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縣」東平處處流露著歷史文化底蘊

東平歷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東平境內出土的青銅器,鑄造技術精湛,式樣精巧新奇,紋飾細密華麗,有周代青銅劍、箭鏃等兵器,漢代銅鏡和洗、鼎、壺、爐等生活器物,其中包含很多重器,如晉代虎符、宋代鐵觀音等。出土的玉器數量雖然不多,但不乏精品,如新石器時代玉斧、漢代憲王陵出土的銅縷玉衣片、漢代玉杯等。這些對研究古代東平地區的文明發展狀況、社會結構乃至風俗習慣、思想觀念、審美情趣、宗教信仰等均具有重要意義。陶瓷是一種立體的民族文化載體,近年來東平出土了大量的的陶瓷文物,不乏精品。其中漢代陶廚房為國家一級文物,漢代彩陶俑、唐代陶馬、瓷枕、注子等為國家二級文物。

“千年古縣”東平處處流露著歷史文化底蘊

唐代陶馬

歷史上東平曾為國、為郡、為府、為路、為州。悠久的歷史,造就了一大批名人志士,他們用自己的才華機智,在文學藝術、醫療科學、農業技術、民間工藝等方面創造了一個個輝煌,為中華民族的科學文明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主要有齊國皇后“無鹽醜女”鍾離春;西漢經學家夏侯勝勝、夏侯建;建安七子之一的劉楨;僧侶書法家安道壹、宋代父子狀元梁顥、梁固,元末偉大小說家羅貫中,明朝民族英雄戚繼光等。客居東平的名人有劉蒼、阮籍、司馬光等。

“千年古縣”東平處處流露著歷史文化底蘊

羅貫中

東平古代文化遺存豐富。1977年,山東省人民政府公佈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分別為白佛山石窟造像、北橋墓群、梁氏墓群、東平故城。1978年,全縣文物大普查,共普查到文物點400餘處。1985年,東平縣人民政府公佈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50處。1986年,東平縣人民政府公佈第二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1992年6月,山東省人民政府又公佈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分別為司裡山摩崖造像、理明窩摩崖造像、戴村壩,1994年12月,泰安市人民政府公佈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分別是溝壩遺址、王村墓群、百墓山墓群、東王林(王憲墓)、月岩寺、祥龍觀、仲子讀書處、臘山古建築群、清真寺、青峰山摩崖造像。1996年,對舊縣鄉進行文物普查,同年12月,東平縣人民政府公佈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2001年6月,白佛山石窟造像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千年古縣”東平處處流露著歷史文化底蘊

白佛山石窟造像

至2002年底,縣境內共發現較為重要的遺址、墓葬、古建築、石刻及革命紀念地500餘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待批2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53處;館藏文物2000餘件。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有53處:無鹽故城、須昌故城、鄣城故城、後邑故城、遂城遺址、陽穀邑故城、朱橋遺址、丁塢遺址、屯村鋪遺址、舊縣三村遺址、範村墓群、石馬古墓、一擔土古墓、路口古墓、趙橋古墓、焦村古墓、於寺古墓、孫百大百 墓、韓煦墓、大窪墓群、劉曜墓、孫覆墓、西王林、郭樓古墓、後銀山古墓、李將軍墓、龍山石窟造像、於寺石刻、長山石刻、黃石崖石刻造像、栲栳寺石刻、華巖洞石窟造像、靈泉寺石刻、雙塔山石刻、接山泉碑、清泉寺石刻、州城石刻、建修觀音堂等碑記、東平公冉子祠碑記、鏵山石刻造像、堯陵禪寺、永濟橋、程公祠、玉皇廟、秦氏節孝坊、恩褒三代坊、磨香寺、毛莊教堂、李所教堂、劉仲羽墓、東進支隊辦公室、東平縣工委誕生地、烈士陵園。

“千年古縣”東平處處流露著歷史文化底蘊

漢墓彩色壁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