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日「零關稅」將引發什麼變局

經過18輪談判,7月17日,歐洲和日本終於簽署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在這份560頁的協定中,雙方商定,在未來15年大幅度降低關稅,歐盟和日本自由化程度分別達到99%和96%。

彭博社稱,根據這項協議,歐盟取消了約99%對日本商品的關稅,日本取消約94%對歐盟商品的關稅,這一比例未來數年內也將上升到99%。

儘管該協定還需一段時間才能生效,但日本表示將很快於秋季國會召開期間批准,而歐盟表示將於2019年初生效。這意味著在2019年初,我們將看到一個比北美自由貿易區規模還大的雙邊自由貿易區。

劍指特朗普貿易保護主義

按照日方提供的數據,2016年日本與歐盟的總人口約為6.4億,佔全球8.6%,日本和歐盟的經濟總量分別為4.9萬億美元和16.5萬億美元,合計約佔全球GDP的28.4%。從雙邊貿易額來看,2016年日本對外貿易接近1.3萬億美元,而歐盟超過10萬億美元,合計約佔世界貿易額的37.2%。

如果說1994年達成的北美自由貿易區,是在1992年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壓力下快速生成的,那麼,歐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則是在特朗普貿易保護主義壓力下快速締結的。

2017年7月初,在德國漢堡舉行的七國集團會議上,歐日雙方表示要加速締結協定,其主要原因是特朗普退出TPP,密集出臺貿易保護主義政策。2018年初以來,特朗普政府對主要經濟體發動貿易戰,美國的盟友,如加拿大、日本、歐盟都未能倖免於難。儘管在這份協定和雙方共同聲明中並未提及特朗普,但該協定鮮明針對特朗普保護主義的底色卻很清晰。

支撐歐日快速締結協定的另一個原因是,近年來兩大經濟體的相對經濟份額仍在下滑。

按照日方提供的數據,2014年,歐日人口占世界8.8%,經濟總量佔全球30.0%。在對外貿易上,雙方合計佔35.8%,但是,日本的對外貿易額從2014年的1.5萬億下跌至2016年的1.3萬億美元,份額從2014年的4.0%下跌至3.9%。

近兩年來,歐盟的佔比儘管略有上升,但絕對額卻減少約1.2萬億美元。因此,無論是歐盟還是日本,都必須更新貿易投資關係。

西方世界進一步分裂

從這份新自由貿易協定中,我們也可以窺視下一階段自由貿易的方向。歐日雙方均表示,將繼續和WTO一道堅持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系,反擊保護主義。

但是,與美國類似的一點是,歐日也同意將改善WTO的效率,包括WTO的談判、監督和爭端解決機制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歐日表示將堅持6月初在加拿大魁北克召開的七國峰會上美歐日三方貿易部長會議的有關內容,即強化已有的國際規則,發展新規則,真正建立一個公平的貿易體制,關注非市場導向的政策和實踐,以及諸如強迫技術轉移和網絡空間盜竊等不尊重知識產權的行為。

一定程度上,這也呼應了特朗普在七國峰會上的大膽倡議——七國自身締結一份自由貿易協定,歐日在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中呼籲發起針對國有企業的產業政策談判。

在歐日經濟夥伴協定達成的同一天,美國副總統彭斯在慶祝美國商務部成立115週年之際發表演講,大力表揚了特朗普的貿易政策。儘管沒有回應歐日的自由貿易行動,但是他強調歐盟對美國出口汽車徵收10%關稅,而美國僅徵收2.5%左右的關稅。而按照歐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歐盟對日本汽車出口的關稅將從10%下降至0。

顯然,特朗普團隊的貿易認知絕不是照顧整體的美國國家利益,該團隊所認知的“美國優先”中的美國不再是傳統白人精英的美國,也不再是歐洲盟友所認知的西方利益。

總之,歐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是西方世界進一步分裂的重大標誌,全球地緣政治經濟關係的調整將進一步圍繞歐亞關係展開。(來源:新京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