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校被扭曲爲「看地位」,只看排名就等於放棄了美國教育的優勢

擇校經常會被扭曲為“看地位”

一如備考的時候,我們機構常常覺得在服務家長,而不是助力孩子的人生。考學,歸根到底,是孩子的事情。作為師長,如果孩子不努力,我們的努力都會最終毫無意義。所以,如何讓孩子自發向上?在擇校的過程中去理解孩子。

擇校本身是件非常有聊的事情,只不過絕大多數人被“唯排名論”的思考方式限制了聊天的範疇,所以,覺得跟孩子聊不到一起去。

這是一篇在網上傳播很廣以致於作者已經被誤傳的文章。給了很多的擇校角度,希望這個帖子能幫著大家好好的聊天。

當孩子要向上的時候,他們是無可阻擋的。


擇校被扭曲為“看地位”,只看排名就等於放棄了美國教育的優勢

只看重排名和常青藤,等於自動放棄了美國教育的真正優勢。那些並非家喻戶曉的學校,可能會提供遠勝於常青藤的資源和機會。如果你真的非常在乎名氣,那麼你可以稱它們為“新常青藤”。

“這就是我最愛的母校!”蕭明顥走在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的草坪上,張開雙臂興奮地衝我們喊道。

(蕭明顥,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碩士,曾任哈佛大學中國教育研究生中心研究員,世界教學組織評估員。)

也許很多人不能理解,一個碩士畢業於哈佛大學的常春藤精英,為什麼如此眷戀她排名相差甚遠的本科母校。可當一群留學生再次回到美國走訪和重溫當初求學的印記時,當我們用更客觀更理性的視角去審視美國大學時,眼前的所見所聞自然而然地解釋了這些迷惑。

除了排名和常青藤,你還知道什麼?

如果你知道美國大學的教育體系和宗旨,如果你知道美國大學的分佈和評估標準,如果你知道除了學校排名之外,大到整個城市的資源小到一個實驗室的儀器都會對學生的未來產生直接影響,你已經走在了留學大軍的最前列。留學狂潮的今日,如果你還在單純地認為常春藤就是美國最好的學校,排名代表著一切,那麼,你將失去和錯過太多的美好與無限的可能。

一提起留學美國,大家能說得出名字的大學往往就是那幾所,無非是享有鼎鼎大名的常春藤聯盟或排名前二十、前三十的世界名校,可這卻恰恰忽略了選擇美國留學的最主要的優勢之一,就是可以有自由和權力去從大量的學校和專業設置中,挑選自己最喜歡也是最適合自己的去處。

說到這美國大學排名,不得不提的便是《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News),其中一年一度評比的大學排行榜被視為是美國曆史最長,覆蓋面最廣的排行榜。別說是中國的未來留學生,就是美國當地有心報考美國大學的學生及其家長也都非常關心這一權威性的大學排名榜。毋庸置疑,它是報考美國大學最重要的參考之一。

但是,如果只注意大學排名而不瞭解影響排名的各個因素,也許對今後學習、事業的順利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對大學排行做充分深入的瞭解,研究排名榜裡的各項指標及其對自己的影響,結合自己的人生髮展規劃,申請適合個人發展的大學才是隱藏在排名數字之後最重要的意義。要知道,美國總共有4000多所大學,《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在評估時將其分為五大類進行排名,分別是全國性大學(National Universities)、文理學院(Liberal Art Colleges)、地區性碩士學位大學(Universities-Master’s)、學士學位學院(Baccalaureate College)和專業學院(Colleges with Specialty),其中我們常常提到的大學普遍都是全國性大學,頂級學校有51所,二類到四類大學從第52名到第228名,

總共才228所,不到美國大學總數的10%。這就是為什麼說,如果只放眼“頂級學校”卻對其他選擇一無所知,當不能實現常春藤夢想的時候,你會覺得萬念俱灰。而實際上,卻有更廣闊的平臺和無盡的機會等著你去探索。

公立學校的資源盛宴常常讓人受寵若驚

蕭明顥是我現在的同事,也是我曾經哈佛教育學院的校友,我們一起回到美國對各個高校進行探訪。一來到俄亥俄州立大學,明顥的熱情和那股興奮勁一下子感染到了我,讓我對這個學校充滿了好奇。俄亥俄州立大學雖然不是傳統意義的排名優勢院校,但它是美國“十大聯盟”院校中最大的一所,雖然當地密歇根大學和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會分流一部分優秀學生,但也沒有消減這裡學生的任何一點自豪感。原因是什麼?

想象一所擁有近50000名學生以及無數機會的學校,19個學院,近200個本科專業以及超過10400門課程,如果這些數字仍不夠讓人驚歎,再想想學校擁有36支運動代表隊、44種校內體育運動項目,以及51個體育俱樂部,答案已經顯而易見。當然,只用“大”來形容俄亥俄州立大學可能會有些以偏概全。“學校能夠滿足每個學生的需求,你肯定能找到適合你的。”蕭明顥這樣介紹道。

這讓我想起了那天在俄亥俄州立大學裡巧遇的呂忠林教授,通過與他的交談,也讓我們對美國的學校和中國學生的留學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幾年前一個不錯的科研機會,讓呂教授決定從執教15年的南加州大學來到了俄亥俄州立大學,成為了這裡“認知與腦科學中心”(Center for Cognitive and Brain Sciences)的主任。

來到美國近三十個年頭,呂教授的求學、教學經歷不可謂不豐富。當問及南加大和俄亥俄州立大學這兩個學校的區別時,呂教授深有體會,向我娓娓道來:“的確,我先後在私立大學和公立大學都呆過很多年。私立大學的特點是精,學生的水平較為一致,可選的課程也就相對有限。比如哈佛的學生水平和課業難度都在這裡,”呂教授將右手抬到空中較高的位置劃了一條直線,“南加大的水平可能平均會略往下一些在這裡。”說著他又用左手在剛才那條線的下方比劃了一下。

“但是公立大學就不一樣了,公立大學學生群體大,學生水平參差不齊,肯定會有平庸的人,但也一定會有臥虎藏龍極頂尖的學生,所以在這裡課程選擇非常多元化,同樣一個微積分課程,你總能找到適合自己難度的那一門,但這就需要學生有很強的自控力和自主性,否則容易迷失。”

這倒是和蕭明顥的說法不謀而合,本科的學習,最重要的就是明確自己的興趣並找到一切可以輔助自己發展興趣、填充求知慾的資源和途徑,而公立大學在這個層面上給予學生的選擇性更多、自由度更廣。這也讓我想起了此次美國之行同行的俞仲秋老師,他的本科是在羅格斯(新澤西州立)大學(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攻讀數學,研究生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金融工程,重返羅格斯數學系的時候,他也曾露出同樣的懷念和興奮。就像一個羅格斯校友所說的:“這裡的大學生活全跟‘選擇’有關。在新布倫瑞克校區、紐瓦克校區和卡姆登校區的100多個本科專業和4000門課程中選擇;在400多個學生組織中選擇;甚至還要在全校18間藏書共計三百多萬冊的圖書館中選擇。”聽著好像選擇綜合徵的學生會很頭痛,但是說這話的人總是充滿了優越感。

金錢並不是體驗貴族教育的捷徑

話又說回來,凡事有利有弊需要辯證看待。正如呂教授提醒所說,大型公立、州立學校大量的可選項給學生十足的自由,卻也對學生的自控力和自我認知要求較高,否則容易迷失。

那怎麼辦?不妨來了解一下與之情況截然相反的文理學院(Liberal Arts College)。在大部分美國人心目中,文理學院往往代表著經典、小規模、高質量的本科教育。許多文理學院的學術聲譽往往不亞於哈佛耶魯等名校,因而成為很多美國貴族教育子女的首選。

排名前50位的文理學院自是不用提,現在隨著入學的中國學生越來越多,已經逐漸被廣為認可和認知。在這裡就跟大家聊一個我在波士頓附近所瞭解的一個還不算很火的文理學院吧—偉頓學院(Wheaton College)。由於波士頓地區世界名校實在是扎堆氾濫,所以這裡又被人們稱為波士頓地區“少數幾個並非不可能進入的全美知名學院之一”。

偉頓學院和很多文理學院一樣,位於比較靜謐的鄉村,但是離城區很近,交通方便,於是給學生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社交平臺。瞭解偉頓學院的人一定知道它最好的幾個項目包括心理學、政治學、宗教、國際關係、經濟學和歷史。關於偉頓學院,還有兩點曾經讓我特別印象深刻:一個是這裡被稱為波士頓最容易有機會讓學生與教授一起從事課題研究的地方;另一個是學生可以到附近的布朗大學選修偉頓學院未能提供的課程。順便需要提一句,很多文理學院,規模較小、資源有限,但往往都可以很好地利用當地的教育資源,與大型私立院校結成合作關係,互認學分甚至是學位。

我在波士頓求學的日子裡,結交過幾個偉頓學院的本科生,他們普遍對於學校的評價是課程的學術要求非常嚴苛,迫使每個學生必須全力以赴,但慶幸的是偉頓全部是小班教學,促進了師生之間的密切聯繫,在這種氛圍中想不進步都難。尤其是學校都是由任課老師來擔任輔導員,除此之外,學生還被安排一位由校工擔任的導師以及兩位高年級輔導員,讓人在學校的生活變得更加放心和有底氣。

當然,作為中國留學生,最值得一提的還是波士頓龐大的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大家庭。雖然在偉頓學院享受著貴族般的授課和關注度,但是你卻從來不用擔心每逢佳節倍思親,因為無論是中秋、國慶還是春節,你總會收到中國學生團體的邀請,在那裡與來自哈佛、麻省理工、韋爾斯利學院的各界精英結交。我想,擁有這樣的學術氛圍和生活圈子,稱它為新時代下的常春藤留學體驗一點都不為過。

那些物超所值的大學給的是真金白銀

說完大型公立學校和貴族教育體驗的文理學院,還有一類大學經常會被人忽略,那就是一部分慷慨的私立大學。舉個例子,聖路易斯大學(Saint Louis University),在最近一期的Barron’s Best Buy in College Education中,被評比為最物超所值的大學之一。這所謂物超所值到底是個什麼概念呢?

聖路易斯大學是一所研究型大學,其研究成果豐碩,常常受到各項學術評比的肯定。學校的專業設置眾多,課程設置和教學反映了現實社會的需要,同時為學生提供就業諮詢服務。最好的學科包括:地球物理、氣象學、航空學、太空工程和保健科學等。MBA項目也相當具有自己的特色,課程設置結合了不同的商業領域,課程設置十分緊湊,學生可以在一年之內完成學業,花更多的心思在實踐中。其在職MBA項目被《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評為美國前25名。

就是這樣一所關注學生全面發展的私立學校,每年向本科新生收取大約37000美元/年的學費,對研究生每年收取35000-50000美元,可以說是平均水平。但是重點不在這裡。聖路易斯大學官方網站上面明確寫出了下面的內容:

我們每年有95%的新生可以獲得獎學金或助學金;

平均每個學生獲得的獎學金或助學金的金額為25000美元左右。

這無疑是眾多留學生的福音。這麼大手筆的獎學金制度,怪不得被大家稱為是物超所值的大學。說到費用問題,給概念稍弱一些的親們普及一下整體情況。總體上說,

美國公立大學的收費低於私立大學。一般私立大學學費每年約為27000-44000美元,而公立大學學費每年約為17000-37000美元。住宿費方面,一般來說,住學校提供的宿舍,費用是3000-4000美元/年;在校外租房住,費用約3500-4500美元/年,約折算成2.3萬人民幣。對於聖路易斯大學來說,53%的學生住校,高年級學生可以入住寬敞的庭院式公寓,但也相對貴一些,於是許多學生選擇較便宜的校外公寓。

關心留學費用的家長也可以多瞭解一下各個學校的當地平均生活開銷水平。

傳統意義上,人們一般會把美國城市留學生活費按照生活指數分為四級。第一級指美國特大城市,如舊金山、紐約、費城、洛杉磯、波士頓等,其生活費為1500-3000美元/月。第二級指美國大城市,如匹茲堡、西雅圖、亞特蘭大、底特律等,其生活費約為1200-1500美元/月。第三級指美國南部、中西部、東南部一些州,如德州、威斯康星州、伊利諾州、密歇根州、北卡羅來納州等,其生活費約為900-1200美元/月。第四級指俄克拉荷馬州、密蘇里州、路易斯安納州、南卡羅來納州等,其生活費約為600-900美元/月。而聖路易斯大學就在第四類城市中。換言之,在聖路易斯大學讀書,就是在一個生活十分低廉的城市裡享受著高額獎學金和高質量教學,這也能夠稱為是新時代對於常春藤式留學的另一種定義。

忽略學校專業優勢一定是你的損失

想要去美國讀研究生的學生現在越來越理智,往往你會看到對常春藤院校嗤之以鼻的人,通常情況下那一定是他所學的專業在常春藤院校中並不是優勢專業,也沒有什麼值得提及的大牛學者。但這樣全面理智的認知,在美國本科申請中並沒有蔓延,一方面是因為美國本科教育本來就推崇博雅教育、通識教育,有意地在弱化專業的區別度,鼓勵學生跨學科學習;另一方面是中國的學生家長習慣性地對於本科四年的“出身”過度看重,因此擇校時排名和社會知名度高於一切。

不可否認的是,對於大部分中國學生來說,大學之前對於專業選擇的認知也確實有限,很少有學生能明確自己的興趣點和未來職業的規劃,所以選擇一所綜合型大學,廣泛涉獵各個領域的知識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但是對於已經有比較明確的專業意向和未來規劃的學生,如果忽略學校的專業優勢,那麼就一定是你的損失了。

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種專業就是藝術類,喜歡音樂、繪畫或設計的學生,如果選校還是隻盯準了常春藤,那無疑過於片面。最起碼,羅德島藝術學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是一定要知道的吧。作為全美最知名的藝術類學校之一,羅德島藝術學院並不參加綜合型大學的排名,不過它在建校之初就旨在滿足國家對更多工匠和技師的需求,而今已發展成為首屈一指的藝術家的搖籃。它的視覺藝術課程絕對是世界頂級,同時學校還擁有極具藝術氣派的建築專業和招牌優勢的專業工業設計。

如此久負盛名的藝術院校,錄取門檻肯定是低不了,不過好消息是,羅德島藝術學院非常多元化,學校往往會冒險錄取那些高中成績不佳(以常規學業標準來看),但卻擁有特殊藝術才能的學生。除此之外,學生的種族構成相當多元,亞裔學生佔學生總數的14%左右,這也給我們中國學生帶來了更多的機會。當然,如果有家長擔心學生過於專注於藝術學習而忽略了基礎知識的涉獵,學校會第一時間告訴你這樣的擔心多餘了。只要學生願意,學校同意並非常鼓勵學生到附近的布朗大學跨校選課,以滿足學生對課程多樣化的需求,這樣你便既可以接受最頂級的專業教學,又可以體驗真正的常春藤博雅教育了。

和這樣資源相類似的還有很多,比如同樣屬於藝術領域,更偏向於傳媒藝術的加州藝術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he Arts),它坐落在迪士尼動畫師的發源地,是由迪士尼投資成立的,因此許多迪士尼動畫師都是由此校畢業。而在加州學習,無論是什麼專業怎樣的學校,都有著一種得天獨厚的優勢,那就是加州龐大的大學系統中相互串聯互通有無的教育體制。換句話說,一旦進入了加州大學的教學系統,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整明白各個大學之間的合作項目和合作資源,哪些專業可以互相選課,哪些學位可以互相承認,哪些學校有轉學的機會比例是多少等等,畢竟學會充分利用資源的人才是最聰明的。

說完加州這個資源大州,我們再來看看相對更低調的技術大牛學校,其中一所非羅斯霍曼理工學院(Rose-Hulm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莫屬。

說實話,當我自認為對美國留學行業和教育制度已經非常熟悉的時候,還對羅斯霍曼理工沒有太深刻的印象。就像我的一個學生曾經開玩笑地跟我說:“我覺得如果一個學生能正確拼寫學校名字,他已經相比其他申請者略勝一籌了。而我卻非常清楚我為什麼選擇這裡。”而他最終也如願拿到了這所與加州理工、麻省理工、伍斯特理工、哈維姆德學院齊名的美國最好的技術型大學的錄取。“羅斯霍曼理工大學排名多少?”這時候可能又有家長忍不住要問了。這也是為什麼有不少人會忽略這所頂級工程學院的原因所在,羅斯霍曼理工在2014年最新的《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中本科工程學院(不提供博士學位)排名第一。是的,是第一!

一年後,這個被羅斯霍曼錄取的學生回國時跟我聊了許久,他又開玩笑地說:“如果頗為失衡的男女比例和種類有限的專業設置對你影響不大,那麼羅斯霍曼理工學院絕對能幫學生打造出色的技術背景和光明的就業前景。這裡的學生都很聰明勤奮,而且有很強的競爭意識,我已經習慣了全天候用電腦進行生活、學習和娛樂。”如果這還不足以吸引你,那麼我再悄悄給你透露一個消息:羅斯霍曼理工學生宿舍每週都有女傭進行清潔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