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樣本:「湘潭製造」如何主動融入「一帶一路」?

農曆六月,盛夏入伏,湘蓮在拔節生長中即將迎來收穫的季節。自古以來,湘蓮就是“絲綢之路”上廣受歡迎的傳統農產品,湖南湘潭是湘蓮的主要輸出地,因而湘潭又有“蓮城”的美譽。去年10月,湘潭縣出口湘蓮質量安全示範區成功獲批2017年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這為湘蓮產業“走出去”注入了強勁動力。

湘潭樣本:“湘潭製造”如何主動融入“一帶一路”?

如今,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湖南正在積極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作為老牌工業城市,同時也是內陸城市的湘潭市,如何抓住機遇,在對接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中展現作為?

湘潭樣本:“湘潭製造”如何主動融入“一帶一路”?

▲7月18日,湖南省政協黨組成員袁新華率隊赴湘潭開展“助推湘企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專題調研。省政協委員李國雄、賀堅、劉激揚、何善平、常琪參加調研,省政協委員、湘潭市政協主席周放良參加調研,並主持調研座談會。

袁新華說,作為長株潭核心增長極的重要組成部分,湘潭經過多年的努力,交通優勢日益凸顯,產業基礎逐漸夯實,園區經濟日趨成熟,開放力度不斷加大,湘潭融入“一帶一路”大有可為。湘潭要在現有基礎上,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優勢,積極培育開放產業,做強實體經濟;優化政務服務,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開放環境和營商環境。企業要主動對接,融入“一帶一路”,進一步發揮優勢,苦煉內功,要研究市場需求,提高自身產品的競爭力。政府要主動搞好服務,除了營造好的營商環境和優化再造服務流程外,政府各職能部門要通過建立友好城市、組織企業參加各類國際會展、建立境外綜合服務機構等方式,為企業“走出去”牽線搭橋。政協委員是各行各業的精英,要運用一切方式和手段,支持企業“走出去”,為企業鼓與呼。

老工業城展現新生機

湘潭是傳統的老工業生產基地,擁有工程機械、鋼鐵、化工、有色金屬等傳統優勢產業。近年來,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湖南省“創新引領 開放崛起”戰略的引領下,湘潭累計備案對外投資企業64家,已有近80家企業與中東、東盟等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

華菱湘鋼、泰富重工、湘電集團等大型企業率先踏上海外征途。湘鋼出海,支援巴基斯坦水電站建設,為“一帶一路”注入“湘潭元素”;泰富重工,推出“工業工程總承包”模式,受到不少外國政府和企業的青睞,已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開拓國際產能合作的先鋒;湘電集團,擬在海外建設風場的同時,佈局廣泛的海外投資,斥資4610萬美元併購荷蘭達爾文風電研發中心。

湘潭樣本:“湘潭製造”如何主動融入“一帶一路”?

在湘潭高新區,迅達科技生活館中一幅幅新能源清潔灶具的宣傳海報吸引了調研人員的目光。其中有一幅上面寫著“小小清潔爐,造福大氣候——中國政府的禮物”更是引起了大家的好奇。據介紹,2014年11月,中緬雙方就應對氣候變化物資贈送項目達成協議。2017年3月1日,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向緬甸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部贈送了1萬臺“迅達牌”清潔爐灶和5000套100瓦太陽能家用光伏發電系統。從上世紀80年代的第一臺“鑄鐵臺式燃氣灶”,到今天獲得“金勾至尊獎”(被業內稱為廚房設備行業的“奧斯卡”)的迅達平板灶,34年市場默默耕耘,如今,迅達斥資350萬美元併購丹麥帕斯特能源公司股權。

在屹豐湘潭基地,工人們正在打磨汽車配件模具。作為上海大眾A級零部件供應商,中國屹豐集團同時為國內眾多汽車企業提供零部件配套,也是國內覆蓋件模具製造的領軍企業。如今,藉助長株潭汽車製造業的發展,屹豐汽配迎來新的機遇。

湘潭樣本:“湘潭製造”如何主動融入“一帶一路”?

而成立於1999年的湖南崇德工業科技有限公司,在園區中有著“較老”資歷,但它卻又體現著與時代接軌的一面——依託科技馬不停蹄地革新滑動軸承領域。如今,崇德工業科技借“西門子”“奧特萊斯”之船,實現產品100%出口。

“一帶一路”建設,主場在國外,根基在國內,本質是通過提高有效供給催生新的需求,從而促使企業深化改革、加速轉型,優化產品、開拓市場,湘潭老工業區展現新生機,打造了主動融入“一帶一路”的“湘潭樣本”。

如何“走出去”?

“不故步自封、不拘泥一隅,需要以大視野、大戰略來研判我們的發展,來分析我們的特點,來找到我們的短板。”湘潭執政層對助推企業融入“一帶一路”早有佈局。

湘潭有三個國家級、四個省級園區,是全國園區最密集的地級市之一。也說明,湘潭的體量雖不大,但實力卻不可小視,發展潛力巨大。湘潭作為中部地區重要的交通物流樞紐,是湘中地區發展開放型經濟的重要橋頭堡,其能否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這對於湖南擴大開放,加速經濟轉型升級,不斷提高我省外向型經濟發展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湘潭樣本:“湘潭製造”如何主動融入“一帶一路”?

湘潭樣本:“湘潭製造”如何主動融入“一帶一路”?

融入“一帶一路”,湘潭具有獨特優勢。湘潭人有著敢闖敢幹的“實幹”精神,“走出去”意識覺醒較早,在海外尤其是東盟地區佔據一片天地。據統計,目前已有50萬湖南籍人在國外發展,其中湘潭籍佔很大比重。

同時,湘潭擁有工程機械、鋼鐵、有色金屬等傳統優勢產業,也有汽車、新能源、生豬肉製品等新興產業優勢,與“一帶一路”國際市場的需求有著天然的互補性,已在南美、南亞、中亞等地區完成市場佈局。吉利美嘉峰在2015年實現整車出口業績零突破,達到7000萬美元;以湘潭偉鴻食品為龍頭的四家肉製品生產企業在吉爾吉斯斯坦的出口達到3000萬美元。

但是,就目前來說,湘潭企業“走出去”還存在一定的掣肘。整體實力不強、發展意識不夠、信息渠道不暢、不確定性較大是目前湘潭企業融入“一帶一路”的幾大難題。

對於湘潭如何抓住機遇,發揮優勢,助推企業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政協委員有何意見建議?

· 委員說 ·

李國雄

湖南省政協委員、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駐會副主任

關鍵詞:助推地方特色文化“走出去”

助推企業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地方特色文化要先行。建議提煉總結湘潭當地的湘菜文化,打好“偉人故里”這張品牌,在“一帶一路”國家傳遞湖湘文化的魅力和精髓,提升國家的文化影響力。

賀堅

湖南省政協常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副主任、省貿促會會長、黨組書記

關鍵詞:引進行業的“隱形冠軍”

建議招商引資、引智的過程中,可多引進行業的“隱形冠軍”,提升行業的發展空間和發展質量;引進歐美等發達國家的高端人才和先進技術,拓展合作空間;積極做好開發區推介和對接工作,提升開發區的整體實力和影響力;發揮貿促會等組織優勢,助推湘潭企業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牽線搭橋。

劉激揚

湖南省政協委員、民革長沙市委副主委、市衛計委副主任

關鍵詞:創新對接融入“一帶一路”的方式和路徑

建議創新對接融入“一帶一路”的方式和路徑,建設對接融入平臺,交接融入國市場需求;整合公共服務平臺,拓寬渠道,進一步發揮商貿協會和海外僑聯的作用;優化對接融合的服務,為企業提供“走出去”的良好環境;完善對接融入機制,政府統籌引導,助推企業“抱團出海”。

何善平

湖南省政協委員、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關鍵詞:大力引進海外創新型人才

建立從海外大力引進創新型人才,利用其海外背景和資源,助推湘潭企業“走出去”;大力引進所在國外貿型人才,因為他們對當地的法律、政策、文化等更熟悉,更能夠有針對性地助推企業融入當地的經濟發展。

常琪

湖南省政協委員、湖南深通北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湖南高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

關鍵詞:強化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政策對接

建議政府層面出臺有關企業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政策法規時不搞“一刀切”,要結合當地的國情和實際,多向海外企業和專業人士徵求意見;加強對“走出去”的企業進行相關培訓;多引進助推企業“走出去”的國際服務型人才,加大本企業複合型人才的培養力度。


圖文 |《文史博覽·人物》記者 吳雙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