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台「擴大開放100條」 浙江能分享哪些紅利?

上海出台“扩大开放100条” 浙江能分享哪些红利?

上海出台“扩大开放100条” 浙江能分享哪些红利?

“擴大開放100條”!這兩天,上海的這則重磅消息引起了各方關注。7月10日,上海市舉行進一步擴大開放推進大會,隨後制定了“擴大開放100條”行動方案。

據介紹,這100條聚焦五大領域,即:以更大力度的開放合作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能級、構築更加開放的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體系、打造司法保護和行政保護協同的知識產權保護高地、建設服務全國的進口樞紐口岸、營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那麼,這大氣磅礴的“100條”能為浙江帶來哪些紅利?又能從中借鑑什麼經驗?為此,記者專訪了浙江省商務研究院院長蘭健。

蘭健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八八戰略”中提到,要進一步發揮浙江的區位優勢,主動接軌上海、積極參與長江三角洲地區交流與合作,不斷提高對內對外開放水平。今年是“八八戰略”提出十五週年,浙江召開了全省對外開放大會,提出了新時代浙江對外開放的重點工作和舉措,此次上海召開進一步擴大開放推進大會提出的“上海擴大開放100條”行動方案,在著力深化自貿試驗區建設、做優開放平臺和載體、推動對內對外開放聯動、建設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等方面,與浙江的開放政策內涵和表述相近。但由於上海和浙江兩地產業基礎、發展階段不同,因此開放政策各有側重和亮點。

上海擴大開放100條措施的前兩個部分49條措施涵蓋了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加大放寬服務業特別是金融業准入,製造業方面放寬外資股比限制特別是汽車、飛機、船舶產業的外資限制,是對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論壇上的講話精神的全面落實,也體現了上海實現更高水平的投資自由便利化政策的決心和力度。蘭健建議,浙江要抓住上海推進金融機構集聚和金融市場開放、擴大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開放的契機,深化長三角區域開放合作,對標上海,率先將嘉興、湖州建設成高質量外資集聚先行區,促進更高質量的一體化發展。要借鑑上海深化自貿試驗區建設、海關特殊監管區管理創新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加快複製推廣上海自貿區的試驗成果,加快落實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繼續深化改革創新,強化自貿試驗區改革與全省改革的聯動,進一步放大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的溢出效應。

上海與浙江都把創造一流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作為重點。上海在擴大開放100條中,四分之一的舉措涉及到簡化外商投資程序、時間、降低成本,全面深化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和營商環境改革、建設開放共享、內外聯動的高標準知識產權保護高地。對標世界銀行的營商環境標準,蘭健表示,浙江正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牽引,在開辦企業、獲得施工許可等環節,辦事程序簡化、時間縮短、成本降低,企業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提高。在對外資的審批管理方式和知識產權保護方面,上海將實施“事前承諾+事後檢查”為主的審批管理新方式,推進實施相關的管理辦法,通過政府出臺實施知識產權相關行政法規,建立知識產權保護機制等先進經驗值得浙江學習借鑑。

上海要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的進口促進新平臺。擴大開放100條措施中,四分之一的條款涉及辦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打造服務全國的進口貿易專業服務平臺,營造高效便捷的進口貿易環境,以及推進藥品醫療器械進口樞紐口岸建設。蘭健建議,浙江要擴大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溢出效應,加快建設進口商品“世界超市”。要發揮浙江的區位優勢、市場優勢、浙商優勢、渠道優勢,建設四大都市區核心城市的高能級進口平臺。主動對接上海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借力發力,加快培育進口生態鏈。學習借鑑上海在簡化進口通關程序,以及簡化外錨地保稅燃料油加註船舶出入境手續等方面的做法,密切關注上海探索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探索構建跨境貿易管理大數據平臺,實現進口貿易智慧通關新模式,探索建立來華就醫簽證制度等創新做法,為浙江自貿試驗區謀劃推進2.0版,尤其是爭取醫療旅遊領域開放,提供可複製的經驗。

那就趕緊來關注我們

新浪微博:江乾區工商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