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羣俠傳》廿二年來誰封俠

開放世界+自由組隊+國民級IP,放在任何一款遊戲之上,這都是3A級的頂配設置。而當玩家們津津樂道於《獵魔人3》的任務線如何精巧,抑或GTA的開放世界如何逼真,並感慨國產遊戲拍馬不及時,他們似乎早已遺忘,國人早在22年前便做出了一款開放世界遊戲,那便是智冠的《金庸群俠傳》。

無論從任何維度去審視,《金庸群俠傳》都是一款理念超前的遊戲。上世紀90年代末,金庸武俠小說席捲了整個華語文學世界,甚至有香港文學評論家稱:“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武俠小說”。而智冠的河洛工作室適時推出了角色扮演遊戲《金庸群俠傳》,將金庸十四部武俠小說的人物、武功、道具、場景、情節熔鑄於遊戲一體,並以開放世界的形式供玩家自由探索。

《金庸群俠傳》廿二年來誰封俠

開局便開放的世界大地圖簡直是對當時流行的線性敘事的宣戰

《金庸群俠傳》的主角小蝦米是一個來自現代世界的遊戲玩家,在機緣巧合下穿越到了金庸武俠世界,遊戲的主線任務即是在這個平行世界收集十四部天書。遊戲高度忠實金庸小說原著,並通過種種方式表現出人物之間的互動關係,比如招募慕容覆成為夥伴後,便可邀請王語嫣入隊,同時因為王語嫣熟悉各家武學,因此在戰鬥時有她出場可使敵人攻擊減半。再比如邀請令狐沖加盟,需要預先取得翡翠杯、梨花酒等裝備。

遊戲擁有正邪兩大路線,同時地圖場景一開始便全部向玩家開放,並沒有線性情節的種種套路。玩家可招募5位NPC入隊,同時每人可選擇學習不同的內功外功,這就賦予玩家極高的策略性。是主動降低悟性去學習左右互搏,還是不斷打怪去刷10級野球拳,亦或是引刀一快練成葵花神功,都是可供選擇的培養套路。

當然,作為一款年代久遠的遊戲,《金庸群俠傳》也有不少侷限性。首先是遊戲的美工欠佳,原本小說中的俊男美女,在遊戲裡的頭像慘不忍睹。同時,遊戲地圖也設計得十分複雜,對於新手玩家而言,常有面對偌大世界而無所適從的感覺,大部分人還是需要藉助攻略才能順利通關。

《金庸群俠傳》廿二年來誰封俠

當年的遊戲頭像不夠精美

然而瑕不掩瑜,《金庸群俠傳》以其極高的自由度與遊戲性,打動了無數遊戲玩家與小說讀者,以至於在22年後的今天,仍有無數愛好者為其製作MOD或者復刻版遊戲,其影響力和生命力也可見一斑。

遺憾的是,22年過去了,《金庸群俠傳》仍舊後繼無人。從這一點來看,國產單機遊戲並非止步,而是在退步。

正當國產單機遊戲沉迷在線性敘事的死衚衕裡時,對於美日遊戲市場而言,沙盒化卻幾乎成為3A大作的主流趨勢。《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獵魔人3》《上古卷軸5》等教科書式的沙盒設計,在為玩家帶來高自由度探索的同時,也不禁讓我砰然心動:如果林克是一個失憶的俠士,每闖一座神廟就能找到一個武林秘籍或者絕世神兵,該是怎樣的體驗?如果白狼面對的不是西方中世紀競相用兵的帝國,而是神州大地萬里河山,又當如何?

可惜的是,這一切只能寄託在想象之中了。

《金庸群俠傳》廿二年來誰封俠

當年的人物頭像不算顯眼,但久看不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