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磚大余:農企貸款咋這麼難,銀行爲啥不能開進農批?該改改了

板磚大餘:農企貸款咋這麼難,銀行為啥不能開進農批?該改改了

各位農創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板磚大餘。昨天我分享了一個話題,主題是農批的未來是金融。今天就有朋友繼續提問:既然農批的未來是金融,那是不是可以把銀行開進農批?

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個話題,我今天將進一步跟大家分享。農批想做金融這個事情,其實很多農批市場都在嘗試,他們在想如何將銀行的資金引到農批來,給農批市場裡的商戶進行貸款。在這個事情上,很多農批嘗試了很多年,但都不成功。

將銀行資金引入農批不成功的原因是什麼?有這樣幾個原因:

第一,所有銀行的資金如果要進行貸款的話,它都需要貸款的一方要有基本的企業法人,這個法人的治理結構要比較完善,比如說可以正常的提交3張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正常的納稅。而實際上,市場上的這些商戶,我們都知道,他們很難正規化經營,也很難正常的納稅,這是導致銀行沒辦法進入農批為商戶貸款的一個原因。

第二,就算是銀行貸款給農批的商戶了,但是後面催收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因為農批裡的商戶普遍缺乏法律意識,沒有人替他管,這是銀行的第二個風險。

當然這時候,農批可以對銀行說我來替你管,實際上所有農批經營的工作是什麼呢?農批經營的實際上是對市場上所有商戶的招商、管理以及攤位和檔口的租賃。他們在做金融,在做催收這一塊是不專業的。他們經常會做“過”,導致銀行不放心。

農批做不了這個事情還有一個很關鍵的點——很多農批是國企性質,國企是不允許涉足太多元化的經營的。比如說一個經營農批、建設農批、做經營管理這樣的一個盈利的業態轉為做金融,很多在審批上無法通過。這也限制了農批無法做金融,無法去把銀行的資金引進來。

這樣我們就看到了這樣一個情況:銀行不敢進,成本高;農批不專業,做不了,不準做;商戶又很有需求;國家也三令五申要讓金融脫虛向實,要讓金融支持三農,要讓金融服務中小微。這樣一個大勢要求做,銀行不敢進、農批做不了的情況下,必然會催生一類新的服務機構,它能夠連接銀行、連接商戶、連接農批。

舉例說,調果師就是做的這個事情,調果師的做法就是和銀行、金融機構洽談,幫助他們講資金放到農批裡的商戶裡,然後幫助銀行監督所有商戶的貸前和貸後數據,這也就是調果師的財務數據記賬服務。

同時,調果師也和農批合作,農批邀請調果師來進駐市場,讓調果師成為市場中間的金融配套服務商。有了調果師這樣一個角色後,實際上解決了農批不敢幹、農企有需要、銀行不敢進的問題,解決了三方之間的矛盾。

調果師迄今一共整合了30多家資金方,目前整個業務推進是非常良性的,也獲得了非常好的反饋,調果師也在多個市場開展了業務。所以在當前的狀況下,調果師也非常歡迎有需要的農批和資金方來洽談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