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人的網紅陷阱,別讓我們的孩子成爲撕裂社會的「妖魔鬼怪」

前不久,新華網一篇《95後謎之就業觀》的調查報告,傳達的信息,讓人背脊發涼。

48%選擇畢業後不就業的“95”後,他們的五大畢業去向之一是網紅主播。

噬人的網紅陷阱,別讓我們的孩子成為撕裂社會的“妖魔鬼怪”

而在“95”後最嚮往的新興職業裡,網紅主播同樣以54%的高份額排名第一。

噬人的網紅陷阱,別讓我們的孩子成為撕裂社會的“妖魔鬼怪”

不僅是調查顯示的現狀讓人震驚,更震驚的是這個現象已經向我們未成年的孩子蔓延。

北京多所小學曾做過一個抽樣調查,問現在的小學生“長大以後你想做什麼”,有八成小學生這樣回答:我未來的理想是成為網紅。

噬人的網紅陷阱,別讓我們的孩子成為撕裂社會的“妖魔鬼怪”

什麼時候,網紅已經成為未成年人最常見的夢想了呢?

記得我們小時候,沒有網絡,沒有鋪天蓋地的資訊,大家的夢想都差不多:通過努力學習成為老師、科學家、畫家、宇航員,甚至為考清華還是考北大而煩惱。

而現在,孩子們的夢想是當網紅做主播。

噬人的網紅陷阱,別讓我們的孩子成為撕裂社會的“妖魔鬼怪”

這不單單是最近“溫婉門”的影響,那些活躍在不同直播平臺上各色各樣爆紅的“妖魔鬼怪”,向更為廣大的未成年人傳遞出了一個相似的理念:

噬人的網紅陷阱,別讓我們的孩子成為撕裂社會的“妖魔鬼怪”

學習這樣高投資、高消耗的事越來越“沒用”,在網絡平臺上唱唱歌、跳跳舞、撒撒嬌就能一天進賬好幾萬,或者走一些博眼球的路線,整容、未婚先孕,活吃青蛙……輕輕鬆鬆就能成為所謂的“人生贏家”。

噬人的網紅陷阱,別讓我們的孩子成為撕裂社會的“妖魔鬼怪”

我以前一直不知道要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後來,當看到某直播平臺上的某些人,於是,心裡漸漸有了答案,我告訴孩子千萬不要成為他們這樣的人。

這就好比看別人成功的經歷對我們自己的成功可能沒有太大的幫助,而看別人失敗的經歷卻可以讓我們少走彎路。

我們成年人有自己的準則與底線,不會輕易陷入其中。但是我們的孩子不一樣,他們天真的心靈會直接受到這種虛無空洞的衝擊,他們會去模仿,會覺得努力也沒有什麼了不起。

噬人的網紅陷阱,別讓我們的孩子成為撕裂社會的“妖魔鬼怪”

在我記憶中,較早的“成功”網紅是郭美美,她現在還在監獄裡待著。

噬人的網紅陷阱,別讓我們的孩子成為撕裂社會的“妖魔鬼怪”

所以,炫富、拜金,三觀差勁,現在不倒,早晚都要倒。

就像日劇《最完美的離婚裡》,奶奶對孫媳婦說過一段話:“罐頭是在1810年發明出來的,可是,開罐器卻在1858年才被髮明出來。很奇怪吧。”

噬人的網紅陷阱,別讓我們的孩子成為撕裂社會的“妖魔鬼怪”

孫媳婦不知道奶奶想要表達什麼。

奶奶接著說:“可是,有時候就是這樣的,重要的東西有時也會遲來一步,無論是愛情還是生活。”

該來的總會來,該得到的總會得到。就像茨威格說的:“她那時候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噬人的網紅陷阱,別讓我們的孩子成為撕裂社會的“妖魔鬼怪”

也許,魯迅的這句——“救救孩子”,什麼時候說,都為之不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