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爆雷平台深度分析:別慌 P2P風險被誇大了!

在剛剛過去的6月,特別是端午節之後,高返平臺唐小僧、聯壁金融等接連出現問題,行業出現“爆雷潮”,不少投資人處於“恐慌”情緒之中。

據網貸之家不完全統計,6月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為80家,其中問題平臺63家。目前不少媒體及投資人僅從P2P網貸問題平臺數量這個單一維度情況,就對整個P2P網貸行業給予負面的評價,導致行業恐慌情緒持續蔓延,這是極為不妥當的。本文將對停業及問題平臺具體分析。

一、停業及問題平臺整體情況

1.近年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情況

據網貸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2018年1-6月停業及問題平臺共有323家,同比減少了46家,相比2016年同期(899家)大幅減少576家,從近年停業及問題平臺數走勢,可以看出自2017年後停業及問題平臺明顯減少,整體呈逐年下降趨勢,這也說明行業正朝著良性的方向發展。

6月爆雷平臺深度分析:別慌 P2P風險被誇大了!

從近年問題平臺走勢來看,2018年6月問題平臺數達到63家,這是近一年單月問題平臺爆發的最高峰,但這絕不是歷史單月問題平臺的最高峰,歷史上單月問題平臺的最高峰是出現在2015年6月,單月問題平臺超100家,達到114家,當時出現這一現象也是與當時正值年中資金緊張、股市暴跌造成一定抽資有所關聯。

6月爆雷平臺深度分析:別慌 P2P風險被誇大了!

2.停業及問題平臺佔比情況

從近一年停業及問題平臺佔比來看,單月停業及轉型平臺佔當月停業及問題平臺總數的比例多在50%以上,僅2017年9月、10月、12月以及2018年6月停業及轉型平臺佔當月停業及問題平臺總數的比例低於50%,特別是2018年6月停業及轉型平臺佔比僅為21.25%,創近一年最低點,提現困難佔比達到75%,創近一年新高。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在近期金融監管趨嚴、網貸備案延期、股市大跌以及目前整個市場資金流動性緊張的大環境下,平臺的運營成本和合規成本不斷增加,借款人逾期率上升,導致不合規、經營不善的平臺不斷出現“爆雷”情況。

6月爆雷平臺深度分析:別慌 P2P風險被誇大了!

3.行業集中度高,問題平臺涉及投資人數和貸款餘額的比例不大

據網貸之家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8年6月底,貸款餘額前100的平臺累計貸款餘額佔整個行業的比例約為70%,2018年6月成交量排名前100的的平臺累計成交金額佔整個行業的比例更是達到75%,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目前行業集中度仍較高。

另據網貸之家統計,截至2018年6月底,問題平臺歷史累計涉及的投資人數約為69.9萬人(不考慮去重情況),佔總投資人數的比例約為3.9%,涉及貸款餘額約為417.5億元,佔2018年6月底行業貸款餘額的比例約為3.2%。從以上兩組數據可以看出,雖然問題平臺數量不少,但從平臺待收規模看大部分為小平臺,因此這些問題平臺對整個行業的影響更多是情緒上的,實質的影響並不算大。

而近期出現的一些問題平臺,比如日化平臺、線下理財、私募機構等,實際上並非P2P。

6月爆雷平臺深度分析:別慌 P2P風險被誇大了!

二、6月停業及問題平臺具體分析

1.停業及問題平臺地域分佈

據網貸之家不完全統計,6月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為80家,其中問題平臺63家(提現困難60家、跑路3家)、停業轉型17家。從地域分佈來看,這些平臺主要分佈在全國15個省市,浙江省6月出現的停業及問題平臺最多,有22家,其中問題平臺有17家;其次是上海,6月共有21家停業及問題平臺,其中問題平臺19家,位居當月問題平臺數榜首;北京和廣東6月停業及問題平臺均有10家,其中問題平臺各有9家,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6月停業及問題平臺主要集中在北上廣浙四地,主要是因為這些地區網貸平臺數量較多。

6月爆雷平臺深度分析:別慌 P2P風險被誇大了!

2.近一半停業及問題平臺是在824後上線

據網貸之家統計,從這80家停業及問題平臺上線時間來看,有64家平臺是在2015年後上線運營,佔6月停業及問題平臺總數的80%,其中2017年上線運營的停業及問題平臺最多,有28家,佔6月停業及問題平臺總數的35%;其次是2015年上線的平臺,有19家;2018年上線的平臺也有8家宣佈停業或出現問題。

另據網貸之家統計,2016年8月24日後上線的平臺有37家宣佈停業或出現問題,佔6月停業及問題平臺總數的46.25%,而在此前出臺的57文已明確指出對於2016年8月24日後新設立的網貸機構或新從事網絡借貸業務的網貸機構,在本次網貸風險專項整治期間,原則上不予備案登記,所以此類平臺出現問題的概率也會相對高一點。

6月爆雷平臺深度分析:別慌 P2P風險被誇大了!

3.停業及問題平臺多為民營系

據不完全統計,這80家停業及問題平臺中有70家為民營系平臺,佔比達到87.5%;有9家停業及問題平臺為國資系平臺,其中有4家為國資控股平臺;另有1家上市系參股平臺出現提現困難,佔總數的1.25%。從數據上可以看出,停業及問題平臺仍以民營草根平臺為主,主要是因為這些平臺實力較弱,運營能力不足,在運營成本和合規成本不斷上升的情況下無法繼續運營而慘遭“淘汰”,當然其中也有部分平臺上線不到2個月就出現問題,這類平臺屬於純惡意詐騙平臺。

但以上數據也並不能說明有背景的平臺就一定安全,從數據可以看出,6月仍有10家非草根系平臺出現問題,目前行業中存在平臺為吸引投資人目光,以較低估值出讓部分股份,甚至免費贈送從而換取與國有企業或者上市公司的合作。另外,也存在部分平臺雖然宣傳是上市系,但其上市公司股東實質上為“ST股”,存在著股東大比例股權質押甚至爆倉、經營不善等的情形,如錢滿倉股東*ST天馬股份實控人徐茂棟質押的股票早已爆倉,因此投資者也不能盲目崇拜派系平臺,對於平臺的股東背景實力更需要充分了解,特別是對於頻出問題的國資系平臺保持警惕,如6月“和平系”和“中房系”平臺又各有兩家出現問題。

6月爆雷平臺深度分析:別慌 P2P風險被誇大了!

4.80%以上停業及問題平臺未上銀行存管 合規進度慢

據網貸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在6月出現停業及問題平臺中,83.75%的平臺未上線銀行存管系統,合規進度慢,並且不少平臺信披狀況普遍較差,特別是項目信息披露極差,無法獲取底層資產情況,如唐小僧。所以投資人在目前的時點下對於透明度差,無法獲取底層資產的關鍵信息、合規進度極其緩慢的平臺應保持警惕。當然上線銀行存管的平臺也並非一定安全,銀行存管的作用僅僅是隔離資金,有效地避免平臺直接觸碰資金和杜絕資金池的可能性,從數據也可以看出,6月有13家停業及問題平臺已上線銀行存管系統,佔6月停業及問題平臺總數的16.25%,其中有3家平臺實行第三方支付系統與銀行存管系統並存模式,所以投資人需認清銀行存管的本質,不要盲目信奉銀行存管,也要識別“雙系統”。

6月爆雷平臺深度分析:別慌 P2P風險被誇大了!

5.高返及線下理財平臺頻出問題 需謹慎對待此類平臺

據網貸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2018年6月共有63家問題平臺,這是近一年首次出現單月如此大規模問題平臺爆發,但其實近期出現的問題平臺中有不少為高返平臺和具有線下理財業務的平臺,如唐小僧、聯璧金融、鹽商集團等。據不完全統計,這63家問題平臺中至少3家有線下理財公司,線下理財公司業務隱蔽性較強、信息高度不透明、資金流向不明,很難進行有效監管,如唐小僧母公司資邦金服旗下的資邦財富分支機構高達41家。

通過各類資料統計,發現這63家問題平臺中至少有36家存在高返的情況,也就是俗稱的“網貸羊毛”,其中不少平臺的年化收益率超50%,由於資料獲取有限,預計實際數據超過45家。“羊毛”實際是網貸平臺推廣運營的一種返利手段,幾乎遍佈各大互聯網公司。以網貸平臺為例,P2P網貸平臺為了獲取新客,會通過返利的方式來快速吸引投資人,以匹配資產提升人氣。但如果平臺長期採用高返活動來提升平臺人氣,則說明平臺運營其實已很不健康,需要依靠羊毛黨支撐,長久以往,平臺很難承受如此高額的成本,資金鍊斷裂是必然事件,甚至有些平臺其實就是龐氏,以高收益吸引投資人入局,一旦投資人不進行投資或撤資,必然會導致平臺資金鍊斷裂。綜上所述,投資人在目前的時點下需要對於長期高返以及有線下理財的公司提高警惕。

6月爆雷平臺深度分析:別慌 P2P風險被誇大了!

三、總結

在目前整個社會宏觀經濟不景氣、借款人逾期率上升、網貸備案延期、股市大跌以及整個市場資金流動性緊張的大環境下,6月問題平臺數量激增,導致行業一片恐慌,但其實這些問題平臺多為民營系高返或線下理財平臺,並且多數未上線銀行存管、信息披露差、合規進度十分緩慢,並且行業中仍有部分平臺以活期、靈活退出、超短期等為宣傳點吸引投資人,一旦投資人集中贖回是很容易造成兌付困難。其實這些問題平臺的暴露也是行業優勝劣汰的結果,並且這些問題平臺從待收規模看大部分為小平臺,對行業的實質的影響並不算大,投資人需理性面對,不必過度驚慌。

目前行業確實有著不少害群之馬,他們打著P2P網貸之名,幹著非法集資詐騙的勾當,更有不少通過P2P網貸平臺進行自融,損害了投資人的利益,所以投資人在當下投資時需時刻樹立風險意識,對承諾高額收益,透明度差,無法獲取底層資產的關鍵信息的平臺應保持高度警惕,不要被高收益矇住雙眼,並應及時關注平臺的輿情信息,可選擇透明度高、合規性高的平臺進行投資。近期投資關注的重點應該是平臺的資金流動性、股東變更、合規性、資產質量、輿情消息等,投資人可從第三方平臺的論壇、QQ群獲得更多的消息,投資人面對其中蘊含負面消息,特別是被媒體反覆預警的平臺可以先退出觀望。另外投資者在踩雷時,更需要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應當在第一時間內收集證據、保存證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