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她們活在這個國家有多艱難嗎?

你知道她們活在這個國家有多艱難嗎?

這部由愛爾蘭出品的動畫片,畫風非常的清奇明亮,但故事卻十分黑暗。

當我們都在嚷嚷著職場多麼的男權,社會對女性是多麼不公的時候,卻有一些國家的女性,甚至民眾,長年累月生活在黑暗和絕望當中。

在大數據時代,我們每個人至少身上都會貼上的幾十上百個標籤,也早已成為每一組數據裡面的一個個微小的數字,但以下的這些數據(來自網絡),圈姐覺得如果有一天,它們再也不會疊加出現,該有多好。

近期

阿富汗東部楠格哈爾省政府發言人2018年 6 月16日說,阿富汗塔利班一輛裝有爆炸物的汽車當天下午在該省首府賈拉拉巴德的一個集會上發生爆炸,造成至少20人死亡、30人受傷。

2017年

阿富汗全年發生襲擊2050起,死傷約25000人。

2001—2014年美國阿富汗戰爭

阿富汗平民死傷人數約30萬人

1979年蘇聯阿富汗戰爭

阿富汗死亡人數約100萬

這些數據的背後,是無數的家庭骨肉分離,支離破碎;是整個國家的動盪黑暗;是今日不知明日事的絕望。

2

你知道她們活在這個國家有多艱難嗎?

而《養家之人》說的就是在2001—2014年阿富汗戰爭期間的故事。

帕瓦娜一家生活在戰亂黑暗的阿富汗喀布爾。

帕瓦娜的父親說過一句這樣的話:“當我們一無所有,故事也總能記在心間。”

說出這句話的父親,是一個缺失了一條腿,每天拖著瘦弱的身軀,靠在喀布爾的市集上幫別人寫信讀信去養活一家人的頂樑柱。他內心堅定樂觀,外界如何紛亂黑暗,他總會變著法子給帕瓦娜講故事,把知識和生活道理都融入到故事裡面,他用故事告訴11歲的帕瓦娜,以前這個國家是一個幸福的、自由自在的地方,女人不但可以隨意路臉,還可以讀書和環遊各地,但是經過政變和外侵,以及多年內戰之後,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有些人希望領袖恢復秩序,最後付出沉重的代價,那就是給女性定下嚴格的道德規範,女人決不能外出,招惹不必要的關注,如果向外人展示自己的容貌,將受到伊斯蘭教法的詛咒,永遠上不了天堂。

圈姐很幸運,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理解不了做一頓飯需要躲避好幾次轟炸,以及有可能斃命的傷害之後,站起來拍一下灰塵,再繼續做飯的心情。生活的樣本千千萬萬種,無論遇上哪一種,都得去面對,都得生存下去才能有希望,一如這部電影。

帕瓦娜的父親說過,明天就會好起來的。說完這句話沒多久,他就是被塔利班分子冤進了監獄。

以帕瓦娜的故事為主線的《養家之人》,因為父親的入獄拉開了序幕。。。。。。

3

你知道她們活在這個國家有多艱難嗎?

一扇窗

一扇殘舊的窗戶,是這部動畫電影當中無數次出現的場景,它是帕瓦娜家裡唯一的一扇窗。從窗戶透進來的光線,隨著劇情的變化,時而明亮,時而灰暗。

窗內的一家人,雖生活艱苦,卻十分溫馨。妹妹雖然經常跟姐姐拌嘴,但倆人相互信任,相互牽掛。當妹妹決定女扮男裝外出賺錢,肩負起一家人生存的時候,姐姐給她最有力量和擁抱,並且幫她把長髮剪掉。三歲的弟弟是家裡的開心果,無憂無慮,撒嬌賣萌,每次他在畫面中出現,整個家的色彩都活躍起來。母親善良勇敢,日日為一家人的生存而擔憂,為陷入牢獄之災的丈夫難過,為女扮男裝的出去為一家人謀生的帕瓦娜擔憂,為大女兒的婚事操心著。

窗內的人,時常通過這扇窗,感知外面的世界,熟知家人的安危,也通過這扇窗,感受每一次的失望和希望。窗內是相依為命的一家人,窗外是黑暗的國度和未知的明天,還有讓人嚮往卻不明朗的自由。

4

你知道她們活在這個國家有多艱難嗎?

一片海

其實影片並出現大海,這片海是帕瓦娜的同學,也是同為女扮男裝求生存的好閨蜜最嚮往的地方。大海是充滿希望、力量、自由和平靜的地方。當兩個瘦弱的小女孩,剛剛結束一天的勞累,避過隨時會爆炸的雷區,費勁的爬上一輛廢舊的坦克,四周圍滿目蒼夷,但夕陽卻很美,當帕瓦娜的同學睜大明亮的眼睛看著遠方,說著一片海的夢想,說著在自由的海邊,做點小生意,過平靜的生活之時,圈姐的內心無法平靜。

特別是有一個片段,兩個女孩子到了最終分別之時,面對生死未卜的未來,帕瓦娜跟她約定二十年後在海邊再見,哪個場景,那團在小女孩眼中燃燒著的希望,其實還有不確定的無望,讓人為之動容。

你知道她們活在這個國家有多艱難嗎?

她們為了生存,不得已將自己偽裝成男孩,幹著各種累活,重活,只看利益的小老闆還會找各種理由剋扣她們的工錢,只有如此,帕瓦娜以及家人,還有千萬像她們一樣的人才能在這個黑暗、歧視和戰亂的空間中生存下來,儘管殘酷的現實已經把人民壓得喘不過氣,但是無論如何,活著的勇氣和希望還是要有的。

這片海,就是無數個帕瓦娜的希望。祈禱有一天,希望成真。

5

你知道她們活在這個國家有多艱難嗎?

一封信

帕瓦娜的父親入獄之後,她繼續在市集上賣家裡看上去還值點錢的東西,以及幫別人寫信讀信謀生。某天,一個帶著武器的塔利班大個子讓她幫念一封信,信是他的親人寄來的,信裡說了一個悲痛的現實,他深愛的妻子在搭車去喝妹妹結婚酒的途中不幸踩雷身亡,悲傷的大個子失魂落魄的離開了市集。

加入塔利班的大個子,大概是為了生存。然而,在這個四面戰火的國家,像他妻子這樣的悲劇無時不刻在發生,即使身為組織當中一員,卻無力改變現狀,自己的親人也不可避免的遭受災難。

大個子妻子臨死之前帶給他的話:“願真主指引你的道路,給予你勇氣。”,正是因為這件事情的衝擊,讓大個子明白了帕瓦娜想要見父親的心情,最後冒著生命的危險救出其父親,並叮囑他帶著家人永遠的離開喀布爾。

也許大個子身上的武器,也曾沾染過無數平民的鮮血,但通過這次救帕瓦娜的父親,實現了對自己的救贖。

正如《追風箏的人》當中所說:“當惡行導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救贖。”

6

你知道她們活在這個國家有多艱難嗎?

一個故事

貫穿整部電影的,是關於蘇里曼的故事。在帕瓦娜家裡最困難無助的時候,她開始講蘇里曼的故事;當帕瓦娜和閨蜜在遭遇不公的時候,這個故事出現過;當帕瓦娜在關押父親的監獄外面恐懼而絕望的祈禱父親被救出來的時候,蘇里曼的故事是喚起每一個“她們”勇氣的希望的象徵。

故事很簡單,從前有一個村莊,人們過著簡單快樂的生活。有一天,象王到這幫兇踐踏村莊,還把全村人的希望,賴以生存的種子給帶走了,一個叫做蘇里曼的男孩子勇敢的站出來,誓要變成全村人的希望,把種子要回來。女巫告訴他需要一件閃光的(光明),一件能抓捕的(網),還有一件讓人平靜的(平靜)共三樣東西才能取回種子。

這個故事最讓人心碎的地方就是故事結局,因為這個結局真相了蘇里曼(帕瓦娜的哥哥)死去的原因;“我的母親是作家,我的父親是老師,我的姐妹總在吵架,有一天我在街上撿到一個玩具,而後它爆炸了。

當故事中的蘇里曼面對怒視兇殘的象王,必須要用最後的一招“平靜”才能取回表達愛和希望的種子,帕瓦娜讓蘇里曼勇敢說出自己為何而死的故事,不斷的說著,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的讓故事和真實交替,那種平靜控訴,讓圈姐淚流不止,最後象王真的停止了攻擊,並把種子還給了蘇里曼。

故事結束了,結局很美好,人們又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7

你知道她們活在這個國家有多艱難嗎?

但是,現實中的故事還在延續。帕瓦娜拉著奄奄一息的父親,在靜謐的夜空中行走,經歷了無數苦難和離別的她終於理解父親為什麼一直給自己講故事,並且鼓勵她講故事。明白了父親所說的:“當我們一無所有,故事也總能記在心間。”

每次戰爭都血流成河,而每次戰爭都會有幸存者。

帕瓦娜和家人是倖存者,但面對這個被宗教異化的社會,面對這個被戰爭血染多年的國家,倖存者未必幸運。除非敵對的人們也能像故事當中的象王那樣,傾聽人民的苦難,正視痛苦,放棄暴政,重建家園。

是的,話要說的更有道理,而不是提高音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