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經被學校勸退、被追殺、找不到工作,卻終獲諾貝爾獎

對於全世界的人民而言,3月14日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日子。

這一天,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馬克思去世。

這一天,2018年的這一天,繼牛頓、愛因斯坦後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因病去世。

還是這一天,攻克梅毒的醫藥學家埃爾利希出生,幾十年後,另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出生。

愛因斯坦的理論被視為“人類思想史中最偉大的成就之一”,他的相對論影響了整個世界的科學進程,並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以色列第1任總統魏斯曼死後,以色列政府請愛因斯坦任第2任總統,他直接拒絕。

但是,回顧這位男神的一生,與我們大部分人想的根本就不一樣:

——他的家庭不是高幹知識分子家庭,相反,他就是一個很普通家庭出生的孩子。

——他的學習不是很優秀,反而打小就是學渣,3歲開始學說話、初中偏科、高中被學校愉快的勸退、沒有高中畢業證。

——大學入門考試兩門不及格、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兩次失業,窮困潦倒。

但是,他還是成功了。

他曾經被學校勸退、被追殺、找不到工作,卻終獲諾貝爾獎

1879年3月14日,愛因斯坦在德國烏爾姆市出生,他的父母是猶太人,他是一個出生在非常普通的家庭裡的孩子。

愛因斯坦在3歲那一年還不會說話、反應遲鈍,整天像個木頭疙瘩、沒有靈氣、又傻又蠢。他的父母越發著急和懷疑,這孩子是不是智障?但是,他的母親發現好像又不是這樣的,當她在彈鋼琴時,愛因斯坦會一動不動地聽著,有時表情或喜悅、或嚴肅;而愛因斯坦對父親帶回來的玩具不屑一顧,他就喜歡獨來獨往,躲開小夥伴們,一個人做那些在別人看來顯得枯燥的事。

4歲那一年,愛因斯坦終於會說話了,總算不用擔心是啞巴了。

剛剛放下的心又提上來了,愛因斯坦少言寡語、不願意與別人交流,家人以為他有交流障礙症,有一次他的父親帶了一個羅盤,他就奇怪為什麼這根針總是牽動他的心,喚起了這位未來的科學巨匠極大的好奇心。

上小學的愛因斯坦就是一個徹底的學渣。

——各科的學習成績中,愛因斯坦沒有一項令老師滿意。

——課堂表現也非常令人奇怪,其他學生聽的入神,他一直髮呆。

——偏科情況也嚴重,拉丁課、希臘文考試不及格是家常便飯,對邏輯課興趣大,經常提出老師無法答出的問題。

在老師眼裡,愛因斯坦就是一個差學生,整個學校的反面典型,上課不專心、不肯記憶背誦、性格怪僻、作風懶散、萎靡不振,而在父母的眼裡,也對他非常失望。

他曾經被學校勸退、被追殺、找不到工作,卻終獲諾貝爾獎

1888年10月,9歲的愛因斯坦進入路易波爾德中學學習,讀了6年,他不滿足於老師課堂上講的東西,他喜歡逛書店買書、去圖書館借書,主要看歐幾里得的幾何學以及阿基米德、牛頓、亞里士多德等人的書,同齡人根本看不懂這些書。

喜歡看這些大家不愛看的圖書、喜歡一個人踱步思索,很快愛因斯坦變成一個“離群索居”的人,於是有一個綽號,他被叫做“孤獨的小老頭”。

這個小老頭學習成績一般,喜歡鑽研但是他的老師繼續不喜歡他,諷刺他說:“讓你學數學,恐怕是上帝的一個錯誤。”,因為他所提出問題,搞的老師答不出來,老丟面子,就這樣過了不被喜歡、孤獨的六年。

16歲這一年,訓導主任把愛因斯坦叫到了辦公室說:“愛因斯坦先生,如果你想離開這所學校的話,將會受到歡迎的。由於你的存在,破壞了學生對老師的尊敬!你帶壞了班級的風氣。”

就這樣,愛因斯坦就被退學了。

1895年秋天,愛因斯坦坐上了開往瑞士蘇黎世的列車,找了關係,獲准參加瑞士聯邦工業大學的入學考試,這一次考試,數學、物理還不錯,還有兩門不及格,根據校長的推薦,愛因斯坦在阿勞中學補習了整整一年。

他曾經被學校勸退、被追殺、找不到工作,卻終獲諾貝爾獎

這一年,愛因斯坦決定不再做德國人,他想加入瑞士,他討厭德國,認為那裡像座地獄,這邊撒手了,沒有了德國國籍,那邊的瑞士國籍還加入不上,瑞士規定要到24歲才能辦理手續,於是愛因斯坦成了一個沒有國籍的人。

1896年10月29日,愛因斯坦終於考入了聯邦工業大學,讀物理學。

在大學,不喜歡上課、經常無故曠課的愛因斯坦,老師也不喜歡。那時,愛因斯坦有一個同學叫做馬爾塞羅·格羅斯曼,喜歡把細微而條理分明的筆記分享給愛因斯坦,這樣不太上課的他也順利畢業了,一個學渣最終成為一個學霸了。

1900年,畢業了半年多的愛因斯坦也沒有找到工作,他去意大利的父母家,也沒有找到工作,不得已又到回了瑞士,終於在1901年5月找到了一個教師的工作。

6個月後,來了一個正式的教授,愛因斯坦就被開了,又失業了。

朋友看不下去,就推薦他去了一個私立中學,崗位:補習老師,但是太有個性的愛因斯坦很快被解僱了。

愛因斯坦幾乎陷入了絕望。

年邁的父親卻還在為他的生計而奔波勞累,愛因斯坦幾乎絕望了!

他曾經被學校勸退、被追殺、找不到工作,卻終獲諾貝爾獎

絕望不了多久,在格羅斯曼幫助下,愛因斯坦終於在一個專利局得到一份穩定的工作。

一個學渣、一個孤獨的老頭、一個不被老師喜歡的學生、一個找不到工作的愛因斯坦終於可以穩定下來了。

在專利局工作的那些年,人家一天的活他3個小時幹完,剩下的時間研究物理學,沒有名師指導、沒有學術體系、就自己學習和折騰,終於發表了一系列論文,1905年3月愛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假說,解決了光電效應問題。1905年4月他向蘇黎世大學提出論文《分子大小的新測定法》,取得博士學位。

1915年,愛因斯坦又先後發表了四篇論文,廣義相對論誕生了。一年後,愛因斯坦繼續完善自己的理論,完成了長篇論文《廣義相對論的基礎》。

1919年,英國通過實地觀察測量,驗證了廣義相對論的結論是正確的。

愛因斯坦成為新聞人物,整個科學界為之震動,其理論奠定了現代物理學的根基。

1921年獲得諾貝爾獎,並接受了普林斯頓大學的榮譽學位。

他曾經被學校勸退、被追殺、找不到工作,卻終獲諾貝爾獎

這位科學的巨人繼續保持對德國的厭惡,尤其1933年納粹上臺後,愛因斯坦發表不回德國的聲明。

1933年3月20日,納粹搜查他的房屋,他發表抗議,抗議無效,愛因斯坦全家在德國的財產被沒收,著作被燒燬。

1933年7月,愛因斯坦改變絕對和平主義態度,號召各國青年武裝起來準備同納粹德國作殊死鬥爭。

1933年9月,納粹以2萬馬克懸賞要殺死他,9月9日,愛因斯坦渡海前往英國,永遠離開了歐洲。

在愛因斯坦去世前,他一直比較忙,一會兒搞點科學研究、發明創造,一會兒倡導世界和平、積極參與政治,就這樣折騰到1955年。

1955年4月15日,愛因斯坦因病去世,遵照其遺囑,骨灰被秘密保存,不發訃告,不舉行公開葬儀,不做墳墓,不立紀念碑。

他曾經被學校勸退、被追殺、找不到工作,卻終獲諾貝爾獎

說真的,不是特別瞭解他的歷史,尤其是這麼高深的物理、數學等頂端領域,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而言,我們可以享受科技的魅力,但是無法去欣賞科技的美。

唯一可說的,一個人即便身處逆境、即便一無是處、即便沒有人去認可你、即便沒有人欣賞你,這世界終究有你的存在、你的未來。

這是我欣賞他的最重要品質。


作者:藍胖,一個業餘歷史愛好者,其中史料或觀點或有紕漏,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為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