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爲何大齡剩女這麼多,大齡剩男幾乎都沒有了?

2018年為何大齡剩女這麼多,大齡剩男幾乎都沒有了?

偏遠農民地區的媒人早就敢給未婚男介紹離異女了。剩女少、剩男多,但是剩女不肯下嫁。二婚女是一樣的道理,肯下降早就嫁出去了。大家腦子裡想到剩女剩男問題就自動忽略貧困地區,你的評論也忽略了貧困地區二婚女早就比較搶手的事實。

2018年為何大齡剩女這麼多,大齡剩男幾乎都沒有了?

建議答主做個區域分析。北上廣深大城市的男女數據,中西部農村的男女數據。剩女集中在大城市,老光棍集中在農村,越窮的農村越多。這是倆群永遠沒有交集的人群。

就中國文化,男人年齡越大擇偶範圍越光,20歲到男性年齡+3,女人呢,年齡越大擇偶範圍越小,基本都是女性年齡±5,從你的圖可以看出年齡越大未婚人口的絕對數越少,所以哪怕同齡未婚男女差距如此大,依舊只有剩女受到關注。

2018年為何大齡剩女這麼多,大齡剩男幾乎都沒有了?

另一方面,男女在婚戀市場上核心競爭力是不一樣的,同樣出身社會10年,男性的競爭力是增強的,而女性的競爭力在減弱,也就是30歲的男性對20歲的屬於降維打擊,而30歲的女性對20歲的是半斤八兩,但35歲就是絕對的弱勢。

由於女性人少,在婚姻市場上地位不斷上升,議價權逐漸提高,因為擔心二婚嫁不出去的女性也會逐漸減少,原來因為這種理由而湊後過的女性會更加獨立自主,離婚率也會大大提高。這種離異會形成一個反饋迴路,最終的比例應該不至於是1:4這麼誇張。

2018年為何大齡剩女這麼多,大齡剩男幾乎都沒有了?

農村和城市可能會有很大的差異。 gk天價彩禮、 買媳婦這類婚戀市場不平衡的狀況在農村遠比城市普遍, 而且問題逐漸嚴重。另外, 現在男女性別對立問題有沒有可能也跟此現象有關, 越來越多的單身男青年,導致原本同等條件的女性配偶在婚戀上有機會做出更高要求,進而導致雙方的不平等。

他的數據來源怎麼就是可靠的了,我為什麼信他,不信國家統計局,你知道性別比例1.1是多誇張麼1.08已經很高了,國家統計局20-29歲適齡結婚人口,男性偏少,你自己上去找,答主隨便放幾個數據圖片,不寫出處,你就就信,你愛信你就信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