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次高的父母,是這麼教孩子的

教育一直是一個永恆的話題

好的教育,是做孩子孝順的模範

層次高的父母,是這麼教孩子的

好的教育,是不當著孩子面抱怨

層次高的父母,是這麼教孩子的

層次高的父母,是這麼教孩子的

層次高的父母,是這麼教孩子的

好的教育,是不當著孩子的面哭窮

女兒佳佳自從上了幼兒園,特別喜歡和小朋友攀比,看見別人的新玩具、新衣服、鞋子總是纏著自己給她買。

為了改掉女兒的壞習慣,佳佳媽決定對佳佳進行“哭窮教育”。

去超市買東西的時候,她讓佳佳看看空蕩蕩的錢包,哀聲嘆氣地說“沒錢了”;有段時間,佳佳媽總是把這些話掛在嘴邊:“家裡連買菜的錢都沒有了”“這個太貴,所以不買”“家裡很窮,所以不買”……

…………

層次高的父母,是這麼教孩子的

以前和別人一起分享玩具、食物的佳佳,變成了吝嗇鬼。

更不可思議的是,佳佳居然主動撿起了垃圾,說要變賣成錢給媽媽,佳佳媽說家裡快變成了垃圾堆。太過於在意金錢,最終讓孩子變得心窮

好的教育,是不能讓孩子內心貧窮

《歡樂頌》中的樊勝美媽媽,“哭窮”的典型代表。樊勝美受媽媽影響,天生貌美的她骨子裡卻一副不自信,把安全感寄託男朋友身上,因男朋友買房沒有寫自己名而分手。

哭窮的父母應該明白,真正的貧窮教育也是弊端諸多。

今年最火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火爆各大網站和朋友圈!

相信追了這部劇的人,都會對國家某部委項目處長趙德漢這個人物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清楚地記得自己受賄的金額——兩億三千九百九十九萬五千四百元!

而面對滿滿一冰箱的人民幣,他竟然說出了這樣的話:

雖然趙德漢已經當了處長,封官加爵,坐享榮華富貴,但仍然是“窮怕了”,從表面上看,是小時候家境貧寒缺乏安全感的後遺症,但其根本原因是:兒童時代沒有受到家長良好的教育與指引。

層次高的父母,是這麼教孩子的

中國許多父母都有控制病,金錢上的控制尤甚。

家長的刻意“哭窮”,過早地讓孩子那幼小的心靈承受了苦難,孩子因此變得越來越自卑、內向、摳門。為此,在培養財商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把握好“度”,既要剋制孩子亂花錢的壞毛病,也要讓孩子在金錢上有安全感,能滿足孩子正常的購物需求,確保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