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體系、自由表達……如何形成新媒體管理合力?

新媒體的出現和普及,不僅帶來了信息傳播和聚合方式的變革,也改變了信息傳播的格局和形態。這種依託於新媒體的公眾意見自成體系、自由表達,體現出公民參與社會公共事件討論的能力大大加強,也使得以往信息不對稱傳播的方式得到改觀。如何在實踐中形成新媒體管理合力,具體思路有:

1. 轉變管控思維,適應社會需求

伴隨著高強度的輿論交鋒,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自媒體驅動輿情進入“掌上小屏”時代,海量信息、觀點對攻和引導力衰減成為輿情新常態,輿論引導遇到前所未有的變量。在新媒體營造的輿論感染力作用下,“廣場式輿論”更容易推動民眾做出簡單追隨的行為,舊有的管控方式和思維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社會治理需求。新媒體制造著各類信息,影響著社會輿論,如果引導不當,很容易刺激公眾的情感反應,導致事態失控。新媒體的發展將促使政府部門轉變管控思維,認真學習新媒體知識,努力避免封堵方法和“鴕鳥”態度。

2. 優化治理模式,理順工作機制

近年來,公共行政環境的複雜性、多樣性、動態性不斷加劇。新媒體以更充分、更快捷的方式,給傳統的社會治理方式帶來挑戰。各種輿情的產生,既因轉型社會中的結構性矛盾引發,也因新媒體自身的特點導致。決策者如何找到一種妥當的輿論對沖方法和機制,走出公信力不彰、事態擴大、話語暴力頻仍的總體性困境,成為考驗其執政能力的一項新指標。基於當前網絡輿情治理的環境,亟待創新社會化、法制化的多元治理模式,只有各個行政單位之間理順工作機制,實現歸口管理、專人負責、信息互通、協調聯動、綜合處置,各類突發事件才能得到及時、高效、合理的應對和解決。

3. 加強法制建設,規範傳播秩序

新媒體的管理,既要考慮社會化媒體的發展,也要兼顧國家安全和公民權益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以及《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等一批法律法規的相繼出臺,改變了此前新媒體立法“跟不上、管不住”等問題。因此,要在完善現有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的基礎上,以法律或者行政性法規的形式,進一步建立權責對應的新媒體管理法律體系。在信息聚合與擴散不斷提速的新媒體時代,各級部門有必要理順行政監管、行業自律、技術保障相結合的管理機制,通過多樣化方式促成社會各方理性表達,讓公眾通過輿論感知事件的社會影響和傳播熱度,從而促進社會行為調節,營造健康良性的網絡輿論生態環境。

4. 新舊媒體互動,拓展宣導空間

在很多輿情事件中,互聯網等新媒體都在扮演著為大眾、為傳統媒體設置議程的角色。它們往往充當著急先鋒,成為網民自發爆料和集結輿論的平臺。在新媒體時代,既往的議程設置理論根據現實有所修正,只要選準突破口,新舊媒體相互借力,就可以藉助新媒體優勢,擴展報道互動新空間,將受眾接受信息和接受導向的過程融為一體。社會管理者藉助新媒體搭建統一的開放性平臺,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既提升了報道價值,又滿足受眾深層次的需求,將是優化政府治理模式、重構正面輿論的自主性和傳播力、通向善治的一劑良藥。

小結

新媒體時代,妥善處理各類突發事件,有效維護社會安定團結,引導全社會凝心聚力,成為新形勢下綜合考驗領導幹部執政能力的重要指標。善借新媒體之力構建定位明確、特色鮮明、功能互補、覆蓋廣泛的輿論引導新格局,使公眾不斷鞏固共同思想基礎、始終保持昂揚精神狀態,這是各級領導幹部利用好、開發好新媒體政治資源,在時代的高起點上推動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和傳播手段創新的必由之路。

作者: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特約輿情分析師 顏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