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宅風水尋龍點穴,喪葬文化之五不葬十不葬,了解傳統文化並無害

陰宅風水尋龍點穴,喪葬文化之五不葬十不葬,瞭解傳統文化並無害

【五不葬】

亦名五害,風水家指五類生氣不聚、彝事不利的山巒。郭璞《葬經》:“五害不親。”注曰:五害者,童、斷、石、獨、過也。”即童山、斷山、石山、獨山、過山。

童山,土色焦枯,草木不生,山岺光禿之山。風水家謂山色光潤,草木茂盛者,陰陽沖和,生氣發生之徵,今脈渴乃土枯,故其山童然,是無生氣之地,故不可葬。

斷山,非言星峰剝換跌斷,而指山勢橫斷。生氣以土脈而行,脈勢一斷,則生氣隔斷,故不可葬。

石山不可葬者,非謂山不可有石,乃言結穴之地,不可峞巖崢嶸,怪石突怒。蓋頑惡之石山,為地之怨氣所生,其處多惡煞,故不可葬。但得有石之山,體質嫩脆,文理溫潤,顏色鮮明,則葬之亦吉。

過山,謂其勢未止,滔滔而去,挽之不住者,結穴之地,當求勢來形止,方為全氣,今勢未止如過客,則生氣無觸結,故不可葬。

獨山者,行龍孤獨,無疆護拱持,城郭不完,山水不會,單山獨龍,四顧不應,此等山形,只可安寺立廟,若為墳塋,主子嗣零落。劉基《堪輿漫興》雲:“獨龍孤山不可安,安之定見嗣艱難。

楊公一句真堪記,龍怕孤單穴怕寒。上述五者,皆勢惡形壞,生氣不賽之山,故不可葬。

陰宅風水尋龍點穴,喪葬文化之五不葬十不葬,瞭解傳統文化並無害

【十不葬】

九歌十訣之一,是風水家關於葬地之龍、穴、砂、水的十種忌諱之形。

其歌曰:“一不葬粗頑塊石,二不葬急水灘頭;三不葬溝源絕境;四不葬孤獨山頭,五不葬神前廟後;六不葬左右休囚;七不葬山岡繚亂;八不葬風水悲愁;九不葬坐下低小;十不葬龍虎尖頭。”

粗頑塊石者,地多惡氣。急水灘頭,水煞直衝穴場而氣隨水洩,為空亡絕滅之地。溝源絕境,水脈到頭而絕,氣亦隨變為死。孤獨山頭,四顧不應,缺依少憑,主生人孤苦。無依無靠。神前廟後,與神抵先靈爭地氣,多兇多熬。左右休囚者,形狹侷促,穴受逼迫而不安。山岡繚亂者,主客不分,真應莫辨,有喧賓奪主之嫌。風水悲愁者,風嘯水鳴,如泣如訴,主多慘痛之事。坐下低小者,如坐井觀天,氣象無尊嚴之意而多卑微之態,主子嗣下作賤事。龍虎尖頭者,四應桀傲不馴,於主不利。

陰宅風水尋龍點穴,喪葬文化之五不葬十不葬,瞭解傳統文化並無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