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遊覽懸空寺揮筆題寫「壯觀」二字,「壯」字爲何多了一點

中國這麼大,我想去看看。帶你去一個你曾經去過或者沒去過的地方。

李白遊覽懸空寺揮筆題寫“壯觀”二字,“壯”字為何多了一點

李白遊覽懸空寺揮筆題寫“壯觀”二字,“壯”字為何多了一點

來到北嶽恆山腳下,遠遠可以看到懸在山腰的懸空寺。整個寺院懸在陡峭的崖壁之上,利用峭壁的凹凸部分巧妙地依勢而建,顯得格外錯落而有節奏感。遠望不似一座廟宇,反而像鑲嵌在山石上的壁畫。

2009年8月 山西北嶽恆山懸空寺 門票60元

李白遊覽懸空寺揮筆題寫“壯觀”二字,“壯”字為何多了一點

詩仙李白當年遊覽過懸空寺後,揮筆題寫“壯觀”二字,是詩仙喝醉了酒,還是要抒發內心的豪情,在“壯”字上又多加了這麼一點,兩字至今刻在寺院腳下的岩石上。徐霞客遊覽懸空寺後嘆其為“天下巨觀”。

李白遊覽懸空寺揮筆題寫“壯觀”二字,“壯”字為何多了一點

北嶽恆山位於山西大同渾源縣,懸空寺位於恆山金龍峽翠屏峰的懸崖峭壁間,巧妙利用了峭壁的遮擋作用。懸空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是國內現存最早、保存最完好的高空木構摩崖建築。

李白遊覽懸空寺揮筆題寫“壯觀”二字,“壯”字為何多了一點

莽莽蒼蒼蜿蜒在塞北高原的北嶽恆山,有許許多多奇特的景觀,古有“恆山十八景”之說,懸空寺便是其一。懸空寺底部最低處距谷底26米,最高處距地面50多米,“奇、懸、巧”的建築特色將力學、美學和宗教完美結合到一起,太有魅力了,只有身臨其境才能感受。2010年懸空寺入選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的“全球十大最險建築”。

李白遊覽懸空寺揮筆題寫“壯觀”二字,“壯”字為何多了一點

“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很多人以為懸空寺是下面十幾根木柱支撐而起的,實際上有些木柱根本不受力,真正起支撐重量的是插進岩石內的橫木飛樑。

李白遊覽懸空寺揮筆題寫“壯觀”二字,“壯”字為何多了一點

懸空寺雖名為寺,但實際上卻是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建築。在恆山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信俗建築呢?

李白遊覽懸空寺揮筆題寫“壯觀”二字,“壯”字為何多了一點

北魏(386年-534年)是鮮卑族首領拓跋珪始建的政權,也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第一個王朝。拓跋氏自稱是黃帝后裔,拓跋珪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後稱帝。他信道也崇佛,文化上推行向漢人學習自然也要尊孔了。北魏的歷朝皇帝大都崇佛,遊覽過大同雲岡石窟就不難想象(見我前面的發文)。

李白遊覽懸空寺揮筆題寫“壯觀”二字,“壯”字為何多了一點

特例是北魏第三位皇帝太武帝,他是我國曆史上滅佛運動始作俑者皇帝。太武帝拓跋燾統一了北方,他特別崇信道士寇謙之,而寇謙之有個遺願,希望能建一所“上延霄客,下絕囂浮”的道觀。他的弟子在他死後精心選址,巧妙施工,並吸收了當時另一位著名道士陶弘景三教合一的思想,興建了懸空寺。建寺之初名為“玄空閣”,取道家之“玄”,佛家之“空”,以及形似樓閣的外貌。後因“懸”、“玄”諧音,以及寺院懸空的狀態而稱今名懸空寺。

李白遊覽懸空寺揮筆題寫“壯觀”二字,“壯”字為何多了一點

懸空寺由寺院和南、北二閣樓三部分組成。全寺建築自山崖的南面向北一字排開,漸次增高,巧妙地將平面木構建築與立體懸崖絕壁進行了完美融合,將平面的寺院佈局立體化。

南北閣各有一座三簷歇山頂,六座殿閣,相互交叉,棧道相連,高低相錯,用木製樓梯相溝通,曲折迂迴,參差有致,虛實相交,構思佈局妙不可言,可謂“公輸天巧”(公輸即公輸班,魯班)。

李白遊覽懸空寺揮筆題寫“壯觀”二字,“壯”字為何多了一點

李白遊覽懸空寺揮筆題寫“壯觀”二字,“壯”字為何多了一點

懸空寺有樓閣殿宇40間,閣樓間以棧道相連,上下有螺旋式樓梯相通。寺廟雖小五臟俱全,禪房、佛堂等一應俱全。其中道教殿宇5座,佛教殿宇11座,三教合一殿1座。整座寺廟錯綜而不凌亂,交叉而不失嚴謹,似虛而實,似危實安,實中生巧,危裡見俏,穿行其間有超凡脫俗的奇感。

李白遊覽懸空寺揮筆題寫“壯觀”二字,“壯”字為何多了一點

李白遊覽懸空寺揮筆題寫“壯觀”二字,“壯”字為何多了一點

李白遊覽懸空寺揮筆題寫“壯觀”二字,“壯”字為何多了一點

李白遊覽懸空寺揮筆題寫“壯觀”二字,“壯”字為何多了一點

寺內塑像頗多,有各種脫紗、銅鑄、鐵鑄、泥塑、石雕、木雕像80餘尊,其中不乏難得的工藝珍品。

懸空寺內最高處為三教殿,裡面供奉著釋迦牟尼、老子和孔子這三位分屬三教的聖人。

李白遊覽懸空寺揮筆題寫“壯觀”二字,“壯”字為何多了一點

李白遊覽懸空寺揮筆題寫“壯觀”二字,“壯”字為何多了一點

李白遊覽懸空寺揮筆題寫“壯觀”二字,“壯”字為何多了一點

李白遊覽懸空寺揮筆題寫“壯觀”二字,“壯”字為何多了一點

報身佛石雕

李白遊覽懸空寺揮筆題寫“壯觀”二字,“壯”字為何多了一點

如此看來,詩仙“壯觀”上加一點是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