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虹識科技獲1.2億A+輪融資征戰生物識別,虹膜技術拐點已現?

獨家:虹識科技獲1.2億A+輪融資征戰生物識別,虹膜技術拐點已現?

文| 虎投財經記者 吳明 郭思彤

受訪者:虹識科技

快公司關鍵詞:生物識別、虹膜技術

所屬行業:高新技術企業

公司亮點:人工智能的生物識別技術、信息電子的集成電路芯片技術

融資:A+輪1.2億

“一個尚在培育期的市場緣何頻頻獲得風投的關注?”“虹識科技的核心優勢究竟在哪裡?”作為虹膜技術的領頭羊,武漢虹識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虹識科技”)近日完成總額為1.2億人民幣A+輪融資的消息傳開後,在業內掀起了千層浪。作為在生物識別細分領域融資額度最大的高科技企業之一,虹識科技CEO易開軍於7月13日上午在接受虎投財經獨家專訪時,首次就公司的現狀、未來以及產業發展和融資歷程與記者進行了近一個多小時的深度交談。

獨家:虹識科技獲1.2億A+輪融資征戰生物識別,虹膜技術拐點已現?

▲武漢虹識CEO易開軍

虹膜技術把夢想變為現實

只需一個“眼神”,你就可以解碼手機、購買商品、開門進屋甚至辦完登機手續,這樣的生活,聽起來是不是很炫酷?易開軍正在將這一夢想變為現實。

這位美國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電子工程系博士,曾任職飛利浦電子集團、美國通訊系統有限公司、新加坡科學院,併成功開發出DVD高速度光學讀取頭、藍光DVD數據刻錄機、基於網絡傳輸的緊急通訊系統和業界最小的人工神經元。2011年,他創立虹識科技,帶領團隊專注虹膜識別技術,研發出了一套高精度虹膜識別核心算法和全球領先的虹膜識別芯片技術。

易開軍告訴記者,虹識科技可以提供包括軟硬件技術設備在內的整套方案,在軟件算法和硬件光學鏡頭設備的研發上均有優勢。在軟件算法方面,虹識科技擁有較為先進的核心虹膜識別算法Phaselirs。其核心優勢在於將算法集成到了FPGA芯片中,形成了乾芯系列虹膜生物識別智能芯片。易開軍稱,之所以要將算法集成到芯片中,旨在減少傳輸過程所需的時間,提升數據處理效率。不過由於邊緣計算的存儲容量有限,乾芯系列芯片更多會應用於前端用戶數量少於1萬人的終端設備中;如果超過1萬人,則由虹識科技即將推出的雲計算坤芯系列芯片來處理。

另外在虹膜前端採集硬件設備方面,虹識科技自主研發了虹膜識別所需的各類相機,並可根據用戶的實際應用場景,設計用於移動終端的具有MIPI接口的微型相機,應用於門禁、閘道機等設備中的中型相機,以及用於遠距離虹膜採集的大型相機等。

易開軍表示,現在虹識科技主打一米內近距離的識別,並將其應用在了金融採集系統、海關採集系統、政府辦證系統上。未來也會開發3米之內的中距離識別方案,和5-10米的遠距離識別方案。

2020年總產值將達到35億美元

在盈利模式上,虹識科技可以提供硬算法IP授權、硬件及行業解決方案服務。今年的收入主要來自大訂單的硬件銷售。在市場推廣方面,虹識科技和數十家集成商、代理商達成了合作關係,幫助虹識技術迅速拓展市場。

易開軍稱,虹識科技的市場佔有優勢明顯。虹識科技是一家掌握自主虹膜識別核心算法、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公司。在全球來講,是唯一一個同時擁有軟核算法、硬核算法和集成電路芯片版圖的企業。這幾年來,虹識科技一直在著力於把這些算法商業化。其中,硬核變成集成電路芯片,產業化的問題正在迎刃而解。

根據美國智庫Acuity的預測,虹膜識別技術佔全球生物特徵識別的市場份額,將從2015年的7%提升至2020年的16%,2020年總產值將達到35億美元,對應複合年均增速為36.6%。

易開軍稱,這是虹膜識別的佔有,但虹膜識別帶來的工業體量遠遠不止這個數字。目前,虹膜識別擴展的領域比較多,教育、金融、公共安全、社保等,未來虹膜識別將運用的範圍會很廣,比如說,在大型的ATM機、鐘錶、手機、VR眼鏡裡面,以及各類設備的開啟。

以產品和服務贏得競爭

“儘管前景廣闊,虹膜識別跟同類型技術相比,市場應用比重還很小。比如,一個指紋膜鎖可能在1000塊錢,虹膜鎖那肯定賣2000-3000塊錢。指紋現在之所以還是佔據整個產業鏈,就是因為它便宜。” 與記者的交談中,易開軍反覆談到,尚處藍海的虹膜識別技術在國內依然還處於市場培育階段,但在未來幾年內卻是一個即將面臨行業洗牌和最具爆發力增長的產業。

記者瞭解到,虹識科技已擁有20項國家科研項目,80項知識產權,全球虹膜識別技術專利權排名全球第五。截止目前,虹識科技具備強大的設備研發能力和系統搭建能力,已著力於智慧公安、智慧城市、智慧教育、智慧金融等幾個領域,構建了數十個不同場景下的使用方案。

儘管如此,虹識科技卻還在培育市場,燒錢的階段。尤其是虹膜鎖的市場佔有率還非常小。

對此,易開軍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提高市場佔有率,需要的是時間和耐心。虹膜識別是人工智能的一部分,已經納入光谷的開發重點。現在虹識科技的重點是要把項目落地,把產品從性價比、穩定性、落地應用的跟實際應用有效地結合起來。

未來一定是寡頭格局

未來3-5年,虹識科技的戰略佈局重點是將芯片價格進一步降低、芯片性能進一步提升。具體包括四點:實現在公共安全領域、銀行金融安全領域、移動終端和自助終端上的應用。

比如:實現在戶籍管理,尤其是身份證上的應用,打通戶籍管理,保證社會公共安全和個人身份信息安全;在銀行金融系統普及,實現在移動支付方面的應用,打造無人銀行;設備終端也同樣重要,主要包括移動終端,如手機、平板和自助終端等。

獨家:虹識科技獲1.2億A+輪融資征戰生物識別,虹膜技術拐點已現?

▲虹膜身份採集認證軟件

獨家:虹識科技獲1.2億A+輪融資征戰生物識別,虹膜技術拐點已現?

▲社保身份認證

另外,虹膜識別技術還要走出國門,走向一帶一路國家。使業務不斷拓展,價格不斷下降,後端數據不斷增加,讓匿名越來越少,讓匿名帶來的風險越來越少。

談到整個行業的競爭格局,易開軍稱,除了虹識科技,國內目前還有多家知名算法廠商,包括聚虹光電、中科虹霸、釋碼大華、思源科安等。這個行業洗牌在加快,寡頭格局也在形成。

“整個行業現在處在一個拐點,這個點一旦突破,你根本連追都來不及。”他稱,新一輪的融資目前已經啟動。未來,虹識科技還計劃投資3-5個億來實現領先擴展技術的開發和更多的行業落地應用。在這個領域裡,誰佔地廣、落地快,誰就走的更遠。

▼對話▼

易開軍:對於爆發性產業,投資機構最缺乏的是耐心和勇氣

獨家:虹識科技獲1.2億A+輪融資征戰生物識別,虹膜技術拐點已現?

▲虎投財經與武漢虹識CEO易開軍交談中

虎投財經|虹識科技自創辦以來,吸引著風險投資的關注。這一次A+輪完成了,前後一共的融資多少資金?

易開軍:虹識科技前後一共完成了多輪融資:2013年8月,獲得100萬元天使投資,用於公司研發啟動資金;2015年2月,獲得來自武漢華匯創業投資基金的1000萬元Pre-A輪融資,用於公司研發、市場架構擴容和產品試產;2016年5月,獲得武漢光穀人才創新投資基金領投,武漢光谷成長創業投資等基金跟投的5000萬元A輪融資,用於下一代芯片研發生產、產品優化以及市場推廣;這一次是1.2億。前後大概1.8個億吧。事實上,這1.2個億在去年就已融資完成。

虎投財經|去年12月就已全部完成?

易開軍:是的。我們被評為“光谷十大融資企業之一”嘛,在這個行業裡,我們算融資最大的。只是媒體最近才開始宣傳。

虎投財經|這輪A+融資是由泓御資本領投,楓和創投等跟投。這兩家前後接洽了多長時間呢?您覺得雙方契合麼?

易開軍:大概是4-6個月。有一家是他們找的我們,有一家是我找他們。找的我們的是深圳的一家。2016年4月份的時候,他們通過媒體的一篇文章找到這邊。

挺契合的。深圳的楓和創投是做實業出生,當時他們是三個合夥人一起從深圳過來,大家一起聊了半個小時。對方在公司參觀了一遍,接著看了一遍技術演示,就當場拍板。第一筆投資是幾百萬,二十天內資金就到位了。

虎投財經|這麼快就拍板?當時是什麼感覺?

易開軍:對方很果斷。不像中部的很多投資機構都不敢冒險,要求很多。他們是想方設法來幫你,理解創業者的過程和思維,然後結合產業鏈條,幫你來完成夢想。

虎投財經|投資機構的核心思路都是要回報,中部投資機構和一線城市投資機構的本質區別在哪?

易開軍:中部的投資機構耐性不夠。事實上,投資機構一定要有耐性,尤其是對有重大爆發力的產業一定要有耐心。

中部很多創投機構要麼投了之後不管,要麼投了之後瞎管,要麼就是根本不敢冒險。深圳和上海的創投就不同,他們決策很快,敢冒這個險,尤其是對於三、五年就會爆發的產業,他們現場就敢拍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