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然森長篇非虛構散文《血紅血熱》(十四)

魏然森長篇非虛構散文《血紅血熱》(十四)

第十三章 懷念與自責

其實,能夠感覺自己做錯了,

說自己沒有良心的人,

恰恰是最有良心的人。

報答不在遲早,

而在結果。

裡莊是沂水縣泉莊鎮的一個行政村,村子依河傍山而居,面積不足6平方公里,但是人口卻有三千多,是泉莊鎮人口最多的村莊。在這個村裡,李姓村民最多,據說,與禿尾巴老李是一脈相承而來的。因為村西有座專門供奉禿尾巴老李的廟,是李氏家族修建的。

李永華是裡莊李氏家族中的一員,但他一直不在村內住,他一直住在裡莊東溝自然村。死後他也埋在了離東溝不遠的地方。他的荒墳從堆起至今,已經六十多年。如果現在你去裡莊,向年輕人打聽李永華這個名字,大多都會說不知道。時間對一位普通百姓的埋沒就如同塵土對落葉的埋沒一樣殘酷,讓我們在同一片樹林裡尋找幾百年、幾十年、甚至幾年前的樹葉,已經很難找得到了。

但是,人又不同於樹葉,人是有感情有行為的動物。如果這個人曾做過有利於他人、有利於國家、有利於民族的事,那麼他既便像樹葉一樣飄落了,他在世間存留的時間仍然會很長,很長。

比如李永華。年輕人或許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稍微上點年紀的人,一提東溝的李永華,沒有不知道的。因為這個人善良,正直,樂於助人。

九十四歲的徐慶明老人在筆者去蘭州採訪他的時候,一再提說李永華。他說,李永華老大爺是我的救命恩人呢,我到現在也忘不了他。遺憾的是我一直想給他立個碑,把他救過我一命的事刻到碑上,可考慮到種種原因,至今也沒有立成,我覺得對不起他呀。

徐慶明被李永華救了一命的事,發生於1943年2月26日那一天。前文中筆者已經提到歪頭崮戰役,提到了徐慶明他們七連和王子固他們青年營在裡莊東河灘相遇併發生突圍決策上的分歧的事。就是那一天,徐慶明和他的連長劉自成、指導李鎮東也分手了。劉自成和李振東堅持往東邊的沂河方向突圍,徐慶明堅持往西北方向的尹家峪一帶突圍,然後各帶一部分人馬分手了。很不幸的是,劉自成和李振東他們在穿越沂河的時候遇上了自葛莊奔襲而來的鬼子,雙方交戰,寡不敵眾,兩個排的人大多死於河中。還剩十幾個人衝過沂河衝到了店子村西嶺上,也還是沒有逃過敵人追殺,全部犧牲了。而徐慶明帶領三排向西北疾走,沒走多遠,就發現西北溝口有鬼子, 戰士們都很猶豫,不知道衝過去好,還是退回去好。徐慶明就命令排長吳尕春,以班為單位向北衝過嶺去。於是,幾十個人又是一次分頭突圍。大部分戰士們飛跑著衝過了嶺,徐慶明和通信員耿蘭在後面,看到敵人用機槍封住了山嶺的楞線,知道再往前衝已經很難。耿蘭就灰心喪氣了,說,副指導員,我們出不去了。只怕得死在這裡了。徐慶明說,不到最後時刻不要說這種話,我們不走嶺,我們往東面溝內走一段看。敵人的目標不像是我們,而像是上了歪頭崮子的王子固他們,我們沿著溝往上走,或許能有生路。於是,徐慶明與耿蘭便沿著東溝往上走了一段。結果,他們見到了一戶人家,而且有位老大爺站在院子裡正往歪頭崮方向觀看。徐慶明和耿蘭跑過來,說大爺,快找個地方讓我們避一下。老大爺毫不猶豫地一指院子西邊,說了句:地瓜窖啊!徐慶明和耿蘭便嗖得一聲跳進了地瓜窖。大爺在外面則以最快的速度扯過幾個乾草個子蓋在了地瓜窖口。本來,徐慶明和耿蘭是做好死的準備了,他們把唯一的一顆手榴彈打開蓋,將拉環掛在手指上,準備鬼子一旦發現地窖下來搜索,他們就把手榴彈拉響,能炸死鬼子逃出去更好,逃不出去就與鬼子同歸於盡。結果鬼子只顧往歪頭崮進攻,並未搜索東溝裡的這戶人家。下午二、三點鐘左右,歪頭崮上的槍炮聲漸漸地停了下來。四、五點鐘,老大爺敞開地窖門說,鬼子走了,你們上來吧!二人從地瓜窖內爬上來,大爺把他們領進屋,拿出煎餅鹹菜,倒了熱水讓他們吃飽喝足以後,才送他們離去了。臨走徐慶明問老大爺,您叫什麼名字,告訴我,等不再打仗了,如果我還活著,我就來看望你,報答你的救命之恩。老人說,我叫李永華,禿尾巴老李的李,永遠的永,中華的華。又說,報什麼恩啊,這麼點小事。以後你有空了願意來找我坐坐就坐坐,我炒上兩雞蛋咱喝酒。

想不到這一去就是四十年。

為什麼四十年都沒到老人家裡看一看呢?一個字:忙。徐慶明從抗日戰爭打到解放戰爭,再到抗美援朝、國防建設,他一直都在為國家為民族為共產黨奔波勞苦,他怎麼可能不忙呢?人一忙,有些事就顧不過來了。也想不起來了。比如看望自己的恩人。

1983年,從蘭州軍區炮兵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位子上退下來的徐慶明不忙了。於是他想起了恩人李永華,便借回沂水探親之機,專程去裡莊東溝尋訪恩人李永華。可惜,老人已經過世多年了。當年他叫老大爺的人,年齡最少也是六七十歲,四十年後怎麼可能還在世呢?唯一還能讓他表達感恩之情的,是李永華老人的兒子李春慶。從此以後,徐慶明只要回沂水,就去李春慶家看一看,就到李永華老人的墳上看一看。

但是,徐慶明仍然感到遺憾和愧疚。說到為什麼四十年後才想起去報答恩情,徐慶明沒有說因為忙。他說,不能找理由啊,一切理由都是藉口啊。假如這個人是你的父母呢?你也要等四十年的時間再去看望他嗎?是我們錯了,我們不需要人家了,就把一切都忘了。我們對不起人家,我們沒良心啊!

其實,能夠感覺自己做錯了,說自己沒有良心的人,恰恰是最有良心的人。報答不在遲早,而在結果。

沂蒙山人為了共產黨,為了抗日,為了解放全中國付出了無法估量的代價,做出了太多太多的貢獻。他們沒想過得到報答,但是報答卻是一種品格的具體體現。黎玉生前曾給諸葛鎮的埠前村題過一幅字:抗日的堡壘,擁軍的楷模。

或許就這十個字,對沂蒙人民來說,就足夠足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