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平順:「三晉第一碑」無原刻字跡,成了後人隨意塗鴉的小黑板


南太行,聯通河南與山西的大峽谷有三條,中間一條是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巖鎮至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東寺頭鄉。“三晉第一碑”位於東寺頭鄉寺頭村西的五龍堖山崖上,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晉第一碑”依崖雕造,面向東南,通高9.57米,寬4.35米,螭龍方額,原刻字跡無存,碑始刻於何代無從考究,據平順縣誌載“其非秦漢以下之物也”。碑體下部現存五篇銘文,其中一篇由明嘉靖禮部尚書兵科給事中夏言撰書,楷書五寸見方,筆法流暢,剛勁有力,刻工精湛。銘文僅 199字,便將立碑事由及本地環境風貌描繪得淋漓盡致。

關於這塊石碑得名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此碑體之高大,在山西屬第一;一種是說在石碑上,找不到原始文字,因在後世續刻銘文中有“三晉屬中第一碑”語,而得名“三晉第一碑”。雖然都有得名第一的原因,但意義不同,前者是說因為碑的高大為第一,後者是強調碑的古老為第一。


由於這塊石碑的鍛造年代不詳,碑體上文字漫滅,看不出曾經有過的字跡,也許從來就沒有雕刻什麼,就像武則天當時的無字碑,也許石碑開鑿後還沒來得及刻上文字,就遇到了大的變故而停工,實未可知。據當地人考證,在石碑的北面有北魏時期的摩崖石刻佛像和妙倫寺遺址,那裡的碑刻風格和此處相似,故而推斷三晉第一碑為北朝時期雕鑿。

這麼一塊巨大的石碑立在這裡,被各朝各代當成了隨意塗鴉的小黑板,只是這黑板太大,書寫者只是在碑的下部題詞。現在碑上共有五篇不同年代的銘文,排列無序。最早者系北宋大觀丁亥元年濟南朱進忠題,餘者為平定陳卿起義後,當地官員所題,均與平定陳卿起義、建立平順縣有關。

碑文一〔宋代大觀元年〕:濟南朱進忠,以尉事受檄屆此,命義僧踏曲徑觀大石,遲留累刻。 大觀丁亥季夏廿日書。

碑文二〔明代嘉靖九年〕:山賊既平,民患乃息;創一縣治,建四巡司。陳一書

碑文三〔明代嘉靖九年〕:萬紫千紅遠繡復,山人迎我入山磋。登臨愈望工□巧,三晉屬中第一碑。嘉靖庚寅知平順縣事井陘高崇武書。

碑文四〔明代嘉靖九年〕:是歲四月廿日,青峰高崇武同少尹李鸞、井陘庠生畢光遠、真定武舉生張金餘子髙第到此登。

去“三晉第一碑”的路上,有這麼幾塊讓人心跳的石頭。看,這幾塊石頭的組合,既像望夫石,極目遠眺,等待著遠行親人的歸來;又像守碑的天神,不畏風雨,意志堅定,直至海枯石爛。它,既搖搖欲墜,這刻不知下刻的命;又別出心裁,我行我素,高高在上,讓膽小者擔心去吧。

再看,這幾塊石頭互相支撐、疊加,直指蒼天,好像猴子摘月亮,心急火燎的;又像極盡所能,要告訴來人一個深奧的道理:要想登高望遠,必須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只有團結才能實現夢想! 還沒有走近“三晉第一碑”,就已經讓人不住地在感嘆大自然造化的鬼斧神工了!

站在“三晉第一碑”下面,俯瞰山坳裡的東寺頭鄉。【《瑞視覺》發佈的照片,視角獨特、有溫度,全部是原創作品,歡迎關注、評論、轉發或者收藏!如果你身邊有奇聞趣事、感人故事或者需要幫助的人,請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