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鎮江市2017年中考語文試題

江蘇省鎮江市2017年中考語文試題

(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一、積累運用(共25分)

1.閱讀下面的語段,把其中加點字的拼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漢字依次填在方格內。(2分)

怎不憶江南?那半江瑟( )瑟半江紅的江南,那落霞與孤鶩( )齊飛的江南,那楊柳依依、君子好qiú( )的江南,早已超脫了時空的藩lí( ),演化成歷史哲學意味深長的夢江南。(摘自陸彩榮《江南春語》)

【答案】sè wù 逑 籬

【解析】

試題分析:完成時,注意區分“求”和“逑”;“藩籬”的“籬”不要寫成“艹”頭。

考點: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常用字的字音。識記並正確書寫現代常用規範漢字。能力層級為識記A。

2.默寫。(8分)

(1),隨風直到夜郎西。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2)沉舟側畔千帆過,(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3),東風無力百花殘。 (李商隱《無題》)

(4)潮平兩岸闊,(王灣《次北固山下》)

(5) ,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6)何處望神州,(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7),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8)往者不可諫,。 (《論語·微子》)

【答案】(1)我寄愁心與明月(2)病樹前頭萬木春(3)相見時難別亦難(4)風正一帆懸(5)無可奈何花落去(6)滿眼風光北固樓(7)先天下之憂而憂(8)來者猶可追

考點: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能力層級為識記A。

3.名著閱讀。(6分)

(1)下列對名著內容的表述有錯誤的一項是(2分)( )

A.劉四爺過壽日那天,堅決不同意虎妞嫁給祥子,與她徹底吵翻。後來虎妞就自己做主,在外租房,與祥子結了婚。

B.保爾將計劃中的小說寫好了一部分,把它寄給一些老同志徵求意見,人家都給以好評,但手稿在寄回途中被郵局丟失了。

C.在得知紙月幾乎每天上學遲到的原因之後,桑桑專程去了一趟板倉小學,將三個男孩欺負紙月的事情報告了校長。

D.在荒島上,魯濱遜為了避免忘記計算日期,在樹幹做成的十字架上,刻上登島日期,每過一天,就在十字架上刻一道痕。

(2)閱讀《西遊記》選段,回答問題。(1分)

這大聖放了手,那行者也放了手。沙僧攙住一個,叫道:“二哥,你也攙住一個。”果然攙住,落下雲頭,徑至草舍門外。

三藏見了,就唸《緊箍兒咒》。二人一齊叫苦道:“我們這等苦鬥,你還咒我怎的?莫念!莫念!”那長老本心慈善,遂住了口不念,卻也不認得真假。

假行者最終被誰識破?

(3)閱讀《水滸傳》選段,回答問題。(3分)

王倫便起身把盞說道:“感蒙眾豪傑到此聚義,只恨敝山小寨是一窪之水,如何安得許多真龍。聊備些小薄禮,萬望笑留。煩投大寨歇馬,小可使人親到麾下納降。”

①王倫說這番話的用意是什麼?(1分)

②這番話給王倫帶來什麼後果?(2分)

【答案】

(1)(1)C (2)如來(答“佛祖”“如來佛”等《西遊記》中其他稱謂均可)(3)①拒絕晁蓋等眾豪傑在槳山入夥。(意思對即可)②被林沖所殺。(或“林沖火併王倫”,意思對即可)

【解析】

考點: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2)試題分析:此選段出自《真假美猴王》,孫悟空打殺強盜,被唐僧趕回花果山,六耳獼猴假冒悟空,打傷唐僧,搶走行李,沙僧從觀音處找來悟空,真假猴王大戰,觀音、玉帝、唐僧、閻王等無法分辨,最後如來佛識破!六耳獼猴,悟空一棍將他打死,師徒團聚。

考點: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3)試題分析:此選段出自《林沖水寨大併火晁蓋梁山小奪泊》。此章節主要內容是何濤帶領官兵捉拿三阮,反被打敗活捉,後何濤被割耳放走。晁蓋帶領眾好漢上梁山,王倫忌憚晁蓋的實力,不肯收留,吳用計激林沖火拼王倫。林沖殺死了王倫,晁蓋等人獲得了梁山的控制權。吳用要林沖坐第一把交椅,林沖推辭不坐。而選段中王倫的話就是因為忌憚晁蓋的實力,不想收留他們,因此被林沖所殺。

考點: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4.下面語段中標序號的句子都有語病,請加以改正。(3分)

①書信不僅傳承文化,更傳遞感情,同時也真實地記錄了時代的變遷。②古人寫信,內容包羅萬象,把天氣地理、風俗人情,都被寫入了書信。③在書信中,人們議論時政、品嚐詩文、訓誡子弟、抒情言志乃至談情說愛、討論物價等等。④所以,書信不知不覺於無形之中成了歷史文化的記錄者和傳承者。

(1)第①處語序不當,應將與互換位置。

(2)第②處結構混亂,應將刪去。

(3)第③處搭配不當,應把改為。

(4)第④處成分贅餘,應刪去。

【答案】(1)傳承文化 傳遞感情(2)把(或“被”) (3)品嚐 品賞(或“欣賞”“品析”“品味”等) (4)不知不覺(或“於無形之中”)

【解析】

考點:辨析並修改病句。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5.根據下列三則材料,完成題目。(6分)

【材料一】類似“腦殘”“矮矬窮”這樣不雅的詞語,經由互聯網傳播,已經滲透進民眾的日常生活裡。隨著手機、平板電腦等語言傳播設備的普及,網民接受新詞且被新詞浸染的速度異常快。同傳統媒體對新詞有篩選和冷卻的過程相比,新媒體則顯得原始而粗放得多。 (摘自《光明日報》)

【材料二】作家池莉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當一個耄耋老人、一個公務員、一個銀行職員、一個漢繡的繡花徒,上來都稱呼我為‘親’時,我何止被驚呆,簡直是崩潰。”(摘自《文匯報》)

【材料三】2月21日為“國際母語日”,這個國際性紀念日旨在促進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在各種新興表達令人眼花繚亂、各種網絡新詞專橫地橫掃一切個人表達的當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9年設立的這個節日,顯得前瞻而又意義非凡。(摘自《文匯報》)

(1)根據材料說說傳統媒體少有不雅之詞的原因。(2分)

(2)“點贊”一詞現在使用頻率極高。根據材料,指出這種表達的缺陷。(2分)

(3)在個人言論都有機會發表的今天,請你就如何維護漢語的純潔性,對社會和個人各提一條建議。(2分)

【答案】(1)傳統媒體對新詞(或“不雅之詞”)有篩選和冷卻的過程。(意思對即可)(2)“點贊”一詞專橫地橫掃一切個人表達,破壞了漢語的多樣性。(意思對即可)(3)不設統一答案。示例:社會:①有關部門要加強對網絡用語的監管;②新媒體對新詞要有篩選和冷卻的過程;③學校要倡導閱讀經典作品。(建議合理即可)個人:①加強母語學習,提高自身文化修養;②交流時慎用新詞,不用生造的晦澀的詞語。③網絡語言要傳播正能量。(建議合理即可)

【解析】

試題分析:(1)答題時,應在材料一中尋找答案。(2)“點贊”這一種現象和材料二中池莉遇到的狀況一樣,不管對方的身份和年齡,所以破壞了材料三中提到的“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3)答題時,根據題幹要求,應“對社會和個人各提一條建議”。

考點: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二、閱讀理解(共45分)

(一)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下列小題。(共6分)

送萬巨①

盧綸

把酒留君聽琴,難堪歲暮離心。

霜葉無風自落,秋雲不雨空陰。

人愁荒村路細,馬怯寒溪水深。

望斷青山獨立,更知何處相尋。

【注】①萬巨:人名。

6.首聯中“難堪”的意思是。(1分)

7.送別友人,作者的心情是不平靜的。詩歌中、的天氣狀況襯托了這種心情。(2分)

8.詩人的“離別之情”具體有哪些?(3分)

答案】

6.不能忍受(或“難以忍受”,意思對即可)

7.無風不雨(若將“不雨”寫成“多雲”或“陰天”也可。意思對即可)

8.詩人與友人依依不捨、難捨難分(或“對友人的留戀”)之情;詩人與友人即將分別時的愁苦之情;詩人對友人此去路途艱險的擔憂之情;詩人期待與友人再次相聚之情(或“不知何時何地能再次相聚的悵惘之情”)(意思對即可)

【解析】

6.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7.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了詩歌中借景抒情的手法。送別友人,詩人的內心是傷感、無奈的,而詩人為了襯托出這種心情,借用了第二聯中的“無風”“不雨”。

考點: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8.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對詩人情感的具體把握。完成時,根據分值,可判斷為答案有三點。分別可從詩歌中的“留君”“愁”“望斷”進行思考。

考點: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二)閱讀下面文言文(選段),完成下列小題。(共13分)

宋學士濂,洪武①中以文學承寵渥②最久,後以老致仕③,每值萬壽節④則來京賀,上與宴,恩數猶洽⑤。一日,與登文樓,樓峻,陟⑥級躓⑦焉。上日:“先生老矣,明年可無來。”濂稽首⑧謝。至明年萬壽節前數日,上曰:“宋先生其來乎?”蓋忘前語也。久之不至,曰:“其阻風乎?”使使視之江口,不至。日:“其有疾乎?”使使視之家,濂方與鄉人會飲賦詩。上聞大怒,命即其家斬之。已而,入官。上食,孝慈⑨命左右置蔬膳於側,上問:“後何為食蔬?”日:“聞宋先生今日賜死,故為蔬食,以資冥福o。”上感悟,遽起,命駕前雙馬馳赦之,日:“不及罪死。”會前使阻風錢塘江,稍得延,後使至則已綁至市矣,宣詔得免。久之,其孫慎⑩獲罪,復執來京,將殺之。後復力救曰:“田舍翁請一先生尚有終始,濂教太子諸玉》珂無師傅之恩?且濂居家,必不知情。”乃免。

(選自明·王鏊《王文恪公筆記》,有刪減)

【注】①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號。②寵渥:皇帝的寵愛與恩澤。③致仕:交還官

職,即辭官。④萬壽節:古代君主的生日。⑤恩數猶洽:依然蒙受皇恩j⑥陟:登。⑦躓:跌倒。⑧稽首:跪拜禮,常為臣子拜見君主時所用。⑨孝慈:即孝慈皇后,明太祖朱元璋的結髮妻子。⑩冥福:迷信的人指死者在陰閩所享之福。⑩慎:人名,指宋慎。

9.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4分)

(1)至明年萬壽節前數日:

(2)孝慈命左右置蔬膳於側:

(3)上感悟,遽起:

(4)會前使阻風錢塘江:

10.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兩個句子的意思。(5分)

(1)宋先生其來乎?(2分)

(2)使使視之家,濂方與鄉人會飲賦詩。(3分)

11.從文中看,皇帝(朱元璋)是一個性格複雜的人,他既有愛惜人才、等優點,更有衝動易怒、等缺點。(2分)

12.孝慈皇后的勸諫使宋濂兩次免死,她兩次勸諫的方式有何不同?(2分)

【答案】

9.(1)第二年(2)近侍,侍從,近旁的人(3)立即,匆忙(4)適逢,正趕上(意思對即可)

10.(1)宋濂先生大概來了吧?(“其”,表揣測語氣。意思對即可)(2)(皇上)又派使臣去他家查看,(發 現)宋濂正和同鄉聚會喝酒賦詩。(“使使”,派使臣;“方”,正。意思對即可)

11.尊老敬老(或:知錯就改、重感情、善於納諫、體貼臣子等)殘暴(殘忍、嗜殺、健忘等)

12.第一次用吃素食的方式暗示、提醒皇帝,宋濂罪不及死;第二次“力救”宋濂直接陳說不該殺宋濂的兩點理由(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意思對即可)

【解析】

9.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10.

試題分析:應逐字翻譯,注意關鍵詞、句式和語氣。比如第一句,就應注意關鍵詞“其”“乎 ”;第二句,就應注意關鍵詞“使使”。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11.

試題分析:從朱元璋還是給辭官回家的宋濂和以前一樣的待遇,可知其尊老敬老;從宋濂未來後,他不斷詢問,關心他是否受大風阻擾,可知其體貼臣子、尊老敬老;從“上感悟,速起,命駕前雙馬馳赦之”可知其知錯就改、善於納諫;從“命即其家斬之”可知朱元璋非常的殘暴、殘忍。學生在完成該題時,都免不了一次辨別人性優劣的過程。

考點:篩選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C。

12.

試題分析:可借鑑《出師表》《曹劌論戰》《鄒忌諷齊王納諫》等文章中對於勸諫方式的概括。

考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參考譯文】

宋濂學士,洪武年間憑藉丈學成就蒙受皇恩最為長久,後來(他)因為年老辭官回家每年到了萬壽節的時候就來京城祝壽,皇上賜他筵席,(他)所受恩寵和以前一樣。一天(宋濂)和(皇上)登文樓,樓很高,(他)登臺階時跌倒了。皇上說:“先生老了,明年(萬壽節)你就不要來了。”宋濂跪拜謝恩。到了第二年萬壽節前的幾天,皇上說:“宋先生差不多到了吧?”(他)大概忘記以前說的話了。過了很久宋濂也沒到,(皇上)說:“他是不是因為大風受阻?”(於是)派人到江邊查看,(發現宋濂還是)沒到。(皇上)又說:“他是不是生病了?”又派人去他家查看,(發現)宋濂正和 同鄉聚會喝酒賦詩。皇上聽了大怒,命令就在他家殺了他。不久,(皇上)回宮了。吃飯的時候,孝慈皇后叫近侍把蔬菜放在自己(或“皇上”)身邊,皇上問:“皇后為什麼只吃(或“安排”)蔬菜?”皇后答:“我聽說宋先生今天要被賜死,所以只吃(或“安排”)蔬菜,來增加宋先生的陰間之福。”皇上突然省悟,立刻起身,命人騎他的駕前雙馬快速前去赦免宋濂,說:‘藩濂罪不及死。”恰好先派的使者因大風在錢塘江受阻,稍微耽擱了時間,後派的使者趕到的時候(宋濂)已被綁赴刑場,(在刑場上,後派的使者)宣讀了赦免詔書,(宋濂)得以免死。又過了很久,宋濂的孫子宋慎犯了死罪,(宋濂)又一次被抓到京城,(皇上)將要殺他。孝慈皇后又極力營救宋濂,(對皇上)說:“種田人家為子孫請一個先生尚且有始有終,宋濂作為太子諸王的老師,怎能不感謝他的教導之恩呢?況且宋濂在家,一定不知實情。”皇上於是免去了宋濂的死罪。

(三)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題。(共10分)

“望梅”能否止渴

①口渴是人體一種獨特的保護機制,它可使人體免於脫水,當體內水分一旦恢復平衡,這種“保護性”的感覺即隨之消失。望梅止渴則是中國流傳了兩千多年的典故,《世說新語》中記載曹操告訴飢渴的士兵“前有梅林”,使“士卒聞之,口皆出水”,最終堅持走到水源處。只是“望梅”真的能止渴嗎?

②實際上,“渴”是一種極其複雜的生理現象。科學家通過實驗發現,改變體液的容量、濃度會影響“渴”的程度。例如,增加食鹽(氯化鈉)的攝入量,會增加機體細胞外液中溶質的濃度,就會感到口渴。這是因為溶質具有滲透壓,會導致細胞脫水。大腦的某個部位感覺到這種脫水,人就會產生渴感,而喝水後,體液得到稀釋,渴感就誚失了,。

③另外,人體血量的變化對渴感也有影響。有研究顯示,血量變化10%時就可以刺激渴感。這也是為什麼人受傷後,如果失血過多,就會感到口渴,而喝水補充血量,渴感就能被抑制的原因。

④那麼新的問題來了,大腦又是如何感知渴覺呢?時至今日,這仍是一個科學家們不能完全解答的問題。

⑤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近日美國的一個研究小組設計了一套實驗裝置。這個裝置能夠對小鼠血液、大腦神經元活動、環境溫度以及進食飲水狀況進行實時監測。他們發現小鼠腦內穹窿下器中存在著一套能預測口渴並調節體液不平衡的神經元群。

⑥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扎卡里·奈德及同事報告稱,這些神經元不僅可以監控血液的變化,還簍在進食和飲水時監控來自口腔的信號,這些信號包含攝取食物與飲水的溫度信息等。這些神經元將來自口腔的信息與血液成分信息結合,實時“預測”正在攝取的食物和飲水將如何影響體液平衡,從而對飲水行為進行調節。

⑦研究者們表示,這個發現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吃得太快會讓我們感覺口渴,以及冷飲為何特別解渴等問題。

⑧總而言之,“渴”能告訴人們什麼時候需要飲水,需要的水量是多少。如果“渴”的時候不喝水,血液和體液的成分得不到調節,身體所需要的水分不能得到滿足,“渴”是不會被真正緩解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望梅”是不能止渴的。

(選自2016年8月12日

13.第①段引用“望梅止渴”的典故有什麼好處?(3分)

14.“望梅”為什麼不能止渴?(2分)

15.簡要說明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不能刪去的原因。(2分)

有研究顯示,血量變化10%時就可以刺激渴感。

16.王老師參加鎮江國際馬拉松賽,比賽中,他大汗淋漓,口渴難耐,邊跑邊喝水。請你用文中的知識解釋這種現象。(3分)

【答案】

13.①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②引出了說明對象:口渴的原因。③有總領全文、引起下文、點題等作用。(意思對即可)

14.如果“渴”的時候不喝水,血液和體液的成分得不到調節,身體所需要的水分不能得到滿足,“渴”是不會被真正緩解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望梅”是不能止渴的。(意思對即可)

15.因為“有研究顯示”強調“血量變化10%時就可以刺激渴感”是有科學根據的(或交代“血量變化10%時就可以刺激渴感”這種說法的來源),增強了說服力,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也體現了科學的精神和思想方法。

16.①王老師在比賽中大量出汗,體液的容量、濃度發生變化(或“體液不平衡”),導致細胞脫水;②大腦的某個部位(或“神經元群”)實時監測到細胞脫水(或“體液不平衡”)現象,產生渴感;③口渴是一種獨特的保護機制,能使人體免於脫水;④喝水之後,體液得到稀釋(或“體液恢復平衡”),渴感消失。(意思對即可)

【解析】

13.

考點: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4.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對說明文說明內容的理解和把握。依據在最後一段,可概括得出。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5.

試題分析:“有研究顯示”和平時經常在閱讀說明文時遇到的“據考證”“據科學家實驗”“據統計”等等短語的作用一樣,都能增強後面文章內容的真實性,使文章更有權威性,使讀者更易接受,同時,也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考點: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16.

試題分析:完成此類題時,應運用文中的相關語句。

考點: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能力層級為探究F。

(四)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題。(共16分)

①老治保主任①要退休了,需要物色一個新的接班人。村民經過評議,推薦兩個人選:大黑和小白。

②大黑長得五大三粗,皮糙肉厚,站著像半截兒黑鐵塔栽在那兒。他走起路來,老遠地面就咚咚響,不用見人,就知道是大黑來了。他要當上治保主任,那些歪毛淘氣,還不都給鎮住!

③小白呢,長得白白淨淨、文文靜靜,身子骨單薄。尤其那雙娘們兒手,一個雞蛋都攥不過來。

④一次,市場上有人打架。賣肉的抄起剔骨刀,賣紅薯的舉起鐵秤砣,眼看要出人命,只見大黑往兩人中間一橫,一出左手,來個空手奪刀,又一揮右手,來個千斤墜砣。兩個人都傻了眼。大黑的雄風,展示無遺。

⑤又有一次,在大街小超市,有人丟了錢包。嫌疑人是個女人,穿得很酷。訊問的時候,大黑手裡掂一根牛皮帶,搖晃著從左手倒到右手,又從右手倒到左手,可那女人面無懼色。小白冷眼觀察,忽然一抬頭,指著天花板.說:“看哪,頂棚上一對蠍子,正在打架呢!”那女人忙伸長脖子仰頭往上看。小白立刻命令大黑:“你馬上把這女人身上的衣服給扒下來。”

⑥大黑不敢,小白厲聲說:“讓你扒你就扒,出婁子我頂著!”

⑦那女人的衣服被扒掉了,原來是個男人。這時,小白一拍桌子:“男扮女裝,身上有贓。”一搜,果然是他偷了錢包。

⑧大黑有些納悶:“你咋看出他不是個女人?”

⑨小白狡黠一笑:“我看這人老縮著脖子,就在他伸長脖子看屋頂的時候,他喉頭結就露出來了。”

⑩所以,大黑和小白是各有千秋。

⑪這天,大黑和小白相伴去村裡的蓋房工地辦事。大黑走路總是揚著頭,低頭老婆揚頭漢嘛。突然,他“哎喲”一聲,不好,木板上的一根鏽釘,穿透膠鞋底,紮在他的左腳掌上。

⑫大黑一下子坐到地上,小白忙說:“別動,我給你拔出來。”

⑬ “釘子吃到我的腳上來了。”大黑笑說,“不用,我自己來。”說畢,“噌”的一下,將帶釘的木板拔出,甩在道上。

⑭小白忙撿了那塊釘板,放妥在木頭垛上,然後很正經地對大黑說:“你先別起來,我馬上給你使勁兒擠擠,帶鏽的釘子有毒。一會兒你趕快到村衛生站,清洗傷口,打破傷風針。必要的話,還要開刀,做一個外科手術,務必將鏽釘汙染的部。分,進行徹底處理。”

⑮“嘿嘿、嘿嘿,哪那麼邪乎。”大黑輕蔑地嘿嘿完了,一下子就站了起來,並用腳頓了頓地,“連血筋都沒冒,你當我是泥捏的呢?”

⑯“不流血不見得是好事。”小白分析道,“如果流血,病菌會帶出來。不流血,病菌會窩在裡邊。”

⑰“我這身子骨,還怕病菌?傻小子睡涼炕,架不住身體棒。”大黑把這還當回事?他當過架子工,磕磕碰碰家常便飯,讓釘子紮腳也不是頭一回了。

⑱小白拗他不過。晚上,他特意跟大黑媳婦兒說:“大嫂,您得盯著點,還是讓我大黑哥到衛生站,哪怕只是清洗清洗。”

⑲第三天,小白去縣黨校學習,一去得二十天。臨走時,把此事告訴了村書記。

⑳二十天過後,小白回來就去看望大黑。大黑的腳脖子有點腫,兩隻腳掌的顏色也不一樣。可大黑仍笑呵呵地說:“這幾天好多了,你看,封口了。”

㉑小白搖搖頭說:“封口,不見得就是算好了,可能……”

㉒結果不幸被小白言中,到大黑傷腳發黑的時候,才住了醫院,醫生搖了搖頭說:“太晚了——要命,還是要腿?”

㉓當然還是要命。大黑的左腿被截了肢。媳婦兒推著輪椅,他坐在上面。左腿的褲腳餘下一截兒,往上窩回來,用黑布帶綁著。大黑臉上仍樂呵呵的。

㉔結果,自然是小白當了治保主任。但一提起大黑的腳,小白就掉眼淚:“怪我、怪我,都怪我,怪我沒盡到當弟弟的責任。”

㉕也有人說,假如大黑不截肢,沒準這治保主任就當上了。但村書記一口否決:“一個連自己身體都不尊重的人,能更好地尊重別人的生命嗎?”

(選自2017年1月5日

【注】①治保主任:文中指負責治安保衛工作的村幹部。

17.小說寫了“大黑”這個人物的哪些事?請簡要概括。(3分)

18.結合小說內容,說說“小白”是個怎樣的人。(3分)

19.“大黑”的腳受傷以後,他和“小白”的表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請舉出其中一例,並簡要說明作用。(2分)

20.下面的句子富有表現力,請結合加點的詞語具體分析。(4分)

(1)說畢,“噌”的一下,將帶釘的木板拔出,甩在道上。

(2)左腿的褲腳餘下一截兒,往上窩回來,用黑布帶綁著。大黑臉上仍樂呵呵的。

21.關於這篇小說的題目,有人認為用“截肢”準確,有人認為用“鏽釘”恰當。以上兩種看法,你贊成哪一種?請說明理由。(4分)

【答案】

17.(1)大黑勇敢制止打架 (2)在小白的命令下揭穿男扮女裝的竊賊(3)大黑對腳傷毫不在意,終致左腿截肢。(意思對即可)

18.示例:(1)智勇雙全:機智識別竊賊,果斷命令扒下竊賊衣服。(2)尊重生命,愛惜生命:把帶釘木板放妥在木頭垛上;多次提醒“大黑”慎重對待腳傷,及時就醫;將此事告訴大黑媳婦和村書記。(3)有同情心:提到大黑的腳,他就掉淚,且自責。(意思對即可)

19.示例一:對於扎傷腳的帶釘木板,“大黑”甩在道上,與“小白”放妥在木頭垛上對比,突出二人對他人生命的不同態度。示例二:對於受傷的腳,“大黑”不以為意、聽之任之,與“小白”反覆叮囑、慎重對待形成對比,突出二人對生命的不同態度。 示例三:對於腿被截肢,“大黑”依然如故的“樂”,與“小白”掉淚自責形成對比,突出二人對生命的不同態度。(意思對即可)

20.(1)“甩在道上”寫出大黑對帶釘的木板處理得很隨意,表現了他對別人的安全漠不關心的態度。(2)“仍樂呵呵的”寫出了大黑對腿被截肢無所謂的心理,表現了他對身體不珍惜、對生命不尊重的態度。

21.示例一:贊成以“截肢”為題。理由:“截肢”既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或“概括了本_競魄中心事件”)引發讀者對小說主題進行深入思考(或“潦示了小說的主題”)。病肢若不截去,就會危及生命;基層幹部身上存在酶不尊重生命的思想,類似“病肢”,必須“截掉”(意思對即可)。示例二:贊成以“鏽釘”為題。理由:“鏽釘”既是導致“大黑”截胰的重要原因,也引發讀者對小說主題進行深入思考(或“暗示了小說的主題”)。釘子會生鏽,思想也會“生鏽”;大黑(或“基層幹部”)不以人為本的工作思想(或“執政理念”)其實就是一種“生鏽”思想,必須摒棄(意思對即可)。

【解析】

17.

考點: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18.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對人物形象的把握。完成時,應結合文章內容。同樣根據分值,應至少寫出三點內容。

考點: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19.

試題分析:大黑的腳受傷後有很多對比,而這些對比都是為了突出村書記的那句話,“一個連自己身體都不尊重的人,能更好地尊重別人的生命嗎?”即二人對生命的不同態度。

考點: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20.

試題分析:答題時,應聯曝上下文語境,同時結合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比如,第("旬“甩在道上”,可結合第⑩段相關內容回答。

考點: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21.

試題分析:完成此題時,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具體答題時,可從標題作用的角度進行思考。比如,能否概括文章內容;是否是全文線索;是否能設置懸念,引起讀者思考,激發讀者閱讀興趣;是否運用某種修辭,使標題新穎生動,激發讀者閱讀興趣;是否暗示文章主題;是否直接揭示了文章主題。

考點: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三、作文(共50分)

22.請以“偏偏是”(從“你”“我…‘他”“她”“它”五個詞中任選一個填在橫線上,將題目補充完整)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將補充完整後的文題抄寫在答題卡“題目”後的橫線上;②除詩歌外文體自選,不少於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現(或暗示)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

偏偏是她

夜,漸漸地降臨,似漆黑的烏布籠罩大地;葉,沙沙地歌唱,似一曲溫婉悽清的笛。在茫茫的燈光下,我看見了飛奔而來的媽媽。

她披著碩大的雨披,幾根髮絲隨著雨水貼在她那削瘦的臉上,看起來很是焦急。那透澈的眼鏡片上早已落滿了水珠,她看到我,不顧一切地向我奔來。而我卻在為她的遲到倍感憤怒,極不情願地躲在她的雨披下,乘著電動車回家。

一路上,雨水暴漲。不知不覺間,寬大的褲管早已溼透。在這寒風瑟瑟的大雨天,我沒有絲毫覺察。而媽媽,卻把一切都看在眼裡。

車停了,她脫下雨披,將它整個兒套在我身上。她慢慢蹲下身,用那粗糙的雙手撈起我的褲管。兩隻手抓住褲管的兩端,用力擰成麻花狀,然後散開。她一遍遍地攥擰,一次次地甩幹,直到不滴水時才將我的褲管緩緩地捲上去,以免再次弄溼。望著媽媽那半蹲、疲勞的身影,我內心浮起一絲懊悔。當她起身,用關切的目光望著我的那一剎那間,一股暖流頓時湧上心田。

忽然,馬路旁閃過了一輛灰色的汽車。在高速旋轉的車輪下,路邊的積水飛濺起來。她轉過頭,下意識地立馬摟住了我,那泥水似湧浪般無情地拍在她背上。單薄的襯衫上的墨色“花跡”一下子渲染開來,由一點蔓延到一片。我的淚水開始在眼眶中打轉,直到她說了那麼一句話:“孩子,你沒有被水濺到吧?”我一下子就控制不住了,淚水奪眶而出。她彷彿嚇了一跳,不知如何是好,趕忙用冰冷的手為我抹乾淚水。當她的大手觸碰到我的臉時,我的心裡被溫暖照亮,而那股暖流早已湧遍全身。

回家的路上,我深深地倍感懊悔。用自己溫暖的小手緊緊地抱住媽媽的腰,用頭默默地蹭著媽媽的背,希望能借此給媽媽溫暖,也或許我能為媽媽做的僅僅只有這些了。而媽媽卻對剛剛的淋雨一點都不在意,一路上全是問候我的話,我把手摟得更緊了。

我躲在她的雨披下、躲在她的保護下、躲在她的羽翼下,看見她修長的頭髮被雨水浸溼了,雨珠順著髮梢緩緩地滴在她的背上,像是在雨中漫過步、洗過澡。躲在她身後的我卻滴水不沾。

【解析】

考點: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