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名將系列:自比霍去病的猛將,卻寫出南朝唯一氣勢之詩

在南朝齊、梁時候,詩歌已經形成了一種稱之為“齊梁體”的詩風,在題材上多選取的是風月,而形式上多追求音律工整、辭藻豔麗。就是在這種風氣下,一位沒有什麼文化的猛將,卻寫出了一首慷慨陽剛的五言詩,震驚了當時的文人墨客,贏得人們的一片稱讚。這首詩是光華殿的一次宴會上作的,因此叫作《光華殿侍宴賦競病韻》在讓我們先來欣賞下這首詩:“去時兒女悲,歸來笳鼓竟。借問行路人,何如霍去病。”在一片浮華詩風中,這首詩顯得如此獨樹一幟,難怪范文瀾先生在《中國通史》中認為此詩“確是南朝唯一有氣勢的一首好詩。”

南北朝名將系列:自比霍去病的猛將,卻寫出南朝唯一氣勢之詩

霍去病

這位問人“何如霍去病”的就是南梁的開國名將——曹景宗,這首詩寫於他在鍾離之戰凱旋後,梁武帝在光華殿的宴會上。鍾離之戰在之前聊到韋睿的時候提過,這都是後話,讓我們還是先從頭認識一下曹景宗。

曹景宗字子震,他的父親是南朝宋的徵虜將軍曹欣之,出生於將門世家的曹景宗從小就善於騎射,勇猛過人。不到二十歲就能用一張弓殺退數百強盜,從此曹景宗的膽略和勇武就逐漸被人們熟知。年紀輕輕的曹景宗不僅勇猛,而且志存高遠,經常讀史書的他每次讀完《穰苴》《樂毅傳》後,都會發出和漢高祖劉邦一樣的吶喊聲:“丈夫當如是!”一身了不起的本事,一顆不甘平庸的心,註定了曹景宗不平凡的人生。

南北朝名將系列:自比霍去病的猛將,卻寫出南朝唯一氣勢之詩

曹景宗

南齊建元年間,任天水太守的曹景宗在鎮壓天水蠻族叛亂的過程中表現活躍,開始嶄露頭角。建武年間,曹景宗多次抗擊北魏的入侵,在圍攻馬圈時,還曾經率領兩千人擊敗了北魏名將中山王元英的四萬援軍,突出一個有勇有謀。建武五年,後來的南梁開國皇帝蕭衍被任命為雍州刺史,當時的南齊形勢已經一片混亂,曹景宗很看好蕭衍,蕭衍也非常看重曹景宗,兩人經常一起喝酒聊天,成為了很好的朋友。兩年後,蕭衍起兵討伐南齊政權,曹景宗聽到消息後,馬上帶領著人馬投奔到蕭衍帳下。公元501年,曹景宗攻破郢城,直逼建康,東昏侯蕭寶卷讓部下李居士抵禦曹景宗,曹景宗率部長途奔襲到建康,人困馬乏,還沒有來得及紮營修正,李居士於是乘機進攻曹景宗,卻被曹景宗力戰打敗,後來曹景宗又和王茂、呂僧珍一起打敗了南齊的徵虜將軍王珍國,等到蕭衍建立南梁的時候,曹景宗因功被封為平西將軍、竟陵縣侯。

公元506年,北魏命元英南攻梁國,北魏軍包圍了鍾離城,在這裡,曹景宗迎來了一生最輝煌的時刻。昌義之在鍾離城中被圍,蕭衍命曹景宗率領20萬大軍前去救援,又命在合肥駐守的南梁名將韋睿(韋睿的事蹟見前文)增援,並且受曹景宗的節制,這個安排十分的巧妙,韋睿為人謙遜,不喜歡爭名奪利,而曹景宗卻喜歡貪功,這樣的安排曹景宗肯定十分滿意,韋睿也不會介意,而且曹景宗對待別人十分的傲慢,唯獨對同州的韋睿敬佩有加,在他面前十分謙遜,這兩個人配合的天衣無縫,蕭衍得知以後,也很是欣喜,讚道:“二將和,師必濟矣。”

南北朝名將系列:自比霍去病的猛將,卻寫出南朝唯一氣勢之詩

元英

梁軍數次擊退了魏軍的進攻,曹景宗找了幾個水性好的士卒潛水進入鍾離城,告訴昌義之援兵已經到來,這讓城內的守軍重新煥發了鬥志。楊大眼是北魏的一員猛將,聽說曹景宗在自己的營寨以南筑壘,就率軍來攻,卻被曹景宗擊敗了,這嚴重打擊了北魏軍的士氣。等到三月淮水暴漲,曹景宗和韋睿分兩路進攻魏軍,魏軍大敗,幾乎全軍覆沒,鍾離之戰以南梁完勝告終,曹景宗帶著1萬多俘虜,數千匹馬,得勝回朝,這就有了文章開頭部分那首充滿氣勢之詩。

南北朝名將系列:自比霍去病的猛將,卻寫出南朝唯一氣勢之詩

鍾離之戰

公元508年,也就是鍾離之戰後的第二年,曹景宗在去江州赴任的途中病逝,享年五十二歲。曹景宗不像韋睿那樣,他不是一個完人,鍾離之戰中,他貪功冒進,結果天降暴雨,導致士卒被淹死;他的軍紀敗壞,自己也非常貪財;他非常好色,家中的妾妓達到百人;同時他又十分的傲慢,除了蕭衍和韋睿,從不把其他人放在眼中。但是他非常重義氣,自己的朋友張道門因牽連被殺,只有曹景宗敢去替朋友收屍,他不拘小節,嚮往著能像霍去病那樣,建立不朽的功業。毛主席對於他的評價也非常的中肯,認為“(曹景宗)良將也,僅次於韋睿,裴邃。”“景宗亦豪傑哉。”雖然沒有達到霍去病那樣封狼居胥,但是他所建立的功績,也足以讓他成為南北朝的名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