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協自我檢討!終於清楚地認識中國足球,值得給贊

近日,《學習時報》召開了一場研究中國足球問題的座談會,中國足協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張劍也參加了本次會議。在會議上,張劍針對各種問題進行了解答。張劍主動承認:“過去,我們對足球運動發展規律認識不夠清楚,沒有真正做大後備人才的規模。”足協官員會進行自我檢討,是一種進步,當然,張劍說的也是事實。

足協自我檢討!終於清楚地認識中國足球,值得給贊

張劍強調,人才的出現是結構性的。沒有群眾基礎的青訓寸步難行,沒有高水平的職業聯賽就不會有足球人才的出口。他說了一個數據:2017年日本青少年註冊人口達到70萬,而我們只有9萬多人。教練員與裁判員的數據都和日本有較大的差距。青訓這一塊我們忽視了太多年,而現在足協終於知道這對一個國家足球的發展是起到決定性作用的,也花了很多力氣投入很多資源來發展青訓。

足協自我檢討!終於清楚地認識中國足球,值得給贊

張劍說:“各種數據表明,中國足球與足球強國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包括足球的普及、足球人口、足球規劃和足球文化建設等等。”的確,對於足球強國,看球與踢球是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因為有重大比賽才會看,平時就會支持各種球賽。多年的沉澱,讓這些國家的足球文化深入骨髓。沒有二三十年,中國達不到這種層次。

足協自我檢討!終於清楚地認識中國足球,值得給贊

張劍說:“中國足協將市場機制看作足球發展的主要方向,以市場為導向,加大資源整合、加強市場開發,逐步建立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不過,對於外援引援政策的限制是不是嚴厲了一些呢?中國現在的聯賽需要外援帶來活力、經驗與技術。

不管怎樣,張劍的這次發言是足協官員說得最深入最貼切的一次。清楚地認識自己是提升自己的關鍵一步。相信只要把具體工作真正落實了,而不是停留在講話層面,那麼中國足球將真正地獲得提升,未來勢必會成為世界盃的常客。(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