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一名購房者 如何預防購房糾紛的發生?

作為一名購房者,你在購房時將面臨怎樣的風險或陷阱?如何預防購房糾紛的發生呢?今天小編將與大家就這些問題從法律的角度予以分析解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作為一名購房者 如何預防購房糾紛的發生?

一、新房買賣糾紛

1、售房廣告糾紛

商品房在預售階段尚未建成,購房者只能通過售房廣告瞭解房屋及小區環境的狀況,但大多數購房者到了最後會發現售房廣告或宣傳資料與實際存在較大出入,比如:在售房廣告中提到的小區裡的河流、小區裡的花園湖、綠化等。

遇到這種情況,如果合同中有約定的則按照合同的約定處理,向開發商主張違約責任。如果已經搬進去了,這些事實改變不了,業主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要求減少物業費繳納比例。

風險預防:

作為購房者在簽訂合同正本及補充協議過程中就必須確定廣告宣傳的具體詞語、具體內容,就雙方權利義務約定清楚,避免出現糾紛時無法維權。

2、精裝房屋質量糾紛

目前訴訟最多的糾紛之一就是精裝房屋質量糾紛。即:業主買到的是精裝修房屋,可以拎包入住。但是,當業主拎包入住的時候,發現這個房屋的質量存在明顯問題。

風險預防:

購房者在簽訂合同時,一定要約定好精裝修產品的品牌和型號,約定的越細越好,對於樣板間的展示,通過照片、錄像等形式將樣板間的設施及裝修固定下來,如有糾紛可作為證據使用。

二、二手房買賣糾紛

除了一手房糾紛之外,實踐中另一個房屋糾紛出現較多的領域就是二手房買賣,下面小編就二手房交易中常見的糾紛及其風險預防做簡單的彙總介紹,便於購房者在購房過程中預防風險,避免糾紛與損失。

1、房價上漲毀約糾紛

買賣雙方訂立合同時,房價較為穩定,因買方準備首付,賣方處理房屋剩餘貸款之際或買賣雙方在中介處訂立了《房屋買賣協議》後,房管局打印協議並過戶時,一方因房價上漲拒絕履行產權過戶、交接房款、交付房屋等後續合同義務。

風險預防:

購房者可以增加定金的數額,一旦賣方違約,其需要支付雙倍定金,這無形之中增加了賣方的違約成本,所以這樣可以儘量避免賣家因房價上漲而毀約的風險。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定金的金額不能超過合同總金額的20%,超過20%的部分,不具有定金罰則的效力。

另外,購房者要儘量將合同條款約定的詳盡細緻,防止因約定不明產生糾紛。

2、隱瞞房屋真實信息導致的糾紛

有一些賣家為了促成交易,往往會隱瞞真實信息,如房屋質量問題、居住環境問題等,在簽訂合同後另一方發現從而提起訴訟。

風險預防:

購房者在購房前可以向物業、鄰居瞭解情況,最好到現場看房,並在合同裡對可能出現的質量問題如何承擔作出明確的約定。

各地政策不同以具體實際為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