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降價?我們暴走了東西南北13個中介門店尋找真相

隨著政策升級,成都房地產市場降溫,此前“萬人搶房”的局面似乎已成為歷史,越來越多中籤率100%的樓盤開始出現。

近期,二手房市場也是出現了不少降價的聲音。

“淺水半島 歐式精裝套三雙衛 保養很好 戶型通透 直降10萬誠售。 ”

“一品天成 精裝套二 單價1.7萬 直降20萬 急售 全中庭 隨時看房。”

“急售 送車位 省8萬費 錦西 品質小區 對中庭。”

……

這些都是全全最近在買房群裡看到的一些二手房降價的消息。此前也有媒體報道,認為二手房價格的確開始出現鬆動。

那麼,二手房市場的真實表現如何?價格下降幅度有多大?究竟是普降還是個案?為此,全全特意選取了成都東南西北各個方位挑選了幾個熱點板塊的13家中介門店進行走訪。

此次走訪的門店分別位於:

城東——東郊記憶,

城南——金融城,

城西——金沙,

城北——昭覺寺。


二手房市場去化率走低 鏈家6月帶看率減少28%

在跳蹬河的匯廈沙河錦庭小區內,鏈家的工作人員告訴全全,該小區房源是區域內唯一有小區環境的非安置房,並且臨近地鐵又是學區房,去年只要有房源掛出來,3天就可以成交一套。

到了今年,全全看的這套房源掛出來已經4個月了,目前依然沒有成交跡象。據悉,該門店去年月均成交量在6套左右,而今年一個月僅可成交2套。

二手房降價?我們暴走了東西南北13箇中介門店尋找真相

△鏈家門店展示

位於金沙公交站附近的鏈家門店情況要好一些,7月中旬不到已完成4套房簽約的成績。門店工作人員向全全透露,2016年二手房火熱之時,門店每個月每人可成交2套房源,但是現在2個月也未必能簽下一單。

成都二手房去化率降低,但並不只有成都面臨這樣的局面。

鏈家數據顯示,整個6月,其監測的11個重點城市二手成交量全面下跌,其中天津環比減少53.8%,成都緊隨其後,環比減少47.2%。

與此同時,11城新增供需除了上海均齊齊處於負增長。同樣來自鏈家的數據指出,2018年6月,整個成都區域鏈家中介共計帶看顧客130301次,環比下降約28%,而天津、青島帶看客戶量分別環比下降33%和29%。

二手市場降溫最厲害的城市也是調控政策最嚴密的地方,很明顯,依靠“炒房”投機的通道正在一點點被堵死。


6月均價環比下跌1400元/㎡ 賣舊換新竟是降價急售“罪魁禍首”

在政策鞭策下,6月二手均價環比下降1400元/㎡,下跌幅度為7.8%。

搜索二手房網站可以發現,“降價”、“低於市場價”的字眼出現的次數變得多了起來,匯廈沙河錦庭2017年初售價10000元/㎡,2017年末價格達到25000元/㎡,而今年,中介帶全全看的房源單價為21000元/㎡,房東由於搖中離該小區不遠的招商中央華城新盤,因此想賣房給自己留點現金。

全全本次探訪一共實踩13套房源,其中8套由於房東換房需求出售。“515”新政之後,在以家庭為單位的限購條件下,賣掉一套再買一套成了多套房源家庭換房的途徑。而新房和二手房在價格上的“剪刀差”也讓不少賣家打起了換房之於還能置換一筆資金出來的如意算盤。

昭覺寺的招商雍華府一套房源已經掛出7月有餘,全全上門看房時,房東和家人也在。由於房東夫妻以及雙方父母均住在一個屋簷下,加之妻子懷孕家裡將添新成員,房東決定要換個更大的房子,無奈自己和妻子名下已有2套房,只能先賣掉一套才能買房。妻子懷孕中期房子就掛出來了,現在寶寶已有3個月,房子依然沒有易主。為了加快交易進度,房東主動將價格調低10萬,並囑咐中介,如果遇到誠心的買家,價格可以再談。

在與中介交流的過程中全全得知,降價的情況多出現在急售房源上,除此之外,大部分房東對於自己手中持有的房產依然抱有樂觀的估值態度。

中介認為,賣家雖然對515新政有所耳聞,但是對市場現下真實情況欠缺瞭解,如果遇到著急出售房源的房東,現在中介們會首先建議房東降價以吻合市場行情。


高端板塊依然傲嬌 老舊小區跌幅明顯

對於金融城的中介機構來說,該片區二手房屋降價情況並不多,甚至根據安居客統計數據顯示,金融城板塊二手房屋在主城區域單價整體下跌的情況下,環比上升了1.46%。

二手房降價?我們暴走了東西南北13箇中介門店尋找真相

△金融城二手房源價格展示

這也不無道理。由於金融城板塊分佈的多數是高端樓盤,對購買人群的要求相對較高,房源品質具有一定的競爭能力,篩選出的顧客多為高端人士,在此基礎上,整個片區的房屋單價是有支撐的。

對於客群被稀釋的二手房市場,房源的品質成了拉鋸戰至關重要的一點

全全梳理了房天下網站上近期降價幅度最大的100套房源之後,發現其中多為老小區。

例如,武侯區新南路42號院的小區,建於2000年,普通住宅,無電梯。目前在房天下上掛牌價格17400元/平方米;而一個月以前,其單價高達26175元/平方米,環比降幅達到33%;除此之外,武侯區森樺苑、沙門苑也經歷了同樣的大幅度價格下跌。

二手市場出現走低態勢,老小區首先經受考驗。雖然其或佔有區位優勢,但由於配套設施的滯後性,在產品選擇性多樣的二手房市場,區域的競爭力似乎並不能凸顯房源價值,降價成了老舊小區唯一的出路。

在市場大環境下,二手房的日子的確沒有之前好過了。

6月末,住建部等7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在部分城市先行開展打擊侵害群眾利益違法違規行為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的通知》更是堅定了購房者觀望待跌的心理。

市場預期的回落似乎成功邁開了第一步。

但是全全要說的是,房地產市場長期看好的大方向不會變,類似金融城這種符合城市發展的題材板塊也仍有潛力可挖。更何況個別新拿預售證的樓盤價格已經有隱隱的抬頭趨勢,二手房價格會何去何從全全也還會繼續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