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芽快訊|ofo海外接連「失地」,摩拜謹慎布局,「國際化」這條路究竟能走多遠?

新芽NewSeed(www.NewSeed.cn)7月18日消息,據德國新聞電視頻道網站報道,共享單車ofo小黃車在柏林試水3個月後,將暫時退出德國市場。據悉,在柏林投放的約3000輛小黃車將被清理並轉移至歐洲其他市場。

ofo的一名負責人表示:“這是基於相關市場表現做出的一項戰略決定”,因此不排除其重返德國市場的可能。

雖然在2017年9月,ofo於第67屆法蘭克福車展上宣佈,將在德國其他的重要城市進一步提供共享單車服務的計劃,但至今柏林都是其在德國的唯一投放地,由此判斷ofo佈局德國市場的計劃可能一直都不太順利。

除此之外,就在上週,ofo宣佈要著手關停在澳大利亞的業務,將在未來的60天內,逐步結束公司在澳大利亞的運營,並將單車從街道上移除,放置在倉庫中。而共享單車使用率較低或是ofo退出該市場的主要原因。

因為據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研究發現,澳大利亞共享單車使用率為全球最低,在悉尼地區,共享單車每日均使用量只有0.3次,而其他國家的數字則為2到6次不等。

據資料顯示,ofo於2017年後半年進入澳大利亞悉尼,並獲得新南威爾士州自行車協會Bicycle NSW背書。按照計劃,ofo最先在阿德萊德市進行了試運營,首先在悉尼市區投放200輛小黃車,後期在臨近的瓦維爾利和內西市議會區域進行增投。

在澳大利亞,ofo小黃車的費用為每30分鐘1澳元(約5.1808元人民幣),一次騎行最多5澳元(約25.904元人民幣),沒有押金或會員費。此後,ofo再未透露過澳大利亞市場的詳情,直至上週宣佈退出。

在此之前,ofo已宣佈退出中東和以色列地區。並且除了浦那市,ofo 也於今年6月終止了印度其他城市的業務,其印度分公司的大部分員工已被解僱,這距離ofo進駐印度開展業務僅過去2個月而已。

而與上述地區相對應的是,ofo在新加坡、美國和法國等地表現還算不錯。據ofo方面公佈的數據,截至今年5月,ofo新加坡累計訂單量突破2500萬單,用戶約佔總人口五分之一,平均周訂單約100萬單。進入美國市場10個月,已經為近30座城市提供服務,今年一季度訂單量突破100萬。在法國巴黎、米蘭等城市,用戶數量至少超過投車數量的10倍,甚至達到數十倍。

這也就不難理解,在不久前的7月6日,ofo宣佈海外市場已經完成開拓業務階段,將開啟海外第二戰略階段,深耕重點市場,ofo創始人兼CEO戴威將直接負責海外業務。進入海外新戰略階段後,ofo將對新加坡、美國、法國這一類規模大或增長迅速的地區進行精細化運營。

而ofo的老對手,剛被美團收購的摩拜,從去年3月開始也一直在進行海外佈局,相對於ofo來說,摩拜海外擴張的腳步更為謹慎。

目前,摩拜已進入新加坡、英國、意大利、日本、德國、美國、韓國等多個國家,數量相對於ofo較少。只是雖然ofo退出了德國市場,但摩拜卻在德國日益站穩腳跟,不僅宣佈自己已是柏林最大的共享單車運營商,還在杜塞爾多夫和科隆等地開始投放共享單車。

在獲得了美團APP的流量入口之後,燒錢模式不再繼續,但摩拜的國際化戰略也並未停滯。7月12日,摩拜宣佈與日本富士急行株式會社合作,正式在富士市投入運營。據瞭解,富士山地區也是摩拜繼福岡、奈良、神奈川等城市之後在日本開通服務的又一區域。

至於在此地投放的原因,摩拜方面表示,作為日本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之一,富士山地區擁有眾多景點,每年吸引超過2000萬人次遊客,該地區1-3公里的短途出行需求旺盛,與摩拜單車有著天然契合點。

國內市場日益飽和之後,海外成為了共享單車巨頭新的發力點,ofo與摩拜各有自己的優勢地區,但畢竟國外人口密度、交通狀況與國內有很大不同,如何站穩腳跟而不是接連退出,仍需要這兩大巨頭好好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