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生:區塊鏈的本質是資產轉移,將促使華爾街消失

2018年7月19日,“鏈動世界 引爆未來”2018第六屆中國中小企業投融會暨區塊鏈發展生態峰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多功能廳舉辦。本次會議主辦方是中國中小企業協會,聯合主辦方為北大PE聯盟、塊馬財經,起風財經參與協辦。

大會中,多位行業專家和大咖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未來區塊鏈行業的發展和監管情況。區塊鏈聯合發展組織顧問王彬生髮表了以《區塊鏈市場含義及發展邏輯》為主題的演講,闡述了“當信息傳遞成本接近零時代的構想”。

王彬生:區塊鏈的本質是資產轉移,將促使華爾街消失

圖為區塊鏈聯合發展組織顧問王彬生

王教授的演講風趣大膽,以下是區塊鏈聯合發展組織顧問王彬生的致辭實錄,由起風財經(ID:QFCJ2018)整理:

區塊鏈技術90年代就有,但那時成本太高

區塊鏈行業會特別多,今年上半年參加的會比過去五年參加的會都多。從辦會的頻率來看,可以看到這個行業本身的增長

另外,從參會人員規模和國家對會議的態度,可以看到政府監管的態度實際上也在轉變。去年這一類的會全部叫停了,很多人把比特幣當做傳銷,一提起來是嗤之以鼻。今年我們又在國家會議中心開會了。因為區塊鏈是一個新東西大家對市場認知是轉變的過程

我是2013年參與區塊鏈市場的,當時以買賣比特幣的方式,後來有了以太坊。我從來不把這個看作是技術,為什麼?大家找一下文獻稍微看一下,因為我不懂代碼,我聽他們講。

區塊鏈這個技術90年代初就有,為什麼實現不了?原因很簡單,那個時候信息和智能社會的成本太高,這個技術原理不難,但是要想實現這些功能,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信息的傳輸成本必須足夠的低

在社會學上需要滿足兩個維度,誰都可以發佈信息,誰都可以記錄信息,這是問題核心。以往我們為什麼需要中國電信、移動、騰訊,需要集中化的信息模式?因為我們不說別的,單講經濟成本,那個時候不用中心化的方式根本就解決不了信息的傳遞和通信的問題

在過去一個村莊裡,大媽房頂上喊一嗓子,全村人都聽見了。現在信息成本的發展,加上區塊鏈技術,實際上也就是說讓我們喊一嗓子所有的人聽見了,這就是區塊鏈。微信你在群裡喊一嗓子,其他499個人都能看見,如果不是人為設定,微信群可以有15億人。未來發展極限全世界人都聽見了,可以記下來,就改不了。這就是區塊鏈。

區塊鏈不是高科技,是下一代的互聯網業態

所以,我認為區塊鏈核心問題不是技術問題,有很多人,包括地方政府把區塊鏈當成未來產業發展,定義成高科技,我說方向錯了。區塊鏈第一不是高科技,第二不是產業。為什麼?人類社會的整個科技進步走道今天以後,信息成本低到這種程度的時候。誰都可以在發佈信息,誰都可以記錄信息。二三十年前的互聯網,一說搞互聯的牛的很,今天誰認為互聯網是單獨的產業?不是了。你能說茅臺酒不用互聯網嗎?是一個社會業態。區塊鏈以我的理解來看,它就是下一代的互聯網的業態,不存在什麼高科技,什麼產業。把它當成產業發展出發點肯定是錯誤的。我不知道底下有沒有工信部的領導。

我是什麼會都參加,只要有時間,宣傳我的觀點。原因非常簡單,這種市場對機會的發現,往往決策部門、監管部門反映最不敏感,在座的多少人買賣過虛擬幣?三分之一還不到,你去體驗一下。從這個角度來說,國家一再講大力發展區塊鏈產業,各地方政府都在這喊,我就知道全是沒事幹。

以前互聯網結束了才喊出來互聯網+,區塊鏈、比特幣炒到十幾萬,才想起來區塊鏈的事,而且作為一個產業發展。首先這是我敘述的觀點。

信息的傳遞成本接近零是這場區塊鏈運動的時代前提,只有信息傳輸價格高就甭提區塊鏈。這就是說一個技術能夠引起社會變革,它的門檻必須足夠的低

大家想想最先買賣比特幣、炒以太坊的人,是哪些群體?是搞傳銷的。別看黨員一個億,都沒有炒,。搞傳銷的人最先發現這個市場的價值。為什麼?以前小時候背出來“春江水暖鴨先知”,年輕的時候背這詩詩情畫意,等我買賣了比特幣以後才發現這話的真實含義是什麼,為什麼鴨先知,鴨冬天在水裡邊泡著難受。這個群體在社會生活中監管不停的打擊,這些人最著急的。他們發現我手裡技術可以賺錢。恰恰印證了這個“鬼”東西沒有門檻。為什麼不傳銷火箭?麻煩。工程門檻太高。炒那麼高以後,有了後邊各種各樣的鏈出來了,口口聲聲說我們搞區塊鏈技術,我們只搞技術。在實際觀察一下,搞區塊鏈都在發幣。

因為鏈和幣的關係,就是談戀愛懷孕的關係,你只能談戀愛不能懷孕,從人性的角度這是一個墮落的表現。

區塊鏈的本質是資產轉移運動 華爾街將消失

區塊鏈技術的普及把傳統信息互聯網轉變為了價值互聯網,傳統的經濟狀態映射到虛擬社會,虛擬和現實進一步的結合。我有一個設想,霍金說如果有光速就時光倒流,我也學霍金,如果信息的傳遞成本為零的時候,虛擬和現實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你們沒辦法吧?

日常的生活舉止就可以看出來,幣圈會議最隨意,不是說故意。這是行為舉止和價值觀逐步的,這個東西和信息成本低有關。大家觀念發生變化了,你別裝。這個社會區塊鏈解決信息成本為零。

過去的社會什麼社會?過去是生產經營集中化,人員身份的精英化。過去專家最大的優勢是信息優勢,現在專家沒有優勢,專家是什麼樣在網上扒的一乾二淨。現實和虛擬進一步融合,這場運動的本質,我個人看是

資產轉移運動,工業誕生了,地主消失了,互聯網誕生了,工業巨頭消失了,信息成本為零的時候,這些互聯網巨頭即將消失。

為什麼說是一場資產轉移運動?區塊鏈和傳統互聯網最大的區別是,它是一場普惠運動,首先消滅是傳統金融體系。過去金融離老百姓的生活太遠,它因為壟斷最嚴格,其實也是最脆弱的。

區塊鏈這種新技術出現後,對金融進行了降維打擊,效率性變的很高。黑車司機,小飯館都能發幣,這是一個革命性的變化,在未來五年,每天西裝革履在證監會門口裝的時代即將結束。

我前一段時間去了華爾街,我往那一坐,就說了一句話:“華爾街的消亡進入倒計時”。那邊開一個會,都穿的西裝革履,我隨便一穿就去,比穿的西裝革履的人早了五分鐘,這就是一場資產轉移運動。

所以2018年下半年,包括2019年傳統大型互聯網上線上鏈,成為一個噴發式的局勢。上幣和上鍊是一回事,都上鍊了怎麼可能不發幣?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的結合,才是這場運動的意義。人工智能我的理解就是機器產生了思考,什麼叫物聯網?物聯網就是有了人工智能,物和物之間展開了交易。

物聯網本質是交易,不是連起來,是要交易。你搞對象,拉著對象的手要搞,否則拉手幹嗎?

所以資源協作時代即將到來,那時候,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是價值流通工具。他們之間語言一定不是美元,他們之間的結算工具,是代碼。所以我認為美元將逐步退出流通領域,90後一定會看到這一天。

區塊鏈時代我們賺什麼?

區塊鏈技術的普及,解決的是人類社會工業化以來財富從集中化向分散化、協作化轉變的問題。其實以太坊和比特幣的白皮書非常簡單,量子技術可能會終結這場運動。不過區塊鏈時代我們到底賺什麼?這話是大家最想聽的,賺美元?美元不是方向,不是未來。賺幣?太多,幣就所謂的鏈,將來各種各樣的鏈會非常多。不過我到80歲能記住初“鏈”就不錯了。

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因為財富的方式在未來要發生變化。我們農業時代的財富是有房子有地,在區塊鏈時代是有幣沒幣。

不過區塊鏈時代一旦成熟起來,已經不是有幣沒幣的問題,而是有沒有用,這跟你有沒有幣沒關係。所以說賺幣的話,幣太多了。有可能賺了一堆幣卻只是紀念品。這是我參與這場運動最大的困惑。

總結一下,面對區塊鏈,我們不得不加入大趨勢。現在主體是85後、90後。很多人談監管,其實你創業的話,只要不跑路,國家一定不打擊你。國家打擊的是跑路的。

但你又不可能不加入進來。我感覺這場運動的過程會讓大家在情感上非常痛苦。說個幣圈最經典的段子,小太監和老太監的對話,小太監說你為什麼那麼富?因為我割的早。我們以前以老自居,現在互聯網把一切改變了,年輕人可以過早的獲取信息,過早的獲取經驗。真正實現了後生可畏。年齡大的人在年輕人面前沒有優勢了。

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