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學習的職場精進指南

高效學習的職場精進指南

持續踐行,我們一路同行

全文 2292 字 |建議閱讀 5 分鐘

文 | mickjoust

最近說職場說得少了,今天說說職場。

有人問,該如何變成職場人精?我很好奇,他到底是要把自己逼到什麼份兒上?

成精大可不必,但是要是能將高效的學習融匯到職場中,這樣的人一定是非常有競爭裡的。

你一定在面試中遇見過這樣的人,鼓吹自己的學習能力強,然而,可能後面等著面試的10個人都會這樣說,要是換成不斷持續踐行的你,該改怎麼描述自己的學習能力強?

1

對於不斷變換的IT行業,學習能力一直都是一個持續被關注的點,然而,很多時候,大家認為的學習能力強就是能多讀書,有好奇心。

卻忽略了身體年齡對認知能力的影響,這也是為什麼只要搜索程序猿35歲後該不該轉管理崗,會有那麼多人關注了。

但是年齡真的對學習能力有這麼大的影響?為什麼在國外有很多頭髮都花白的人還在編程?

或許,我們對在職場中的學習能力的認知存在偏見。

更或者,對學習的認知還停留在學校裡那種學習知識的認知上。

在職場中,需要的是不同的高效學習方式。

記得餘世維說過一句話,一定不要在上班時間看書。

這句話什麼意思?要學習怎麼能不看書呢?

這句話其實想表達的是,工作中本就是一個學習的場地,為什麼要浪費這寶貴的時間?(當然領導也會認為你是不是很閒!)

而很多剛畢業的學生,在剛開始工作時,常常就會犯這個錯誤,拿著一本厚厚的技術書,上班時間在那裡看。

這就是不明白什麼是真正的職場裡的高效學習?

真正的職場高效學習是,通過蒐集已知的信息,快速判斷、分析、解決未知問題的學習。

換句話說,高效學習的關鍵點是高效,而不是學習。

可能你聽得一頭霧水,簡單說,高效是平時自己花時間下來看書,求教,模仿身邊人的做事方式,培養的一種到需要解決問題時的思維狀態所顯示的效果,學習則是無時無刻都在隱蔽進行的動態過程,甚至有時到了下班時,總結,反思也成了學習的一部分,學習不只是只是本身的學習。

總結來說,就是職場裡的高效學習是一種看不見的隱式動態學習。

把高效的學習融合在工作中,發揮作用,才是讓學習高效的目的,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關鍵點在於融合。

為什麼很多人工作了很多年後開始慢慢變得迷茫?

就是因為始終沒有搞清楚職場中的高效學習到底說的什麼。

高效學習的職場精進指南

持續踐行,我們一路同行

2

具體來說,決定你升職與否的關鍵點在於你會不會抓住領導的痛點,很多人,工作了年,依然住不住痛點,有時連擦邊的重點都抓不住,自然成長就很緩慢。

這些人,長期處於迷茫中不知道怎麼抓住痛點,分析問題,並付諸行動,更不員會議花時間去學習該如何抓住痛點。

認為那些升職的人都是會拍馬屁的人,雖然其中有一些的確沒有什麼真才實學,但是別人能夠抓住領導的痛點,本身就是一個很有競爭力的能力。

痛點可以是很明顯的,當前那些急需解決的問題,比如,當前出現的業務問題,人員問題,還有一些是那些潛藏未被發現的問題,比如,領導想要改革的願望,突破的方向,實際遇見的資源阻礙等等。

我們常說的要學會抓住重點,其實就是說的一個人能不能在短時間裡看出問題到底出現在哪裡,然後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第二個常犯的錯誤是,工作中以時間為界限來判斷工作能力。

這是大錯特錯的,要看這個工作的可替代性的大小,如果是一個新員工通過兩三個月培訓就能做到的事情,這樣的事情長期做是沒有任何價值的。

而像做一次人數眾多的運營策劃方案,可能一個新員工和老員工的差別就能體現出來的。

這個思維痛點就在於,有沒有用是否成長和取得進步來判斷能力的大小。

這也為什麼有的人年紀輕輕就能坐上領導未知,除去運氣因素,能力中最重要的就是他們通常不會用工作時間長短來判斷能力大小,而是以最終的結果達成與否來衡量。

而這些會高效學習的人,1年時間等於別人2年甚至3年時間。

你是不是覺得很焦慮?


高效學習的職場精進指南

持續踐行,我們一路同行

3

焦慮也沒有用,我們需要做的是,想辦法去克服焦慮,不斷成長。

那該如何在職場中高效學習呢?

有三個建議——

首先,從實際問題出發,逐個擊破。

培養抓住痛點的一個好辦法就是——列出問題。這時就可以開始嘗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然後反思,再行動,培養洞察力,就能快速在職場場抓住痛點。

雖然這有點難,但是非常值得去做。

不要害怕問題抓得不準,一開始一定是抓不準,只要不斷堅持,洞察力就會越來越強。

其實這也是不斷思考的職場版本,誰說思考沒有用?只有那些不思考的人,未來才沒有出路。

其次,以是否成長來判斷技能效果。

我們的目的是在職場中進行高效學習,那判斷的標準就需要稍微修改一下,從累計的時間變為最終的效果是不是真的有效。

職場技能需要看是否有進步,而不是同一個技能不斷重複,直到危機出現的時候。

一定不要在工作很多年以後,變成了職場老油條,做安排的事很順手,卻始終無法抓住核心的問題,解決那些核心的問題。

任何問題都不是一次性全部爆發的,而是慢慢出現的,深入的過程也是漸進式的,逐漸解決小問題累積成解決大的問題。

最後,能力需要拆分。

通過不斷拆分來完成可以練習的小技能,職場高效學習的核心就是要學會拆分技能,秘密練習。

可以擺很多書在辦公桌上,但一定不要在上班時間看書,不管領導有沒有看到,因為同事可能因為這樣而記恨你。

你可以在下班後學習6小時,也不要在上班時間看書10分鐘。

學習是以結果為導向的,你花的學習要對最終的問題真實有效。

職場的技巧的書,可以看但是一定要結合實踐場景,不能想著自己什麼都懂了,而在實踐中出洋相。

持續踐行

高效學習的融合也是最近我想到的一個感悟,很多新人不知道該怎麼學習新技術,看不懂,也理解不了,實際上就是因為不知道怎麼在職場裡進行有效的學習。

而真正的下苦工都是默默無聞的,為的就是在真實的場景中一針見血的達到效果,而為了達到這個效果可能需要長期堅持磨鍊很久很久。

歡迎留言分享你對職場高效學習的不同意見。


持續踐行,我們一路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