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者」李國飛:股市大的波動,七八成是因爲宏觀變化

“旁觀者”李國飛:股市大的波動,七八成是因為宏觀變化

股市大的波動有七八成的原因是宏觀面的變化。經驗表明,股市一般在宏觀面見頂之前三至六個月見頂,在宏觀面見底前三至六個月見底。”

“黎明前的黑暗,會特別得黑,登頂之時,有人會發瘋。”

“市場就像一個鐘擺,總是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週而復始,漲會漲過頭,跌會跌過頭。”

以上,都來自價值投資者李國飛的思考。

各種爆雷的p2p、不良高企的農商行,有些投資人甚至將現在銀行的情況和90年代的銀行“技術性”破產相比……

最近市場上討論最多的問題不再是“A股何處是底”,而是“宏觀經濟到底如何”。

李國飛在投資市場摸爬滾打了20多年,曾在鵬華基金做過基金經理,在李國飛的投資框架中,第一步就是要耐心分析宏觀週期。

但同時,他對選股中如何判斷公司的護城河、進化力,如何尋找好的買點、賣點也都有深刻思考。

“聰明投資者”收集整理了李國飛所有真實可信的文章、演講,從中選取了他最為經典的36句話,分享給大家。

黎明前的黑暗,會特別黑

“旁觀者”李國飛:股市大的波動,七八成是因為宏觀變化

1,市場就像一個鐘擺,總是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週而復始,漲會漲過頭,跌會跌過頭。

2,有波動,就有機會,有大的波動,就有大的暴利的機會。一方面我推崇價值投資,但另一方面,我認為選時遠比選股更重要

3,股價波動,最本質的的原因就是資金運動。錢湧向哪個公司,哪個公司價格就會上漲。

4,證券市場中的一些暴漲暴跌的行為,用各種冠冕堂皇的很理性的理由來解釋其實都很勉強。

投資者之所以那麼瘋狂,很多時候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別人都在買,因此我也要買,或者別人都在賣,我怎麼能夠不賣?

5,暴漲暴跌之後,分析師會跳出來,用基本面、用估值變化來進行各種解釋。這種行為,打個比方,就如同一個人用槍先在一張白張上開上一槍,然後再在槍洞旁邊畫上十環靶圈。

6,股市大的波動有七八成的原因是宏觀面的變化。經驗表明,股市一般在宏觀面見頂之前三至六個月見頂,在宏觀面見底前三至六個月見底。

7,在一個很短時間裡,股指或者一些非常重要的公司,會出現突然間加速上升或加速下跌的情形,這要高度警惕,形勢可能要逆轉了。

8,黎明前的黑暗,會特別的黑,登頂之時,有人會發瘋。

三步建立投資框架

“旁觀者”李國飛:股市大的波動,七八成是因為宏觀變化

9,投資就是要不斷建立一些理論框架,並在情況發生改變後有勇氣不斷打破它而重建。

10,首先,分析宏觀週期,每三五年就是一個經濟週期,我們要耐心觀察;其次,制定十分苛刻的選股標準,耐心等候合適的買點;最後,既然公司是無所謂估值的,我們要和市場若即若離,關注市場的情緒。

11,我想應該做個“旁觀者”,和這個市場若即若離,才能“旁觀者清”。

12,如果和這個市場離得很遠,就很難發現本質、發現主要矛盾;走得太近,各種鎖碎消息充斥市場,會讓我們迷失方向,干擾我們對主要矛盾的判斷。

13,投資股票跟做企業是不一樣的。做企業的時候,無論是高潮還是低潮你都要持續經營。一些偉大的企業,低潮的時候它要抓緊時間進行收購,進行擴張。

但是我們做股票不是那麼回事,高潮時把它賣出去,低潮時把買回來,才是明智的選擇。

14,一個壞消息,只對公司有短期影響,但市場誤解為有長期的影響,因而出現暴跌時,是非常好的買點。

最典型的是巴菲特在美國運通出現色拉油醜聞時用四成倉位買入,幾年後獲得暴利。幾年前在茅臺曝出塑化劑醜聞時買入的投資者,今天當可笑傲江湖。

考察企業的生命週期和三大要素

“旁觀者”李國飛:股市大的波動,七八成是因為宏觀變化

15,我把一個公司的生命週期分為:初創期,成長期,平臺期和衰落期。長期投資於不同週期的公司,獲得的回報是完全不一樣的。

16,從一開始投資的時候,就要建立一個框架,它到底處於什麼的一個階段。

我最喜歡投資的公司,是處於成長期的公司,它已經脫離了初創期的危險,公司業績開始大幅成長,那麼我們有機會獲得豐厚的利潤。

17,公司處於哪種階段大致可從四個方面判斷:

首先,要看市場容量,有時候要看細分市場的容量;第二,看核心產品的市場份額;第三,要看公司新產品儲備;第四,要看它的併購策略,尤其對科技公司。

18,好的商業模式,我理解就是“長的坡,厚的雪”。一個公司不可能每個決策都正確,或者每個決策都是最領先的,一旦出現失誤,或者競爭對手有創新推出,護城河深的公司有時間改正這個錯誤,或且通過向競爭對手學習而後發制人。

19,企業總會有些行差踏錯的時候,不好的時候,壟斷性的產品,就能始終維繫和客戶的關係,有巨大的抵抗風險的能力,在碰到順境的時候,它會比任何對手都要增長迅猛。所以碰到壟斷型的企業,市場會給很高的溢價。

20,最好的消費類公司的產品,不僅僅是一種產品,而是一種生活方式,如果我們有幸能遇到這類公司,就可以做為長期投資目標。

巴菲特當年投資的《華盛頓郵報》,美國中產階級就讀這份報紙,覺得是一種身份象徵。

21,護城河深的公司競爭力強大,而進化力強的公司未來增長潛力巨大。

22,護城河側重於今天,進化力側重於未來,把這兩者結合在一起思考,相信會讓我們對公司成長的本質有更深入的認識。

23,不同公司在這兩項指標的得分各不相同,我在16年5月演講時評點了三個公司:

茅臺,護城河很強,但進化力偏弱;美的,護城河一般,但進化力很強;騰訊,護城河很強,進化力也很強,這當然是最夢幻的投資標的。

24,其實還有一個維度,也很重要,那就是公司的價值觀,聽越來好像很虛,但是對公司發展非常重要。

好的價值觀有三個最重要的特點:善待客戶,善待員工,鼓勵創新。

護城河是成功選股的關鍵

“旁觀者”李國飛:股市大的波動,七八成是因為宏觀變化

25,護城河一般源於專利技術、服務質量或者產品質量。Intel的護城河是技術專利,萬科、星巴克這些公司,它的護城河是服務和質量。形成很深的護城河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26,如何判斷護城河的深度,有兩個指標:一個是它的轉移成本有多高。如果大家不再使用它的產品或者服務了,會不會感覺很痛苦,越痛苦,說明深度越深。

第二個是如果它提價了,大家是否願意接受,欣然接受固然好,不得不接受也行。

27,護城河的深度最強的是壟斷,幾乎都是互聯網公司,兩個原因:1)轉移成本非常高,微信和Facebook,朋友們都在那裡,一個人轉移沒用;2)強大網絡效應,例如阿里巴巴和亞馬遜,買家賣家都已大量存在於這個市場裡,強者恆強,相同策略的後來競爭對手基本就喪失了逆襲的機會。

28,金融公司有強大的護城河,一方面經營業務需要政府的牌照,另外,老百姓把血汗錢交給你,會非常謹慎,對金融機構的信用要求很高,而且,富國銀行的研究,如果一名客戶在一家銀行有四項以上的業務,他就很難離開了,難怪銀行和保險股是巴菲特的至愛。

29,從長期看,護城河很深的公司,總是不斷會給人帶來驚喜;護城河很淺的公司,就會不斷給人帶來壞消息。

30,你選擇一家公司,它有一個好的團隊,有很深的護城河,就行了,剩下的事情,你去預測它,其實是浪費你的時間,但你可以去跟蹤它,觀察它。我如此強調護城河,因為這是成功選股的關鍵。

31,投資研究一家公司,其本質也是考察這家公司和它的員工,它的上下游供應商,它的客戶的關係如何,公司的本質也是社會關係的總和。而護城河本質就是連接的強度。

32,2017年小程序正式發佈,我覺得是微信最重大的一次進化,它連接的能力有了質的飛躍,它把人、資金、商家、機構、產品、服務進行了連接,賦能一切,前景難以限量。

33,進化力是指企業的進化能力,現在出現了一批大型公司,特別大的如谷歌、騰訊、阿里,小一點的如美團、小米等,它們一直處於高速進化之中,不斷衍生出新的商業模式,不斷拓展它的邊界,而且雖然體量很大了,但是增長速度仍然很快,這是人類商業史上前所未有的。

34,一個企業失控性成長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需要具備的最重要的條件是:有一項主營業務在競爭中取得明顯優勢的地位,並源源不斷地產生強大的現金流,這樣才能支持它不斷開拓新的領域,而且新的領域要與原來的業務能夠產生良好的協同效應,這樣成功的機率才會大。

35,樂視是個非常失敗的例子,它的主業是視頻,面臨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視頻等的激烈競爭,完全處於弱勢,每年虧損巨大。

36,這種情況下,盲目搞各種所謂“生態”建設,進入電視、手機、租車、電動車等多個行業,這些行業普遍高度競爭而且非常消耗現金流,而且除了電視外,大部分與原先主業的協同效果並不太好,結果就是把自己搞垮了,這是一個慘痛的教訓。


聲明:凡註明“聰明投資者”的作品,版權均屬聰明投資者。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違者必究。所有文章旨在記錄和傳遞信息,不代表“聰明投資者”贊同或反對其觀點。

“旁觀者”李國飛:股市大的波動,七八成是因為宏觀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