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流離、血淚,克羅埃西亞狂想曲是怎樣練成的!

世界盃已經落幕。在最後一場的法克大戰中,法國人笑到了最後,時隔20年再次捧起了那尊沉甸甸的大力神杯。

本來,奪冠的法國隊理所應當成為矚目的焦點;然而,焦點更多的卻是在克羅地亞球員身上。因為,他們詮釋了:什麼是屬於普通人的傳奇!

戰爭、流離、血淚,克羅地亞狂想曲是怎樣練成的!

本屆世界盃,法國隊球員的身價總和接近11億歐,而克羅地亞球員加起來將近3億歐,相差3倍多。以法國隊的身價,確實堪稱“世界第一天團”,但克羅地亞也是不遑多讓。甚至,我覺得克羅地亞更牛一點。很多人要問為什麼?

克羅地亞作為歐洲東南部的小國,人口只有400多萬,這還不到深圳常住人口的一半;面積只有5萬多平方公里,就比我們的臺灣省和北京市加起來大一點。但就是這麼一個彈丸小國,球員的出口量卻穩居歐洲前五!

戰爭、流離、血淚,克羅地亞狂想曲是怎樣練成的!

克羅地亞海港城市杜布羅夫尼克,超美有木有!▲

來自皇馬、巴薩、尤文的莫德里奇、科瓦契奇、拉基蒂奇、曼朱基奇,都是歐冠淘汰賽乃至決賽中的常客,這一支克羅地亞的整體實力直逼達沃蘇克領銜的“98黃金一代”。這屆世界盃,格子軍團再次證明了自己的強大。

一個彈丸小國能在歐洲足壇有如此的地位,確實令人刮目相看。但是,如果你瞭解了它的歷史之後,更多的卻是震撼,同時也不免有些傷感!因為,都繞不開戰爭、種族、死亡、流離這些詞。

戰爭、流離、血淚,克羅地亞狂想曲是怎樣練成的!

克羅地亞所處的位置▲

這個小國地處歐洲的巴爾幹半島上,巴爾幹半島的另一個稱呼大家應該不陌生。沒錯,這裡就是歐洲的“火藥桶”。這裡長期交織著仇恨和血腥,在這裡的民族都沒能逃過多災多難的命運。

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奧匈帝國解體,獨立出了包括克羅地亞領土在內的斯洛文尼亞人-克羅地亞人和塞爾維亞人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克羅地亞成為了軸心國的傀儡國,稱為克羅地亞獨立國。戰後克羅地亞又重新成為由鐵托領導的南斯拉夫的一部分。

戰爭、流離、血淚,克羅地亞狂想曲是怎樣練成的!

1991年,克羅地亞進行獨立公投,宣佈從南斯拉夫聯邦獨立。自此,邊境衝突就不斷,直到1995年底,衝突才算徹底結束。克羅地亞人才算是獲得了屬於自己的獨立與和平。

這個誕生在硝煙中不足30年的年輕國家,用足球證明了自己的存在!

戰爭、流離、血淚,克羅地亞狂想曲是怎樣練成的!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很難去理解那些血與火的悲痛。但看到莫德里奇一家成為難民的故事,那些可怕的細節“

倒在血泊中的爺爺、不管不顧逃難的一家人、身後化作火海的家”,在社交網絡上瘋傳時,我們出於人類最起碼的同情心也會感到一陣酸楚和悲傷。

當你看著幾歲大的莫德里奇因居無定所而充滿迷茫的眼神,想象著他在酒店的停車場全神貫注地踢空水瓶。你就會明白:足球對這群成長在戰火與動盪中的克羅地亞人心中的意味著什麼?這支克羅地亞隊是從戰火中誕生的,或許這就是他們那股不服輸的韌勁由來!

戰爭、流離、血淚,克羅地亞狂想曲是怎樣練成的!

幼時的莫德里奇▲

已經33歲的莫德里奇終於等到了屬於他的金球獎,或許他看起來很平靜,但是我想他內心應該是極其複雜的,畢竟那座大力神杯曾經離自己那麼的近,彷彿觸手可及。我想那也是他兒時的夢想,對於身處戰爭和流離中的孩子,那座心裡的大力神杯該是最好的慰藉。

戰爭、流離、血淚,克羅地亞狂想曲是怎樣練成的!

領獎時表情平靜的莫德里奇▲

和莫德里奇有同樣逃亡經歷的還有喬爾盧卡、洛夫倫、曼朱基齊、佩裡西奇,他們的童年都有這樣的經歷,經歷過戰火和流離淬鍊過的他們,那股韌勁是別人無法比擬的。

戰爭、流離、血淚,克羅地亞狂想曲是怎樣練成的!

2016年喬爾盧卡在歐洲盃中受傷▲

2016年歐洲盃,格子軍團克羅地亞與土耳其狹路相逢,上半場進行到中段,喬爾盧卡在一次拼搶中受傷倒地,血流不止。在經過了

簡單的包紮後,喬爾盧卡再次回到球場投入了戰鬥。

戰爭、流離、血淚,克羅地亞狂想曲是怎樣練成的!

普京為洛夫倫頒獎▲

戰爭、流離、血淚,克羅地亞狂想曲是怎樣練成的!

洛夫倫在球場上也是敢打敢拼,或許是小時候的經歷在他的心裡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而我骨子的性格又堅決無法忍受來自他人的嘲笑,所以我就在學校裡跟他們打架。那種不服輸的精神一直延續到了現在,而我也會一直戰鬥下去,這就是我”。因為戰爭的原因,他們一家從家鄉逃難到了慕尼黑,童年的洛夫倫受盡了苦難。

戰爭、流離、血淚,克羅地亞狂想曲是怎樣練成的!

曼朱基奇 ▲

除了“魔笛”莫德里奇外,克羅地亞表現最好的應該就是前鋒曼朱基奇了。在本屆世界盃中曼朱基奇場均出戰102分鐘(包括加時賽在內),打進3球送出1個助攻,而且他製造的這些進球全部出現在淘汰賽、決賽階段,是名副其實的大心臟先生。

戰爭、流離、血淚,克羅地亞狂想曲是怎樣練成的!

佩裡西奇 ▲

克羅地亞邊鋒佩裡西奇可以說是在世界盃上大放異彩,在半決賽中,正是他的搶射幫助了球隊扳平比分,才有隨後加時賽中曼朱基奇的一劍封喉。

戰爭、流離、血淚,克羅地亞狂想曲是怎樣練成的!

克羅地亞隊員與法國隊員握手 ▲

要我說,克羅地亞也算的是名副其實的“戰鬥民族”,他們從戰爭中成長,知道生死的輕重,他們知道如果能拿下冠軍,這對民族和國家來說,意味著什麼!

“足球就是戰爭”,這對克羅地亞人來說,尤其是這樣。

讀懂了這句話,或許你就能理解,

為什麼淘汰賽一路加時甚至要踢點球大戰的情況下,以莫德里奇為首的克羅地亞球員還是能像發了瘋一樣的猛衝猛搶,為什麼他們的神經就是可以粗得像電纜一樣頂住天大的壓力,為什麼他們就是不願放棄,為什麼他們就是那樣打不倒?

戰爭、流離、血淚,克羅地亞狂想曲是怎樣練成的!

借用克羅地亞的年輕歷史學家維克所說的:“對於克羅地亞人來說,足球讓他們能夠證明自己給國家看,給整個世界看。也許我們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強的,但我們可以是最好的。

即使他們沒有梅西和C羅的天賦,但是他們那顆堅毅而勇敢的心,已成為了他們突破自我,勇往直前的源源動力。他們經歷苦難,用自己那顆勇敢的心,奏響了那首鏗鏘嘹亮的《克羅地亞狂想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