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否真的死亡?還是另一種形式的存在?

在老朋友去世後,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說:“現在貝索比我先行一步,離開了這個奇怪的世界。但這並不意味著什麼。對於我們篤信物理學的人來說,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的區別只不過是一種幻覺而已,儘管這種幻覺有時還很頑固。”

新的證據不斷表明,愛因斯坦是正確的:死亡只是一場幻覺。

人類是否真的死亡?還是另一種形式的存在?

我們的傳統思維方式是基於這樣的信念:世界具有一種獨立於觀察者的“客觀存在”性。但一系列的實驗表明,恰恰相反。我們原本認為生命只是碳元素的活動和一種分子混合物:生如夏花,驚鴻一現後,便化歸塵土。

人類之所以會相信死亡,是因為我們生來就被教導說“人終有一死”。當然,這也是因為,我們總是想當然地將自己與身體相關聯,而且我們知道肉體會死,故事到此終結。但是“生物中心論”告訴我們,死亡也許並非是我們所認為的謝幕曲。

令人驚訝的是,如果你將生命和心識作為起作用的因素納入其中,你就可以解釋科學中某些最大的難題。例如,為什麼空間和時間,甚至物質本身的性質,都取決於觀察者?為什麼宇宙中的法則、相互作用力以及一系列的參數,看起來調整得如此精確,從而使得生命得以存在?——這一切都會得到清晰的解答。

除非我們認識到,宇宙其實存在於我們的頭腦“內部”,否則,任何理解現實的企圖只會是前路茫茫。

宇宙內在於心

想想“外面”的天氣:你會看到藍色的天空,但是適當地改變你大腦中的細胞,可以使天空看起來是綠色或者紅色。事實上,稍微使用一下基因工程手段,我們可以使任何物體顯示“紅色振動”,或者產生噪音,甚至能使你想和某些鳥類發生性關係。你原來認為天色亮了起來,但是大腦電路改變後,你會覺得它又黑了下去。你認為天氣炎熱而潮溼,但是熱帶青蛙可不這麼覺得,它們會覺得又冷又幹。這種邏輯幾乎適用於所有事物。最根本的一點是:沒有心識的參與,你看到的一切都不能呈現。

事實上,你不能透過包裹著你大腦的頭蓋骨看任何東西。你的雙眼也不是世界的入口。此刻你看到和感覺到的一切,甚至你的身體,只是產生於你意識中的一連串信息。根據“生物中心論”,空間和時間並不是我們所認為的那種堅實、冰冷的客觀物體。試著在空中揮一揮手,如果你已把一切都移走,還會有什麼留在那裡?不會有任何東西。時間也是如此。時間和空間僅僅是把一切整合為一體的工具。

想一想著名的雙縫實驗。當一個粒子穿越一道屏障上的兩條縫隙時,如果科學家們做了觀察,以確定粒子是從哪一條縫隙穿過,粒子的行為就會像一顆子彈,從這一條或者另一條縫隙穿過。但是如果不觀察,粒子則會像波一樣同時穿過兩條縫隙。粒子怎麼會因為你看或不看而改變它的行為呢?答案很簡單:現實是一個有心識參與的過程。

或者考慮一下著名的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如果真的存在著一個世界,在那裡,粒子們只是來回跳躍,那麼我們應該可以測量這些粒子的一切性質。但事實卻不是如此。例如,一個粒子的確切位置和動量無法同時被知道。對一個粒子而言,它怎麼會在意你想要測量什麼的決定呢?

還有,一對處於銀河系兩端的糾纏粒子,為何會即刻連接在一起呢,就好像時間和空間並不存在?答案仍然很簡單:因為他們並非只是“在那裡”:時間和空間僅僅是我們意識的工具。

死亡在一個“沒有時間、沒有空間”的涅槃世界裡是不存在的。不朽並不意味著恆久存在於時間之中,而是完全屬於時間之外。

人類是否真的死亡?還是另一種形式的存在?

人死後還是存在的嗎?

我們考慮時間的線性方式,與近來另外一系列實驗也不相符。2002年,科學家們證明,光的粒子,即“光子”,能夠提前知道與其相距遙遠的“孿生”光子在未來會經歷什麼。他們測試了光子對之間的“通訊”方式。讓其中一個光子完成整個旅程,在這一旅程中它必須決定是以波還是粒子的形式出現。研究者延長了另一個光子到達觀測器所走的距離。為了防止另一個光子坍縮為粒子,他們加了一個干擾器。

然而,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第一個光子在研究者實施操作之前,就已經知道他們要做什麼。這一信息即刻穿過兩個光子間的距離,好像在它們之間並不存在時空。在其孿生光子遇到干擾器之前,第一個光子就做出了決定:不以粒子的形式出現。如何設置實驗並不重要,我們的意識和認知,才是決定粒子行為的唯一因素。一系列的實驗一再證實這種“觀測者依賴”效應。

很顯然,我們生活在同樣的世界之中。但是批評家們卻認為這種行為只限於微觀世界。然而,這一“兩種世界”的觀點並沒有合理的依據,這種觀點正被全球各地的實驗室所質疑。

幾年前,約斯特等人在《自然》雜誌發表的一篇論文表明:量子行為延伸到了日常領域的尺度。振動的離子對被誘導到糾纏態,以致於當它們被遠距離分開時,其物理特性仍會被“綁定”在一起。愛因斯坦將此稱為“鬼魅似的遠距作用”。

另一個被稱為“巴克球”的巨型分子實驗也表明,量子現實超出了微觀世界的範圍。2005年,碳酸氫鉀(KHC03)晶體展現了半英寸高的糾纏的脊線,顯示了量子行為也可以觸及到人類尺度的宏觀世界。

我們通常會認為《星際迷航》裡的“多重宇宙”理論是虛構的,從而拒絕承認此見解。然而,能夠為這種流行說法提供支持的科學證據可不止一點點。量子物理學中一個眾所周知的觀點是,觀測結果不能被完全預測。

相反,存在著一系列可能的觀測結果範圍,每種觀測結果對應著不同的概率。一種主流的解釋,即“多世界”詮釋認為:每一種可能的觀測都對應著一個不同的宇宙,“多元宇宙”或“平行宇宙”。無限數量的宇宙同時存在,任何事都可能在“多元宇宙”中的一些宇宙發生。在這種情況之下,不存在任何真正意義上的死亡。

所有可能的宇宙都同時存在,無論其中的任何宇宙發生了什麼。

生命是一場探險,超越了我們日常的線性思維模式。當死亡來臨時,我們的這一行為並非發生於一個隨機性的“彈子球陣列”之中,而是根植於一個無法逃脫的“生命基質”之內。

人類是否真的死亡?還是另一種形式的存在?

生命,有一個非線性的維度,它像一朵永不凋零的花,折返身姿,再次綻放在“多元宇宙”之中。

“感官的影響,”愛默生說,“就大多數人而言,對心靈的壓服是如此之強,以至於時空之牆看起來是那麼的堅固、真實、不可逾越;草率地談論世界中的這些侷限性,實在是愚不可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