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在央視背誦國學經典的小女孩火了,這才是中國孩子該有的教育

01

有一個來自天津的6歲小女孩兒,因為參加一個電視節目——火了。

這個在央視背誦國學經典的小女孩火了,這才是中國孩子該有的教育

這個小女孩兒,在面對電視機前那麼多觀眾的面前,隨口就能說出大段大段《四書五經》中的句子,國學中的經典她不僅可以背出很多,還能夠靈活的運用到生活當中,主持人幾乎全程採用的是驚異臉,甚至自認自己是“沒有文化”的人。

通過主持人的採訪,我們知道這個孩子曾經在父母的指導下,讀過很多我國自古流傳下來的經典,例如《黃帝內經》、《易經》、《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三字經》、《弟子規》、《笠翁對韻》等,根據相關的統計情況,這個6歲的孩子已經認識了4000多個漢字,在節目現場的時候,她還唱了一首英文歌以及背誦了她自己寫給媽媽的小詩,真的是才華橫溢,我們這些自認為學問還不錯的人,站在她面前都會覺得自愧不如。

其實說實話,這個小女孩兒的震驚到我的並不是她豐富的學識,而是她在舞臺上的大氣沉穩,因為從心理學上來講,所有的人到了舞臺上,或多或少都會有點壓力,然後進行表演的時候都會比平常差很多,但是這個女孩兒表現得這麼好,還是在電視這樣一個大舞臺上,所以我覺得,可能她真是的水片,遠遠超過在電視上所表現出來的。

這樣一個優秀的不能在優秀的孩子,她的父母究竟是怎麼教育的呢?為此我特地去翻查了一下這個孩子父母的資料,看完之後我才恍然大悟。

這個女孩兒的母親是一個很好的聲樂老師,在懷孕的時候,無論是因為教學的需要還是自身興趣所在,經常聽,尤其是古典樂和世界名曲聽得多,這樣孩子的胎教的基礎就奠定下來了。

這個孩子長到三歲的時候,已經開始識字了,她母親就親自且耐心的引導孩子讀一些較為經典的書籍,據她母親口述:“我很早給她讀的是很有韻律感的《笠翁對韻》,我們就像做遊戲一樣地去讀。我說"天對地",她就答"雨對風",像玩一樣,她喜歡。把這個讀完之後,然後類似的讀物都非常喜歡。”

從此之後,她就一發不可收拾了,不僅自己要求讀《孟子》,而且還對很多經典中的內容提出自己的理解。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豈止是八輩子啊,當我們的孩子6歲的時候還在哭著吵著要看動畫片,人家的孩子早就開始廣泛涉獵各種名著經典,並且可以理解其中的精妙之處了。

為什麼孩子與孩子之間的區別這麼大,我們的孩子到底輸在哪裡?

直到後來我身邊發生了一些事情,開始慢慢悟懂了一些道理。

這個在央視背誦國學經典的小女孩火了,這才是中國孩子該有的教育

02

有一次朋友的孩子幼兒園搞活動,朋友邀請我一起去看,記得那次活動朋友的孩子是有表演項目的,好像是舞蹈吧。朋友的孩子不知道是因為什麼原因,居然沒有上臺,而且參加舞蹈表演的孩子們,也是非常匆忙的就下臺了,彷彿在害怕著什麼。

這場活動雖然小,但是主持這個活動的小主持人,卻是讓人很驚豔,他沉穩大氣的主持節目的同事,還能根據臺上不同的突發狀況迅速的採取應對方式,說話和表達不僅非常清楚,還有自己的特色在裡面,什麼成語典故都可以信手拈來,還能適當的開一些玩笑,我發現,臺下很多父母的情緒都被他調動起來了。

甚至可以這麼說,這場活動,沒有這個小主持人,我會有種看不下去的感覺。

看到這裡,我不禁將朋友的孩子和這個小主持人放在一起聯想,明明差不多的年紀,差距真不是一般大,當然朋友也感受到了。

活動結束後過去了幾天精闢,朋友告訴我她偶然間知道了那天活動小主持人的家跟她是在一個小區,於是朋友找機會去拜訪了一下,這一聊天才知道,原來這些差距是這樣產生的。

朋友的孩子在孃胎裡的時候,嫂子經常去打麻將,侄兒聽到的是麻將聲,各種噪雜聲。

而他們家的孩子在肚子裡的時候就開始胎教,聽莫扎特、肖邦、貝多芬……

每天放學,朋友的孩子就往自己家裡客廳一坐,零食吃起,動畫片看起,每次到吃飯的時候,還哭著吵著不肯吃飯,要看動畫片。

而他們家的孩子每天放學回家一邊聽著唐詩宋詞,《弟子規》、《三字經》等,一邊玩一些益智的手工玩具,或者父母給孩子講故事,並引導孩子自己講故事,他們講遍了各種成語故事,也明白背後的含義。

朋友孩子今年六歲,電視臺的各種廣告詞背的滾瓜爛熟,只要背景音樂一出來,他就可以直接說出下一句廣告語。

而他們家的孩子很少看電視,廣告詞背不熟,但是你說一句“紅豆生南國”,他可以馬上接上“春來發幾枝”,而且各種英語單詞可以經常從他的嘴裡面蹦出來。

朋友孩子跟著父母玩王者榮耀的時候,對方父母帶著孩子背唐詩宋詞,朋友孩子跟著父母吃各種垃圾食品的時候,對方父母帶著孩子學習怎麼做手工麵包,朋友家裡到處是撲克牌和零食,而對方家裡隨處可見的是書籍……

說到這裡,你可能也明白了,他們之間的差距在於環境,而這個環境是由父母決定的。

所以我相信,如果把朋友的孩子放到對方的這樣的家庭環境中去,他也可以成長為一個非常優秀的孩子。

每個孩子生下來的時候都是一張白紙,侄兒可以說是被周圍的環境給汙染了,父母帶給他各種垃圾,在垃圾堆裡面養孩子,而對方的父母,把那些不好的東西都摒棄,他們的環境是滋養孩子的,幫助孩子往好的方向成長。

為什麼許多孩子只想看電視,性格差,脾氣差,一有什麼事情不滿意就摔東西,不喜歡做作業,上課也無法集中精力,一拿著手機就完全停不下來?

都是被他們的父母給汙染了!

他們讓孩子無節制的看電視、無節制的玩手機遊戲,這些東西都是有很強的感官刺激,甚至是可以上癮的,這在無形之中提高了孩子的感知閾值,這個時候你再讓孩子做一些沒有什麼刺激的事情,他又如何能夠靜下來?

還有許多父母帶著孩子打牌,看言情肥皂劇,玩電腦遊戲,隨地吐痰,隨手丟垃圾,翻護欄橫穿馬路,把一些類似於“垃圾”的行為帶給他,在垃圾堆裡面養孩子。

為什麼你的孩子不優秀?

因為他從小跟著你耳濡目染,你的行為已經汙染了他!

這個在央視背誦國學經典的小女孩火了,這才是中國孩子該有的教育

03

有一次,王國維邀請溥儀到自己家裡做客,他把自己珍藏的古董都拿出來給溥儀欣賞,可是溥儀隨手指出幾件,說是假的。

那個時候的溥儀年紀很小,王國維不太服氣,他在文學、史學上的造詣多高啊,自己怎麼可能看走眼?

於是他把那些古董拿去給專家鑑定,結果專家也一致認為是假的,這時的王國維才心服口服。

為什麼溥儀能夠對古董一眼辨別真假?

溥儀解釋說,噢,其實我不會看古董,就是覺得那幾件古董和我家裡的不太一樣。

王國維此時才恍然大悟,人家是皇帝,身邊各種古董都是真的,常年累月的耳濡目染,即使不懂鑑別真偽,也可以看出不一樣啊。

我們不妨大膽設想一下,如果溥儀不是皇帝,身邊沒有那麼多真古董,那麼他還可以一眼辨真假嗎?

這就真的不確定了,可見從小帶給孩子好的東西和壞的東西,影響有多麼大。

我以前也說過一件事情,我的一個同事,夫妻倆都喜歡看書,每天一家人最喜歡做的事情就聚到一起讀書,而他們的女兒各科成績都是全班第一,他們卻沒在孩子身上花心思。

為什麼?

這是家庭環境帶給她的呀。

孩子優秀不優秀,家庭教育決定80%,為什麼都是一樣的老師,每個人班的孩子成績卻不一樣呢?問題就出在這裡。

所以,教育的本質歸根到底還是環境的原因,最好的學區房,是你家裡的書房,孩子最真實的起跑線,就是他的父母。

品國學之美,做風雅少年!由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廣播新聞節目工作委員會、青少廣播節目工作委員會,山東廣播電視臺,山東廣電傳媒集團主辦的“全球華語國學娃娃經典誦讀活動”

已經正式拉開帷幕。

【參與方式】關注微信公眾號“51聽”,回覆“國學娃娃”

品國學之美,做風雅少年,

今夏最具權威的國學挑戰序幕已拉開,

66路記者尋找最國學的娃娃,

最具魅力的國學之星虛位以待,

“全球華語國學娃娃經典誦”等你來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