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防止陷入周密計劃的怪圈

做周密計劃本身沒有什麼壞處,但很容易讓人掉入這個怪圈。

有一些人說自己喜歡做周密的計劃,如果計劃做得不夠滿意,就遲遲不敢行動。

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我發現這是一種行動的阻礙,一個拖延的藉口。

周芸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她今年31歲,在一個互聯網公司做客服,遇到一個問題不知道如何選擇。現在國家開放二胎,兒童及嬰幼兒領域的創業機會越來越多,剛好有一個朋友也在做這方面的創業,做了一年已經賺到一些錢,自己要不要做?

我問她是怎麼考慮的?

她說比較喜歡孩子,也在瞭解一些創業機會,但是不知道從哪裡入手。目前的工作比較雞肋,做著沒勁,丟了可惜。也沒有什麼家庭負擔,即便創業失敗也能承受。

現在擔心的是:創業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自己只是想過,瞭解一些,並沒有做周密的計劃,擔心萬一有變,雖然能夠承受失敗的風險,但是也不想失敗,如果真的失敗了,多年的積蓄就泡湯了,還要重頭開始,難以接受。

那你覺得如果創業了,自己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這個沒有把握。那有多大把握才敢創業?至少有70%以上的把握。

其實,對於創業,有企業家說過,只要有20%的成功幾率就要敢於開始,因為這個時候市場還沒有什麼競爭者,如果有70-80%的成功幾率,那要謹慎開始,如果有百分之百的成功機會就不要開始,因為競爭者很多,你很難從中獲勝。

創業和投資的一大不同點是,創業者更關注機會,投資者更關注風險。

創業有百分之八九十的失敗可能性,但是創業成功會有很大的成就感,這是創業吸引人的地方,想想失敗後最嚴重的後果是什麼,這個最嚴重的後果如果能承受就開始準備創業,如果不能承受就不要開始。

害怕創業失敗的後果,仍然對創業成功有期待,又不敢走上創業之路。告訴自己還沒有準備好。這其實是對不如意的現實的逃避。

對於創業成功沒有把握,又害怕失敗,那你為什麼還想創業呢?我想知道你不願意面對什麼現實?

周雲開始訴苦。他說這個工作整天就是做一些簡單重複的工作。每天坐在那兒,非常累,又沒有成就感,唯一有一點比較喜歡的就是不用出差,如果長期做這個工作以後會沒有競爭力。所以想做一些有困難的事情,能夠激起鬥志的事情。

於是,我們的溝通就變成如何一步步地讓自己成長,不至於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社會淘汰。

要防止陷入周密計劃的怪圈

第一,首先要形成獨立意識。不要把自己的安全感寄託在一份工作上,告訴自己無論離開哪一份工作都能夠坦然面對,現在這個社會是餓不死人的。

第二要有敢於面對創業失敗的心理素質,為可能出現的最嚴重後果找到應對方法。當出現最嚴重的失敗時知道怎麼面對,就不會害怕了。只有不害怕才敢於去嘗試。要敢於開始,敢於試錯,敢於接受失敗,更要敢於失敗之後重新站起來。很少有人一創業就成功,一次成功之後又能長久持續。否則就不會有那麼多的連續創業者。

第三,要為創業做相對足夠的準備,如果自己不是勇敢、自信、堅強、樂觀的獨立創業者。那麼就要找一個值得信賴、互補的合夥人。

周密的計劃聽上去非常棒,如果為了等待一個周密的計劃而遲遲不敢開始,實際上是在幻想一個圓滿的結果,並且對現狀很無奈。只有客觀地認識現實、面對現實,付出最大的努力,把可能出現的壞結果轉化為可用的經驗以獲得更大的成績才是良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