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旅遊行業年度盤點:七宗「最」!流行歌也能帶動GDP

2017年是旅遊行業快速發展的一年,提升管制服務和加強營銷推廣是旅遊業不可或缺的競爭手段,市場趨於良性發展。旅遊儼然已經成為中國廣大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隨著國民消費潛力逐漸釋放,旅遊需求的多元化、碎片化開始形成,市場仍處於高速增長狀態。下面就讓小特給大家盤點一下2017年旅遊行業的七宗“最”。

2017年旅遊行業年度盤點:七宗“最”!流行歌也能帶動GDP

第一最:最主流的出遊方式——自由行

2017年全年國內旅遊人次達到近50億,人均出遊次數達到3.6次。其中國內自由行佔比97%。出境遊人次達到近1.28億人次,其中出境自由行人數佔比53%。隨著旅遊行業的信息透明化,大眾出行的消費理念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走馬觀花式的跟團遊已不被市場接受,省錢並非旅遊愛好者的首要參考指標,這也標誌著新的旅遊時代已經來臨。

2017年旅遊行業年度盤點:七宗“最”!流行歌也能帶動GDP

第二最:最好的出遊目的地推廣方式——親友圈

經調查數據顯示,28.1%的中國遊客會根據周圍親朋好友的推薦來選擇出遊的目的地。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下現在手機拍照的濾鏡功能,遊客將風景美化過的照片曝光在微信朋友圈,隨之立刻引來網友的圍觀,就這樣旅遊目的地得到極好的良性推廣。另一方面,大多數人旅遊都會結伴而行,關於目的地的選擇多少會參考朋友的意見,這種自行的傳播無疑也是最好的推廣。當然除了親朋好友的口碑推薦,綜藝影視劇的影響力的不容小視,原本不知名的泰國象島,經過綜藝節目《中餐廳》首期播出後,象島的旅遊追捧熱度增長547%。

2017年旅遊行業年度盤點:七宗“最”!流行歌也能帶動GDP

第三最:國內旅客推薦度最高的旅遊目的地——三亞

三亞經過宰客事件後,迅速整治,憑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最終再次成為遊客推薦度最高的旅遊目的地。三亞位於中國海南島的最南端,特色自然是水清沙白的海灘,枝繁葉茂的雨林及鮮嫩可口的海鮮。同時三亞也是多部商業大片的取景地,如《私人訂製》、《非誠勿擾》等。

2017年旅遊行業年度盤點:七宗“最”!流行歌也能帶動GDP

第四最:國內旅客關注度攀升最快的城市——成都

旅遊市場千變萬化,萬萬想不到音樂市場也可以和它完美結合。最近融入成都文化的兩首歌曲刷爆了朋友圈,一首是趙雷的《成都》,而另一首則是GAI的嘻哈音樂《火鍋底料》,意外地將成都的旅遊熱度推向新高度,擠進旅遊熱門目的地的前三甲。

2017年旅遊行業年度盤點:七宗“最”!流行歌也能帶動GDP

第五最:自由行旅客最愛的境外目的地——日本

日本因為距離較短,文化和飲食習慣與國內相近,氣候溼潤,國土以山地居多,自然風光優美,且注重環境保護和景區配套設施建設,吸引不少中國遊客。在日本購物、時尚遊的同時,又能夠欣賞日本的名勝古蹟,體會獨特的日式文化。另外,日本的櫻花、富士山及動漫可謂享譽全中國乃至全世界,被遊客評選為最愛的境外目的地也屬實至名歸。

2017年旅遊行業年度盤點:七宗“最”!流行歌也能帶動GDP

第六最:國內消費最高的旅遊城市——北京

北京保持現代化進程的同時,又不失對傳統遺蹟的保護,擁有豐富多樣的旅遊資源,吸引無數遊客到訪。天安門、故宮、長城、頤和園這幾乎是每一個國人嚮往的旅遊勝地,烤鴨、京劇、衚衕、四合院,時常出現在各大電影中。它既是國家首都,也是經濟和政權中心,消費自然不低,據調查2017年1-9月北京市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達到29610.28元,一間平常的酒店就得300塊左右。

2017年旅遊行業年度盤點:七宗“最”!流行歌也能帶動GDP

第七最:國內旅客最喜歡的美食——沙茶麵

中國人喜歡通過味道來記憶一座城市,走到哪吃到哪。沙茶麵,一個不被大眾熟知的小吃,在經過2017年度大數據提取分析,被評為旅客提及最多且最愛美食。經瞭解這是一種廈門當地非常知名的小吃,鬆軟爽滑的鹼面+新鮮可口的配料+濃郁鮮美的沙茶湯汁,這就是傳統沙茶麵的標配。沙茶麵雖然在國內不像雜醬麵、刀削麵這麼出名,但在廈門當地的店面從島內到島外,密度甚至高於沙縣小吃,可見熱度非同一般。

2017年旅遊行業年度盤點:七宗“最”!流行歌也能帶動GD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