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或將用殲31替代殲15,但仍面臨一大瓶頸問題

各軍事大國在研發航母艦載機初期都會遇到各種困難,中國也不例外。殲-15被傳存在缺陷,並將被殲-31所替代,但是俄媒稱,殲-31上艦還存在一大挑戰。俄羅斯軍事觀察網發佈的文章稱,70%以上的地球表面被海洋覆蓋:制海權的重要性有時不遜於制陸權。目前,俄羅斯海軍實力穩居世界第二,但這主要是通過核三位一體的海洋部分實現的,具體體現在戰略核潛艇方面。儘管俄羅斯海軍也在發展,但與中國海軍的壯大無法相比。只要看看中國人已經擁有的兩艘航母就足夠了(儘管第二艘還在測試中)。

中國或將用殲31替代殲15,但仍面臨一大瓶頸問題

航母在現代海戰中的地位是不容辯駁的。事實上,海軍的戰術力量就是圍繞航母和多功能登陸艦建立的。在大規模非核戰爭中,不管多麼先進的護衛艦和驅逐艦都以執行防禦任務為主。如果沒有空中掩護,它們終究還是敵軍飛機的好靶子。中國的兩艘航母都尚無艦載機最佳方案,殲-15為主力機群。即使與自己的“陸基戰友”相比,這也是一種很大的飛機。

中國或將用殲31替代殲15,但仍面臨一大瓶頸問題

《南華早報》前不久報道稱,中國正在研製新型艦載機以代替殲-15。時事通信此前報道稱,由於中國航空母艦遼寧艦所載戰機殲-15已經連續出現多次墜落事故,是否適合部署到航母上,正在考驗中國軍事領導的決策力。殲-15的設計原理來自俄羅斯戰機,其操縱不穩定的問題被指很難克服。殲-15在2016年4月發生的一起墜落事故,造成了29歲的飛行員死亡,對中國航空軍事帶來不小的損失。而最近發生的一起殲-15墜毀事故,飛行員也身受重傷,令中國軍方對殲-15的未來更加憂心忡忡。

中國或將用殲31替代殲15,但仍面臨一大瓶頸問題

不過,中國已有替代殲-15的殲-31,殲-31相對體量更小,重量也更輕,2012年完成了首次試飛。文章猜測稱,更可能的選擇似乎是殲-31。此前有報道稱,殲-31將使用俄羅斯RD-93型發動機。RD-93的加力推力約為9,000千克力,無論如何算不上第五代發動機。也就是說,中國人必須先製造出自己的“超級發動機”,然後才談得上量產殲-31和艦載版的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