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公布喜訊,渦扇15已經取得重大突破,殲20將用最好發動機

7月初,我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在公開講座中公佈了一則喜訊稱,我國第四代軍用小涵道比航空發動機項目進展順利,將在未來3至5年內設計定型。劉大響院士我國高推重比發動機預研技術帶頭人,而這一項目指的就是我國自主研發設計的渦扇-15發動機,顯然它的研究工作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

院士公佈喜訊,渦扇15已經取得重大突破,殲20將用最好發動機

事實上,我國戰鬥機領域內“心臟病”十分嚴重,國產戰機航發一直難產,無論是渦扇-10A還是渦扇-15,都處於長期研製之中。而這次渦扇-15即將完成定型的消息,意味著我國在解決戰鬥機“心臟病”問題上邁出了關鍵一步,也意味著我國第五代隱身戰機殲-20將用上最好的發動機,整體性能也將正式並肩美國F-22隱身戰機。據悉,渦扇-15的最大推力能夠達到18噸,這在國產發動機領域中,是一次十分巨大的進步。

院士公佈喜訊,渦扇15已經取得重大突破,殲20將用最好發動機

但需要指出的是,我國在發動機領域同國際領先水平相比,仍處於落後位置。同俄羅斯相比,其蘇-35和蘇-57目前所使用的117S發動機就擁有14.5噸的最大推力。而在蘇-57上還裝備有試驗型發動機,其代號為項目30,最大推力甚至接近19噸。這與尚未設計定型的渦扇-15相比,領先了至少5年。而與美國相比,我們的差距要更大。最新消息顯示,美國F135渦扇發動機的改進型號,將能擁有22噸最大推力,這裡面的差距包括基礎材料、發動機結構和加工工藝等多個方面,真的很難用時間來計算了。

院士公佈喜訊,渦扇15已經取得重大突破,殲20將用最好發動機

或許戰鬥機的作戰能力並不完全用機動性來衡量,但一代發動機決定一代戰機是符合現代戰機發展規律的。我國在戰機發動機領域還需要更多的進步,要認清我們同領先水平之間的距離,這樣才能找準方向,持續發展。只要推力足夠大,搬磚也能飛上天,何況我們自行設計的殲-10和殲-20戰機都擁有十分優秀的氣動外形以及先進可靠的機載設備,只要解決了發動機的問題,我們的空軍實力將邁上更高的臺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