年中國經濟依然向好

2018年的上半年經濟走勢並不 太 安定,國際方面,中美貿易戰的逐步升級,歐洲分分合合的動盪局勢,國內方面,金融去槓桿,重拳環保推進下的環境治理, 這些都使得市場對於經濟的預期稍顯不樂觀的心態。對於中國國家統計局週一發佈的數據,瑞士寶盛集團的大宗商品分析師Carsten Menke表示,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顯示經濟總體穩定,但反映出“舊經濟”或基礎設施領域存在一些疲弱。

對於中國下半年經濟的狀況如今以及成為整個市場的焦點,不少業內人士預計中國未來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雖然經濟大幅下落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下行趨勢已經基本確定,加之中美貿易戰和社融大幅收縮,下半年出口和投資不容樂觀。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在“中國宏觀經濟論壇(中期)”上發言表示,中國經濟不像需求端所反映的那麼疲軟,也不像現在很多中小企業和一些市場人士所講的那麼糟糕,無論是從服務消費還是從出口來看,中國經濟依然增長強勁。之所以投資有所下降主要是因為政府減少了基建投資和擠水分。至於消費需求低迷的觀點,他認為,社會消費零售總額增速已經不能代表中國消費的變化狀況,消費品零售總額主要反映的是實物商品,是實體性看得見、摸得著的商品銷售。但是第三產業這一大類,特別是服務業沒有反映在這個參數裡。

關於中國出口,劉元春表示,按照人民幣計價,今年1-5月份出口增長速度是5.5%,比去年同期回落了8.2個百分點,但是如果按照美元計價,1到5月份出口增長是13.3%,比去年同期高6.2個百分點,按美元計價,中國出口依然強勁。中國的出口跟全球的需求有關係,與中美貿易摩擦所涉及的500億美金實際上沒多少關係。

「SMM宏觀」二季度GDP預期小幅回落 下半年中國經濟依然向好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盛來運在16日晚接受央視財經採訪時表示,我們中國的市場空間非常大,我們最大優勢和潛力是市場空間廣闊,消費潛力大,迴旋餘地大,所以我們可以用時間換空間,最終贏得中美貿易爭端的勝利。

他認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下半年中國經濟還會繼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穩中提質的這個態勢。主要支撐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條件和潛力還是比較多,努力的條件還是比較多,最大的有利條件是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態勢良好,經濟運行穩定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在不斷增強。同時,需求的結構也在不斷升級,消費對經濟穩定運行支撐作用明顯增強,上半年一個數據是三大需求中最終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8.5%,比去年提升了14個百分點。這兩個方面就決定了

中國經濟運行的穩定性、協調性在增強,中國經濟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一個最大的底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