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太去世,留下十萬養老金,不孝兒子嚎啕大哭

農村老太去世,留下十萬養老金,不孝兒子嚎啕大哭

邱三孃的不幸並不是她生了三個女兒,而是在她么兒子剛滿七歲,丈夫邱三爺就得癌症死了。

為了讓這個好不容易超生出來的小兒子邱桂文健康長成長,邱三娘斬斷了再嫁的想法,好在大女兒桂芳已經十六歲,用稚嫩的肩膀同母親一起撐起這個家,共同撫育妹妹弟弟。

窮人家的孩子早懂事,邱三孃的二女兒桂蘭和三女兒桂香知道母親姐姐掙錢不容易,拼命讀書,先後考上了中專,一個當了護士,一個當了教師,都捧上了響噹噹的的“鐵飯碗”。可惜桂文完全沒有讀書的天分,無論兩個姐姐怎樣幫助鼓勵,初中復讀了三次,中考還是名落孫山。

桂文是家裡唯一的男孩子,也是家人心中的寶貝,自小母親姐姐都慣著他,不但沒有上山幹過農活,連家裡掃地洗碗的輕巧活也做不來。落榜回家後,自然不願意面朝黃土背朝天,每日早出晚歸,勤巴苦做,以種莊稼為生。所以邱三娘只得送他去學木匠手藝,因為木匠大多數是在屋內做活,免除了日曬雨淋之苦。可惜三年過去了,桂文手藝沒學精,卻給師兄弟學會了抽菸喝酒賭牌,無外乎渾天度日罷了。

眼看桂文到了成家的年齡,三個姐姐知道母親最緊張弟弟的婚姻,於是,由桂芳出面,為她在本地方選了一個年齡相當的姑娘玉芝,桂蘭和桂香出了一大筆錢,將老家裝修一新,買了像樣的家電,幫幫忙忙地把玉芝娶進了邱家,總算了卻了邱三孃的心事。

農村老太去世,留下十萬養老金,不孝兒子嚎啕大哭

轉眼十餘年過去了,桂文也有了兩個兒子,當上了父親,但是邱大娘和媳婦玉芝之間卻產生了矛盾。早些年玉芝和桂文出門打工,她在家照顧兩個孫兒讀書,婆媳倆不在一起生活還不覺得有什麼,但是因為大兒子上初中後老是逃學去網吧上網,邱三娘怎樣說都不聽,玉芝不得不辭工回家管教兒子,桂文也一起回來,買了一個摩托車在鎮上跑摩的生意。

邱三娘一直節儉慣了,看不得玉芝大手大腳花錢,玉芝又怪責婆婆太摳門,打工時郵了不少錢回家,讓她為兩個兒子買水果牛奶吃,現在回家問兒子都說奶奶沒有買,怪不得兩個兒子長得瘦弱。邱三娘說錢一分都沒有亂用,存起來以後還不是給兩個孫子說孫媳婦用,現在年輕人說媳婦要修房子要買車子,不存錢以後哪來那麼多錢呢?總之,婆媳倆因為意見不統一,三五兩天就會賭氣吵架。三個女兒知道後,回家勸母親,既然在家裡過得煩惱,弟弟又是個不管事的,不如去城裡和女兒一起生活。邱三娘一口拒接,說這樣豈不是丟了桂文的臉,說他不養母親,以後孫子更難說媳婦。

桂蘭知道母親思想保守,無法說服她,就和桂香一起湊了五萬多元,為母親買了一份養老保險,每月可以領伍佰元左右,足夠母親生活。桂蘭的本意是想,母親只要有錢,玉芝就會好生對待她,一家人才能和氣過日子。

果然邱三娘有養老金後,玉芝的態度收斂了不少,對婆婆再也不喝來喝去。只是邱三娘根本沒有去取過養老金,靠平日裡餵雞鴨等牲畜,賣蛋換錢做零用,還是和以往一樣節約。玉芝也知道母親買保險時他一分錢拿不出,自然不敢過問這養老金的事情,只是暗地裡埋怨桂文不懂得賺錢的門道,又改不了抽菸打牌的惡習,每月的收支勉強能將一家人的生活混下去。

農村老太去世,留下十萬養老金,不孝兒子嚎啕大哭

隨著邱三娘年齡的增大,養老金也是水漲船高,慢慢漲到了一千多元一個月,邱三娘高興萬分,知道自己越高壽錢就越多,雖然從來每月用過這筆錢,但因為有錢,在媳婦兒子特別是孫子面前,總覺得自己活得有價值。雖然媳婦兒子曾經想盡心思讓她拿錢出來用,為此還不惜與她翻臉,但她都不願意。可惜樂極生悲,在七十五歲生日這天,因為突發腦溢血,就此過世。

邱三娘死後,四姐弟翻出母親的養老金存摺,上面已累計近十萬元。對於這一筆鉅款,大家都心知肚明,是桂蘭和桂香出的本金,根本與桂文沒有關係,但是玉芝說這些年婆婆都是自己照顧,這筆錢應該歸邱家。桂香卻很不服氣,說母親生前玉芝總是拿臉色,弟弟也不怎麼孝敬母親,根本不配用這筆錢,何況二姐的兒子正要出國留學,急需錢用,這筆錢自己願意讓二姐支配。

桂蘭搖搖頭,說母親存錢都是為了兩個孫子,不管怎樣,身為人女問心無愧就好,尊重老人家的意願,還是留給兩個侄子吧。

桂文聽到姐姐這樣說,也許是天良發現,突然跪倒在母親遺像前,嗚嗚哭了起來。

農村老太去世,留下十萬養老金,不孝兒子嚎啕大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