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蘋果App Store 10年來那些應用設計演變引領的潮流

很少有創新的事物能像手機應用一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讓我們與周圍的世界互動。最開始的那500個開發者很幸運的有機會為未來數百萬個應用程序提供設計方向和交互方式,為了慶祝App Store成立10週年,讓我們來研究一下10個原創的App Store應用程序的界面設計演變。

一、應用程序

關於應用程序這部分,我們關注的10款應用到今天為止都還能下載的,有些近幾天都還在更新。雖然很多應用提供了iPad版,但是這次我們主要研究iphone版的界面設計的變化。

1,iTunes Remote

Apple通過在App Store上發佈一些自己的軟件,為其他開發人員樹立了榜樣。Apple最初創建的應用有兩個:Texas Hold'em(德州撲克遊戲)和Remote,Texas Hold'em在2011年下架了。而Remote今天還在,Remote是一個簡單實用的應用,通過Wi-Fi控制Mac或Apple TV的iTunes庫的播放。

看看蘋果App Store 10年來那些應用設計演變引領的潮流

從一開始,Remote的設計就受到iPhone iPod應用程序(今天稱為音樂)的界面和感覺的影響很大。事實上,正在播放的視圖在界面上基本相同。2.0版帶來了由Louie Mantia設計的新圖標。這兩個應用程序從iOS 6開始,變得不一樣,圖標再次更新以匹配Mac上iTunes 11的設計風格。

看看蘋果App Store 10年來那些應用設計演變引領的潮流

Remote 的一次全新設計發生在iOS 7,與音樂應用程序的鮮明白色主題不同,Remote採用了深色的模糊背景。並與專輯封面的顏色融合。2016年,Apple發佈了針對第4代Apple TV 的Apple TV Remote應用程序,這是改變似乎要取代Remote。但不久之後,Remote被重命名為iTunes Remote,該應用程序一直保持原來的界面繼續可供下載,直到今年6月,Remote才更新了全新設計並支持iPhone X。

2,Facebook

看看蘋果App Store 10年來那些應用設計演變引領的潮流

與iTunes Remote的更新相比,Facebook在過去時間不斷改進設計,而且修改的頻率越來越高,算上小修小補,Facebook都可以出書了。我們選了其中比較重大的8個變化。

Facebook在2017年10月就開始在iPhone上使用了,那時候是作為網頁版應用。如果不顯示頂部的藍色導航,App Store中Facebook 1.0版幾乎無法識別。而且圖標是用人物頭像,而不是標誌性的“f”。底部導航為:主頁,個人資料,朋友,聊天和收件箱。2.0版基於相同的設計概念,在主標題欄下添加了二級導航。

看看蘋果App Store 10年來那些應用設計演變引領的潮流

Facebook 3.0於2009年7月首次亮相,並推出了3×3網格圖標,以幫助解決應用程序的氣球導航問題。早期的屏幕截圖顯示了一個完全藍色的平鋪網格,但這個設計從未在應用程序的公共版本中發佈。

2011年10月,Facebook 4.0 採用了漢堡包導航。在第4版之後,Facebook的設計更新變得更頻繁了。應用程序的界面開始更快地迭代,並且設計的修改通常是逐步推出而不是推倒重來。

2013年4月,Facebook在iOS應用程序中使用“Chat Heads ”,允許用戶一邊爪機一邊聊天。

Facebook的設計挑戰主要來自其億級別的用戶基數。與許多小型應用程序不同,Facebook必須在各平臺上為大量的用戶提供一致的體驗,而不僅僅是蘋果的設備上。2017年8月的更新嘗試統一 iOS,Android和網絡上的新聞Feed 設計,其評論樣式看起來更像是Messenger對話設計。

3,Things

看看蘋果App Store 10年來那些應用設計演變引領的潮流

Things原來上Mac上的任務管理工具,所以有機會率先在iOS上出現。開發人員Cultured Code稱,iOS的應用只用了1個月就開發完成,完成了一項不可能的任務。

Things 1.0 不能與Mac同步,而且不能標記。下圖是早期的設計草圖。

看看蘋果App Store 10年來那些應用設計演變引領的潮流

2012年發佈的2.0版本是比較大的一次更新。背景變得更乾淨了。圖標也更小巧精緻有個性。

看看蘋果App Store 10年來那些應用設計演變引領的潮流

2014年的2.5版本,設計變得扁平化,顏色更淺。2017年5月發佈的應用是界面上最大的一個變化。佈局差不多,但是圖標和ui元素都重新設計。設計師Cultured Code特別強調了如何使用動畫為應用程序提供全新的感覺。重新設計的應用獲得了2017年Apple設計獎。

4,OmniFocus

看看蘋果App Store 10年來那些應用設計演變引領的潮流

App Store從一開始就提供了很多任務管理類的應用,來自Omni公司的Things和OmniFocus是兩個重量級應用。雖然兩個功能類似,但是兩個應用的界面設計發展軌跡卻各有千秋。

OmniFocus for iPhone最初使用簡單的桌面視圖和自定義底部導航,贏得了2008年Apple設計獎。Omni Group在2010年6月為iPhone 4 重新設計了高清圖標。而2011年6月開始,界面發生了重大變化,頭部多了一個日期選擇。2013年針對iOS 7的推出,設計的界面變得扁平化。新的設計依賴顏色來提升空間感。

看看蘋果App Store 10年來那些應用設計演變引領的潮流

2015年春季的app 圖標更新使用了黑色的“☑️”。從2012年開始,每個圖標都包含了彩蛋。圖標放大,您會注意到碳纖維紋理實際上是由微小的重複Omni徽標組成。

5,Evernote

看看蘋果App Store 10年來那些應用設計演變引領的潮流

Evernote的發展代表了很多軟件自2008年以來的設計趨勢。Evernote原來是在電腦端出現的,App Store推出之後,Evernote更為識別性高的大象圖標。

像許多早期的iPhone應用程序一樣,Evernote 1.0嚴重依賴於UIKit,大量使用高光效果。2011年重新設計了標籤欄,按時間順序排列筆記。Evernote在2012年推出了針對iPhone 5的新界面,但是仍然使用默認的iOS UI元素。

看看蘋果App Store 10年來那些應用設計演變引領的潮流

2012年11月,Evernote 5推出了全新的界面設計。採用了卡片式的展示方式。浮雕效果,陰影效果的運用看上去更有深度。

2013年開始,Evernote 全面擁抱扁平化設計。每個紋理,陰影和斜角都消失了。一個明亮的從左到右的漸變條紋的導航欄設計,與新的無紋理圖標上使用的顏色相匹配。2017年開始,設計又進一步極簡化。白色的頭部導航,黑色的底部標籤欄。

6,eBay

看看蘋果App Store 10年來那些應用設計演變引領的潮流

看看蘋果App Store 10年來那些應用設計演變引領的潮流

eBay的設計可以說是這篇文章中10個應用程序中最引人注目的轉變。在WWDC 2008上,eBay特別的登臺展示。但與今天的app相比,最初的版本是相當的簡陋。2009年11月,整個界面的背景換成了灰色。

一年後的2.0版本才是真正的設計,也為未來幾年的設計奠定了基礎。

2013年的設計像是重新披了一件外衣,而用戶體驗跟以前保持一致。

每個版本的變化都反映了整個時代快速變化的設計趨勢,設計品味。

2015年9月,eBay 4.0 打破了常規。大多數應用程序的功能都放在漢堡包菜單下面,只留下頂部的三個標籤:“活動,商店,銷售。”然後這個設計很快沒有繼續了,2016年,ebay又重新恢復了原來的佈局方式。如今的佈局與2010年相比,又更加類似了。

7,Twitterrific

看看蘋果App Store 10年來那些應用設計演變引領的潮流

看看蘋果App Store 10年來那些應用設計演變引領的潮流

在App Store宣佈之前,Craig Hockenberry和The Iconfactory為iPhone 設計了第一個 Twitter客戶端。應用是放在越獄市場的。

App Store上的Twitterrific 1.0從越獄版上借鑑了一些設計元素。它獲得了2008年的Apple設計獎。Twitterrific也是最早使用如今越來越流行的深色主題的應用程序之一 。但Twitterrific的設計故事更多地講述了Twitter作為服務的歷史,而不是設計趨勢。每次更新都反映了Twitter平臺的特性和功能的變化。在早期,這些功能通常由第三方自己開創的。

2012年,Twitterrific 5.0將所有導航移動到頂部,並使用完全自定義的UI元素。類似的佈局一直持續到今天。就像應用程序的設計一樣迷人,Twitterrific的圖標使用了現代化的鳥類圖像,而且從一開始到現在,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

8,Instapaper

看看蘋果App Store 10年來那些應用設計演變引領的潮流

看看蘋果App Store 10年來那些應用設計演變引領的潮流

一個專門為閱讀而設計的應用應該優先考慮內容而不是瀏覽器,因此Instapaper的設計從一開始就是非常自然簡單的。但是,由於iOS本身的變化,應用也在外觀上又一些變化。導航欄和按鈕樣式在iOS 6和7中都進行了更改。

9,PCalc

看看蘋果App Store 10年來那些應用設計演變引領的潮流

PCalc的故事從App Store推出的前10年就開始了,開發人員James Thomson 於1992年為Mac 發佈了應用程序,並一直延續至今。PCalc從一開始在iOS運行就是完全自定義的界面,並且有很多自定義的選項。

用於iPhone的PCalc 的第一個版本是從Mac儀表盤小部件移植而來。有光澤的按鈕和深藍色LCD面板與應用程序的圖標相匹配。在2008年12月,一個名為Twilight的熱門主題添加了更加詳細的圖形和類似於默認iOS計算器的配色方案。Twilight後來更新了視網膜並支持更大的顯示屏。

看看蘋果App Store 10年來那些應用設計演變引領的潮流

2013年,PCalc採用了名為“Samurai”的新默認主題和圖標,適配iOS 7的扁平設計。PCalc的圖標在2016年3月再次更新。自iOS 10.3發佈以來,Apple已允許第三方應用程序動態更改其應用程序圖標,而無需向商店提交新版本。PCalc於2017年5月開始充分利用該功能,推出了各種各樣的備用圖標供您選擇。

10,Yelp

看看蘋果App Store 10年來那些應用設計演變引領的潮流

看看蘋果App Store 10年來那些應用設計演變引領的潮流

與Facebook一樣,Yelp的iPhone界面多年來發生了重大變化,但由於使用了一致的導航欄顏色,因此品牌識別度非常高。由於與Apple Maps的深度集成,該應用程序越來越受歡迎。

2009年8月,Yelp將一個基本的增強現實界面隱藏在iPhone應用程序中,用於定位您周圍的企業。雖然它當時只是一個新奇事物,但鑑於ARKit應用程序的興起,這一功能在今天仍然具有先見之明。

2010年1月,Yelp主屏幕推出了 3×3網格快捷菜單。界面在風格上不斷完善,直到整個應用程序在2013年10月重新設計,界面更加扁平,更加突出“附近”標籤。

Yelp的最新更新通過顯示與您相關的附近的內容,展示更多基於地理位置的內容。

二、圖標

看看蘋果App Store 10年來那些應用設計演變引領的潮流

比較所有上面列舉的10個應用的圖標迭代。在過去十年中,一些圖標保持相當一致,只進行了細微的改進,其他圖標每隔幾年就重新設計一次。

在App Store推出時,高光的圖標設計佔統治地位。隨著設計師和開發人員逐漸建立了圖標設計規範和多年來的實踐經驗,細節和更多色彩的運用已經悄悄出現在許多圖標中。

三、個性

看看蘋果App Store 10年來那些應用設計演變引領的潮流

早期的iPhone應用進入的是一個未知的世界,除了蘋果公司自己的小型股票應用外,應用的界面和交互方式沒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設計師和開發人員可以完全自由地進行實驗。

儘管如此,許多早期的應用看起來感覺非常相似,因為用戶和開發者都在互相測試。早期的反饋和反覆試驗很快就會影響每個應用的發展方式。然而幾年內,大多數應用都找到了自己的方式,並開發出獨特的風格和個性。隨著硬件功能的改進,設計差異逐漸從靜態圖形轉變為動畫和動態界面。

在iOS 7引入的設計規範將設計人員和開發人員又重新拉回來,許多應用開始通過感官體驗選擇來區分自己,而不僅僅是界面設計的不一樣。所以用戶體驗的重要性導致近年來用戶體驗(UX)設計的普及。

四、未來10年

2008年,誰也無法準確預測App Store會發展到如今的繁榮。創新源於創新,iPhone用戶的品味和習慣塑造了開發人員不斷的創新。

可以說,未來是不可預測的,即將推出的iPhone和iOS版本肯定會以不可預見的方式改變應用的格局。一個新的設計趨勢明天將席捲全球。即使在10年後,未來也是令人興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